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皖蓉

作品数:16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肺癌
  • 6篇细胞
  • 6篇恶性
  • 5篇恶性肿瘤
  • 4篇晚期
  • 3篇逃逸
  • 3篇中晚期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免疫
  • 3篇免疫逃逸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LEWIS肺...
  • 2篇氧化酶
  • 2篇生活质量
  • 2篇疲乏
  • 2篇前列腺

机构

  • 11篇安徽中医药大...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安阳地区医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16篇郝皖蓉
  • 8篇曾永蕾
  • 7篇夏克春
  • 6篇周先阳
  • 6篇徐珩
  • 6篇冷玉玲
  • 5篇吴勇
  • 4篇林晓阳
  • 4篇冯正权
  • 3篇刘军清
  • 3篇马丽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2014第十...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胸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以胸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以胸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肺癌的各种胸外表现进行分类,详细分析各种类别的临床表现及病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110例肺癌患者中,以转移灶症状为首发表现者26例,骨关节病变31例,内分泌异常伴癌综合征10例,神经肌肉综合征、精神状态异常10例,皮肤病变6例,电解质紊乱13例,血管和(或)血液系统异常5例,类癌综合征2例,声音嘶哑2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3例。结论以胸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缺乏典型的胸部症状,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的误诊或漏诊,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程晓健郝皖蓉刘军清
关键词:肺癌副肿瘤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三叶青黄酮对荷Lewis肺癌鼠免疫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三叶青黄酮对荷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瘤体及免疫抑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三叶青总黄酮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 方法:匀浆接种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细胞肺癌模型,连续给药14...
冯正权林晓阳郝皖蓉
关键词:肺癌免疫逃逸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干预作用
文献传递
培土固本灸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观察培土固本灸治疗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激素(cortisol,Co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均予以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培土固本灸治疗,1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EORTC-QLQ-C30);比较2组治疗前后ACTH、Cor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轻度疲乏14例,中度疲乏8例,重度疲乏3例;对照组治疗后轻度疲乏2例,中度疲乏14例,重度疲乏9例;2组治疗后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35,P=0.001)。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情绪功能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认知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Co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ACTH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采用培土固本灸治疗化疗相关性癌因性疲乏可有效改善患者疲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Cor水平,降低ACTH水平,Cor与ACTH水平变化可能与肿瘤治疗相关性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有一定联系。
冷玉玲吴勇周先阳徐珩郝皖蓉丁艳琦曾永蕾夏克春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皮质醇
草灵丹加减联合温经浴袋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草灵丹加减联合温经浴袋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常规治疗加注射依诺肝素钠,试验组采用肿瘤常规治疗、注射依诺肝素钠、草灵丹加减、温经浴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及生存质量[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凝血指标PT、APTT及KP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凝血指标PLT、FIB、D-D、VTE风险积分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13.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草灵丹加减联合温经浴袋治疗能缓解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改善凝血功能,并降低VTE发生风险,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丁艳琦郝皖蓉冷玉玲徐珩周先阳马丽曾永蕾夏克春
关键词: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凝血指标静脉血栓栓塞症
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癌痛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疗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4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使用三阶梯止痛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中药每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1周;之后隔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1周,总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癌性疼痛程度、生存质量和疼痛相关血清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癌性疼痛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组间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交互效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疗法可有效缓解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吴勇马丽冷玉玲徐珩周先阳郝皖蓉丁艳琦曾永蕾
关键词:枳术汤补中益气汤加味三阶梯止痛疗法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
针灸治疗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2014年
针灸治疗肿瘤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赞同及认可,回顾近3年国内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文献,分类总结针灸疗法在缓解临床癌性疼痛及药物性便秘,治疗肿瘤术后并发症及提高免疫力,减轻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毒性等的临床疗效并评述;提出针灸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医学及社会价值,同时探讨针灸在肿瘤临床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呼吁继续深入临床研究,推动针灸治疗肿瘤更广泛应用。
郝皖蓉夏克春冷玉玲周先阳徐珩吴勇曾永蕾
关键词:针刺疗法肿瘤针刺镇痛灸法
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组(治疗组,36例)和顺铂单药组(对照组,35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的方法尽量排尽胸腔积液,然后分别灌注药物。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5.0%(27/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程晓健刘军清郝皖蓉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顺铂恶性胸腔积液生活质量
麦门冬汤联合E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麦门冬汤联合E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麦门冬汤对化疗的减毒增效的作用。方法:对1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西医组)。其中治疗组10例,对照组9例,两组均给予EP方案全身化疗,治疗组加服麦门冬汤并随症加减。连续观察3个化疗周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不同。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44%,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消化道毒性、血液学毒性分别为50%、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77%、66.66%。结论:麦门冬汤联合E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稳定肿瘤病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经济,比较适合年老体弱及经济落后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夏克春曾永蕾郝皖蓉冷玉玲周先阳徐珩吴勇
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P方案麦门冬汤
三叶青黄酮对荷Lewis肺癌鼠免疫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三叶青黄酮对荷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瘤体及免疫抑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三叶青总黄酮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方法:匀浆接种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细胞肺癌模型,连续给药14d后观察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三叶青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瘤体增长情况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表达含量。结果:瘤体: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瘤体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瘤体大小依次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清TGF-β1表达、PGE2和COX-2含量: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结论:三叶青黄酮高剂量组抑瘤效果较好,中剂量抑瘤效果次之,低剂量组抑瘤效果不明显。三叶青黄酮的抑瘤作用可能与降低外周血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可能通过影响PGE2、COX-2表达水平,从而达到逆转肿瘤逃逸,起到抗肿瘤作用。
冯正权林晓阳郝皖蓉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逃逸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
中医辨证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种中医症型之间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的差异,探索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方法:本研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病历资料共104例,根据首诊病情分别纳入偏气虚组38例,偏痰湿组32例,偏阴虚组34例,对3组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统计软件分析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80、737、711 d,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2%、55%、52%,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300、632、377 d。结论:尽管受样本量少等因素限制,3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进展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偏痰湿组较其他两组有治疗优势存在。
郝皖蓉林晓阳冯正权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医治疗TT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