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来永

作品数:42 被引量:279H指数:7
供职机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建筑科学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应力
  • 13篇桥梁
  • 10篇预应力
  • 10篇高强
  • 8篇混凝土
  • 6篇桥梁加固
  • 6篇箱梁
  • 6篇梁加固
  • 6篇钢管
  • 6篇钢管混凝土
  • 5篇受力
  • 5篇桥梁工程
  • 5篇公路
  • 4篇偏心
  • 4篇高强混凝土
  • 3篇预应力混凝土
  • 3篇载力
  • 3篇粘钢
  • 3篇粘结
  • 3篇受力性能

机构

  • 22篇交通部公路科...
  • 14篇北京公科固桥...
  • 7篇山东大学
  • 6篇福州大学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中交基础设施...
  • 2篇山东交通学院
  • 2篇交通运输部公...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山东省公路建...
  • 1篇齐鲁交通发展...

作者

  • 42篇王来永
  • 14篇武俊彦
  • 12篇庞志华
  • 7篇王有志
  • 7篇徐刚年
  • 6篇魏洪昌
  • 5篇张劲泉
  • 5篇陈宝春
  • 5篇任红伟
  • 4篇王国亮
  • 4篇杨亚林
  • 4篇颜东煌
  • 4篇张峰
  • 3篇韩林海
  • 3篇刘小燕
  • 3篇向星赟
  • 3篇尤伟杰
  • 3篇安然
  • 2篇张涛
  • 2篇李承昌

传媒

  • 9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长沙交通学院...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2篇桥梁建设
  • 2篇工程力学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奖励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世界桥梁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土木与环境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预应力高强钢丝网锚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钢丝网锚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高强钢丝网锚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锚固件(1)、螺栓(2)、螺杆(3)和夹片(4);螺栓设于锚固件的通孔内;螺杆和夹片设于螺栓的通孔内且相接;夹片的锥角大于...
任红伟王来永庞志华向星赟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梁的非线性仿真计算被引量:3
2005年
结合高强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利用大型软件ANSYS程序,计入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充分考虑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的作用,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梁进行了全过程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全面反映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梁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结果可靠。
韦成龙颜东煌张峰魏洪昌王来永
关键词:非线性仿真计算
安装构件用可调式辅助安装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安装构件用可调式辅助安装装置及方法,安装构件用可调式辅助安装装置,包括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可移动设置;斜撑,固定在移动平台上,斜撑相对于移动平台的倾斜角度和高度可调节;用于支撑构件的滑动小车,固定在斜撑上,由动...
徐刚年王有志王来永武俊彦安然尤伟杰张涛高翔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被引量:57
2003年
试验共对18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进行了测试。试验参数包括偏心率和截面参数(含钢率和混凝土强度)。介绍了试件的内容、试验装置与方法,并重点进行了偏心率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影响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偏心率大,相同的纵向应变所对应的钢管环向应变小,紧箍力对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作用也随之削弱,构件的承载力也明显降低,达到极限承载力时钢管受压边缘的应变值也相应要大。但偏心率对构件的延性系数影响不大。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桥用高强混凝土的强度特性与本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在收集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高强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并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相比较,得出二者的根本差别。针对高强混凝土非线性计算的需要,结合计算软件,提出高强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和有关计算参数的建议值,可供非线性计算采用。
颜东煌刘小燕张峰魏洪昌王来永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本构关系
钢管混凝土设计方法比较被引量:5
2001年
本文对我国、日本、美国、欧洲和英国的几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钢管混凝土部分在构造和计算方法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希望对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用和有关规范有修订有参考借鉴作用。
王来永陈宝春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
斜拉体系加固大跨径箱梁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针对传统加固方法在解决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开裂和跨中下挠病害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斜拉体系加固方法。采用理论计算、模型试验等方法对加固结构体系、关键构造局部受力性能开展了研究,提出了施工过程监控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桥荷载的情况下,拉索根数对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根数越多,主梁的最大主拉应力会越小,拉索索力越均匀平缓,布索位置显示锚固点均集中在1/3~1/4跨处;拉索静力允许应力值可采用公路矮塔斜拉桥拉索允许应力值的下限值,可通过积累运营期新增拉索在活载作用下的应力幅值数据,进一步确定合理的拉索允许应力值;斜拉索提供的弹性支撑大大改善了主梁受力过程,同时提高了主梁的弹性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张拉过程及破坏试验加载过程中,托架连接位置未出现明显病害,托梁无明显变形情况,说明该传力方式较为合理可靠;发明的斜拉索滑动索鞍和托梁托架等关键构造,可使新增索力可靠地传递到原有箱梁上,并尽量减小不利附加力和局部应力;提出的施工过程监控方法,可将成桥后应力和线形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制定的专用施工技术规范及专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可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东明黄河公路大桥(75+7×120+75) m改造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来永张劲泉武俊彦徐刚年
关键词:桥梁工程桥梁加固
斜拉加固用滑动索鞍模型静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斜拉加固用滑动索鞍进行了实体模型试验,对滑动索鞍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通过1:1全尺寸模型试验对滑动索鞍在对称荷载和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拉索鞍槽锁定性能、索鞍回位性能及拉索位移量进行了试验实测分析,证实了索鞍结构的设计合理性,并确定了鞍体材料及耐磨面材料的选用。
武俊彦武俊彦王来永王来永
关键词:受力性能模型试验
变截面刚构桥主梁几何参数统计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主梁几何参数的取值及内在规律研究可为桥梁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建三跨变截面刚构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了边中跨比、梁高跨比、箱梁壁厚跨比、顶底板宽比、墩顶与跨中腹板厚度参数随最大跨径或建成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国内边跨比选取范围趋向于0.53~0.55之间,与1989~2005年期间的0.56~0.63存在巨大差异,且与最大跨径无明显的相关性;跨径超过200 m的桥梁跨中腹板厚度在40~50 cm之间,平均值较1989~2005年期间有所减小;墩顶、跨中梁高比在1/15.4~1/18.1和1/42~1/58之间,较1989~2005年期间均有提高,国内墩顶梁高比随最大跨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国外则相反;顶底板宽比平均值为1.83,小于1994~2005年期间的1.94,且与最大跨径无相关性;墩顶、跨中腹板厚度参数均偏离最佳腹板厚度参数,且跨中偏离较大,1988~2005年期间墩顶腹板厚度参数与最佳腹板厚度参数较为吻合。
徐刚年王有志安然袁泉尤伟杰张涛王来永武俊彦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双组份高强度结构胶的研制
2011年
随着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的发展,桥梁加固用的胶粘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改进加固质量、节省工时与能耗、提高施工速度、美化建筑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有很多的优点,目前对粘钢胶的要求越来越高,做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加入3种辅助剂来提高和改善胶体的性能,使钢-钢拉伸抗剪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庞志华王来永
关键词:双组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