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松

作品数:8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囊
  • 3篇肾小球
  • 3篇肾炎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不全
  • 2篇肾囊内注射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综合征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肾功能
  • 2篇慢性肾功能不...
  • 2篇囊内
  • 2篇静脉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蛋白尿
  • 1篇低热
  • 1篇电泳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黄河医院

作者

  • 8篇田松
  • 7篇于仲元
  • 4篇蔡美顺
  • 4篇王玉柱
  • 4篇郭红
  • 4篇李月红
  • 3篇朱军
  • 2篇何红
  • 1篇王洋
  • 1篇任树风
  • 1篇戴春
  • 1篇康禹
  • 1篇刘玉京
  • 1篇李欣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02
  • 7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肾囊药物向肾组织内转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8
2001年
目的 研究药物肾囊内注射后向肾组织内转运的可能性。方法  (1)将亚甲蓝 2mg注入 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一侧肾脏脂肪囊内 ,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 ,依次在注射后 1~ 2 4h取双肾 ,行冰冻切片观察亚甲蓝向肾脏内的转运情况。 (2 ) 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每侧肾脏脂肪囊内分别注射丹参注射液 (2ml/kg)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并设肾囊注射组 (2 0mg/侧 )及静脉注射组 (4 0mg/只 ) ;6 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并设肾囊注射组 (2 5mg/kg/侧 )及静脉注射组 (5 0mg/kg) ;分别在注射后 15min~ 72h取双肾及血样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肾组织及血中药物含量。结果 亚甲蓝注入肾脏后 6h肾被膜及被膜下肾组织可见明显的蓝色条索带 ,对照组未见。丹参、川芎嗪、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入肾囊后分别在注射后、2 4h(36mg/g± 18mg/g)、12h(2 2 88μg/g± 2 36 μg/g)及 1h(12 0 μg/g± 16 μg/g)肾组织内药物浓度达高峰 ,明显高于静脉内注射分别为 2 4h (14mg/g± 7mg/g) ,12h(172 4μg/g± 2 88μg/g)及 1h(2 6 μg/g± 6 μg/g) (P <0 0 5 ) ,药物在肾组织内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肾脏脂肪囊可以作为药物的贮存及向肾组织内转运的场所。
蔡美顺于仲元田松王玉柱戴春何红
关键词:药物注射疗法肾疾病川芎嗪丹参酮
肾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小球疾病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给药方式———肾脂肪囊内甲基强的松龙注射 ,治疗肾小球疾病 ,以减轻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方法  1 2例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B超引导下向每侧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 40mg,每周 2次 ,共 1 0次 ,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患者的尿蛋白、血压、体重及血清白蛋白、肌酐的变化。结果  1 2例患者中 9例 ( 6 6 .7% )尿蛋白明显减少或转阴(P <0 .0 1 ) ,未发现明显激素副作用。结论 肾囊内注射药物为一新的给药方法 ,在有效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同时可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蔡美顺于仲元田松王玉柱李月红朱军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柯兴氏综合征肾囊内注射
第十例——低热、眼痛及肾病变
2001年
郭红田松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低热眼病肾病变
强的松及环磷酰胺对狼疮肾炎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分析比较强的松和环磷酰胺对狼疮肾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37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4例口服大剂量强的松(1.0mg·kg-1·d-1),11例在激素基础上用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0.8-1g,每月一次,总量6-12g),12例在激素基础上口服环磷酰胺100-200mg·d-1,总量3.6-15g。随访观察24-98月,平均65.8±18.6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对尿蛋白及长期肾功能稳定率的影响,并观察三种方法的副作用.结果:环磷酰胺口服组及静脉冲击组对C3、ANA等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优于强的松组(P<0.05);三组治疗均使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经过平均65.8月的观察,环磷酰胺口服组与静脉冲击组的长期肾功能稳定率明显高于单用强的松组(P<0.05),环磷酰胺口服组与静脉冲击组疗效相当;药物不良反应:强的松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环磷酸胺口服组次之,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组最少。结论:环磷酰胺可使狼疮肾炎患者的远期疗效有显著改善,其中静脉冲击治疗作用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郭红于仲元康禹田松
关键词:狼疮肾炎环磷酰胺远期疗效
188例尿毒症病人内瘘成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02年
目的 分析尿毒症期病人动静脉内瘘初期成熟影响因素,找出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188例行内瘘手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病人的性别、年龄、原发病、术前血ALB、Hb、BUN、Scr、TG、T-CHO、术后是否应用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是否相关。结果 172例病人内瘘成熟,16例失败。Logistic回归显示血压低于100/60mmHg的病人与内瘘初期成熟成负相关(P<0.001);术后应用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成正相关(P<0.02)。结论 血压低于100/60mmHg的病人内瘘初期成熟机率低,术后应用抗凝治疗可减少内瘘阻塞的发生机率。
李月红于仲元王玉柱朱军田松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
泵辅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危重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1年
郭红于仲元田松李月红蔡美顺任树风
关键词:CVVH肾功能不全并发症血液透析
羟乙基淀粉对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寻羟乙基淀粉治疗大鼠蛋白尿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蛋白尿大鼠动物模型 ,在静脉点滴 6 %羟乙基淀粉前后 ,通过大鼠输尿管插管收集肾后膀胱前尿液 ,测定尿蛋白分子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尿蛋白含量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尿蛋白分子量进行分析 ,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结果 :羟乙基淀粉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尿蛋白电泳表明高、中分子蛋白条带数目和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前后尿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变化。结论 :羟乙基淀粉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少实验大鼠的蛋白尿 。
郭红于仲元田松李欣何红刘玉京王洋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蛋白尿柔红霉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肾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被引量:31
2001年
目的 为了减轻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观察了一种新的给药方式─—肾脏脂肪囊内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1例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人,B超引导下向每侧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每周2次,共10次,治疗前后观察病人的尿蛋白、血压、体重及血清白蛋白、肌酐变化。结果对例病人中18例(85.1%)病人尿蛋白明显减少或转阴性,未发现明显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副作用。结论肾囊内注射药物为一新的治疗方法,在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同时可避免或减少全身给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蔡美顺于仲元王玉柱田松李月红朱军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柯兴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