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斌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水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亚热带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生态工程
  • 1篇生态修复
  • 1篇受损河岸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源
  • 1篇水源地
  • 1篇群落
  • 1篇污染
  • 1篇流域尺度
  • 1篇城市
  • 1篇城市水污染
  • 1篇城市水源
  • 1篇城市水源地

机构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深圳市水务局

作者

  • 2篇杨海军
  • 2篇林斌
  • 1篇闫德千
  • 1篇李永祥
  • 1篇刘国经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流域尺度城市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提出基于流域尺度系统综合防治城市水污染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林斌杨海军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流域尺度生态修复
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修复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为探索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该文采用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研究了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的修复方法,以植物种类组成、盖度、生物多样性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后的实验河段经过2年(亚热带生长季远长于温带或寒温带)的恢复后,成功地恢复了河岸乡土植物群落,优化了植物群落的结构.上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1区)通过乡土种的自然侵入,恢复了河岸植物群落;中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2区)通过建群种与自然侵入植物种间的竞争机制,构建了以茭白为优势种的河岸植物带;下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3区)增加芦苇和茭白的栽植密度以促使其不断扩张,形成了具有净化水质能力的河流湿地植物群落区.与对照区(B区)相比,A-1区、A-2区、A-3区的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个区河岸近水区的物种数到2006年分别增加到24、26、23种,河岸远水区增加到161、7、14种,而B区河岸近水区2006年仅为14种,河岸远水区12种;3个区的植物群落总盖度都达到了95%以上,对照区仅为55%左右.该研究变革了传统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使治河不仅考虑到传统的工程安全和经济性,还应基于生态学原理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为治河理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闫德千刘国经杨海军何松云林斌李永祥
关键词:亚热带水源地受损河岸生态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