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红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病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炎
  • 2篇病变
  • 1篇蛋白尿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热
  • 1篇电泳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GA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液透析滤过
  • 1篇眼病
  • 1篇眼痛
  • 1篇液动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黄河医院

作者

  • 7篇郭红
  • 6篇于仲元
  • 4篇田松
  • 2篇王洋
  • 2篇李欣
  • 1篇黎嘉能
  • 1篇何红
  • 1篇任树风
  • 1篇张大伟
  • 1篇蔡美顺
  • 1篇赵青艺
  • 1篇梁志锦
  • 1篇康禹
  • 1篇甘良英
  • 1篇刘玉京
  • 1篇王兴华
  • 1篇韩虹
  • 1篇李月红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02
  • 5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强的松及环磷酰胺对狼疮肾炎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分析比较强的松和环磷酰胺对狼疮肾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37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4例口服大剂量强的松(1.0mg·kg-1·d-1),11例在激素基础上用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0.8-1g,每月一次,总量6-12g),12例在激素基础上口服环磷酰胺100-200mg·d-1,总量3.6-15g。随访观察24-98月,平均65.8±18.6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对尿蛋白及长期肾功能稳定率的影响,并观察三种方法的副作用.结果:环磷酰胺口服组及静脉冲击组对C3、ANA等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优于强的松组(P<0.05);三组治疗均使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经过平均65.8月的观察,环磷酰胺口服组与静脉冲击组的长期肾功能稳定率明显高于单用强的松组(P<0.05),环磷酰胺口服组与静脉冲击组疗效相当;药物不良反应:强的松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环磷酸胺口服组次之,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组最少。结论:环磷酰胺可使狼疮肾炎患者的远期疗效有显著改善,其中静脉冲击治疗作用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郭红于仲元康禹田松
关键词:狼疮肾炎环磷酰胺远期疗效
泵辅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危重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1年
郭红于仲元田松李月红蔡美顺任树风
关键词:CVVH肾功能不全并发症血液透析
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及滤器对它的清除作用。方法  2 2例尿毒症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前接受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 (速避凝 0 3mL ,含75 0 0ICUAxa) ,监测治疗 2h ,4h血浆抗Xa因子活性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的变化 ,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方式透析器凝血情况及对血尿素氮 (BUN)、肌酐 (Scr)的影响。结果 单剂量给予的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滤过 2h、4h的抗Xa因子活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与血液透析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对APTT的影响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透析器凝血无增加 ,同时不影响血BUN、Scr的清除。结论 虽然血液透析滤过对低分子量肝素有一定的清除 ,但单剂量给药同样可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 ,至少持续 4h以上 。
郭红于仲元赵青艺张大伟韩虹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_1的测定和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测定IgA肾病血清IgA1 、多聚体IgA1 和单体IgA1 水平 ,探讨IgA肾病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Jacalin亲和层析对IgA肾病患者 (43例 )血清分离 ,得到Jacalin结合蛋白 ,测定总IgA1 浓度 ;将Jacalin结合蛋白用排阻层析法进一步分离 ,测定多聚体IgA1 和单体IgA1 水平及其比值。结果 IgA肾病组血清总IgA1 [(0 .72± 0 .2 0 )mg/ml]、多聚体IgA1 [(0 .0 97± 0 .0 4 2 )mg/ml]和单体IgA1 [(0 .42 4± 0 .1 50 )mg/m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 (P <0 .0 0 1 ) ;多聚体IgA1 与单体IgA1 的比值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清中IgA1 的两种形式均有所增加 。
郭红于仲元梁志锦黎嘉能
关键词:IGA肾病发病机制
第十例——低热、眼痛及肾病变
2001年
郭红田松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低热眼病肾病变
低分子肝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防护作用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 ,每组各 30只大鼠。分别于 1、2、4周测定肌酐清除率、尿白蛋白、肾重、体重、肾脏肥大指数、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和抗Xa因子活性 ,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于实验期间体重高于糖尿病组 ,第2、4周肌酐清除率分别为 4.0 1ml/min± 0 .39ml/min及 2 .2 0ml/min± 0 .34ml/min ;第 4周尿 2 4h白蛋白为 9.6 μg± 3.0 μg,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 <0 .0 5 )。APTT于治疗第 2、4周分别为 2 0 .88s和 2 1.0 1s,较糖尿病组延长 (P <0 .0 1) ,肾组织病理较糖尿病组有所改善。而两组血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肾脏肥大指数于 1、2、4周分别为 0 .6 7± 0 .0 6 ,0 .6 9± 0 .0 6、0 .73± 0 .0 7(× 10 2 ) ,高于糖尿病组 (P <0 .0 5 )。肾小球平均面积和体积密度于第 4周时略高于糖尿病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有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 。
郭红甘良英于仲元王洋李欣王兴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动力学低分子肝素
羟乙基淀粉对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寻羟乙基淀粉治疗大鼠蛋白尿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蛋白尿大鼠动物模型 ,在静脉点滴 6 %羟乙基淀粉前后 ,通过大鼠输尿管插管收集肾后膀胱前尿液 ,测定尿蛋白分子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尿蛋白含量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尿蛋白分子量进行分析 ,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结果 :羟乙基淀粉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尿蛋白电泳表明高、中分子蛋白条带数目和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前后尿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变化。结论 :羟乙基淀粉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少实验大鼠的蛋白尿 。
郭红于仲元田松李欣何红刘玉京王洋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蛋白尿柔红霉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