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千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尺度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前我国河流治污项目多偏重修复受污染的水体,注重水质的改善,而不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修复。本文提出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尺度包括工程安全尺度、生态系统尺度、景观尺度、亲水尺度、时空尺度和经济尺度。同时指出为顺利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实践,需要在理论、技术、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水利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工作。
- 何松云杨海军闫德千
-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质污染生态恢复
- 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修复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为探索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该文采用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研究了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的修复方法,以植物种类组成、盖度、生物多样性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后的实验河段经过2年(亚热带生长季远长于温带或寒温带)的恢复后,成功地恢复了河岸乡土植物群落,优化了植物群落的结构.上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1区)通过乡土种的自然侵入,恢复了河岸植物群落;中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2区)通过建群种与自然侵入植物种间的竞争机制,构建了以茭白为优势种的河岸植物带;下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3区)增加芦苇和茭白的栽植密度以促使其不断扩张,形成了具有净化水质能力的河流湿地植物群落区.与对照区(B区)相比,A-1区、A-2区、A-3区的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个区河岸近水区的物种数到2006年分别增加到24、26、23种,河岸远水区增加到161、7、14种,而B区河岸近水区2006年仅为14种,河岸远水区12种;3个区的植物群落总盖度都达到了95%以上,对照区仅为55%左右.该研究变革了传统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使治河不仅考虑到传统的工程安全和经济性,还应基于生态学原理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为治河理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 闫德千刘国经杨海军何松云林斌李永祥
- 关键词:亚热带水源地受损河岸生态工程
- 深圳市饮用水源地河道生态修复实验
- 本文以深圳市西丽水库库尾受损的田下河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生态化的设计方法,构建完成了长为200m的生态河流实验段。在河流修复过程中,从河岸植被、河流物理生境、河流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果、河流水质的改...
- 闫德千
-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河流修复生态修复
- 文献传递
- 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 杨海军李永祥封福记赵亚楠闫德千
- 该技术系统地集成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在水利工程学和生态学的边界领域创建了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体系,为我国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开创性地提出了评价河流生态修复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适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