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带教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抑制剂
  • 1篇原发肿瘤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镇痛作用
  • 1篇制剂
  • 1篇十全大补汤
  • 1篇栓剂治疗
  • 1篇疼痛
  • 1篇痛灵
  • 1篇切除
  • 1篇切除后
  • 1篇中医
  • 1篇中医内科
  • 1篇中医内科学

机构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韩建宏
  • 2篇孙珏
  • 1篇张勇
  • 1篇石晓兰
  • 1篇范忠泽
  • 1篇刘龙民
  • 1篇张强
  • 1篇郭刚
  • 1篇梁芳
  • 1篇许建华
  • 1篇韩吉

传媒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12年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三学期制,第三学期为期两个月,称为"小学期",主要安排各种实践课程;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结合学生基础,探索了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新模式;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我们带教工作的体会。
韩建宏孙珏刘龙民石晓兰韩吉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见习带教
癌痛灵栓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癌痛灵栓剂对中重度癌症疼痛的镇痛作用.结论:临床研究提示:癌痛灵栓剂在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方面其与硫酸吗啡控释片(20mg)大致相当,用药安全,但起效时间较慢.实验研究提示:癌痛灵栓剂对醋酸和辐射热致痛动物模型有...
韩建宏
关键词:癌症疼痛镇痛效果镇痛作用
十全大补汤对荷瘤小鼠结肠癌原发肿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小鼠结肠癌原发肿瘤(先前接种肿瘤)切除后皮下移植瘤、肝内转移瘤及切口种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十全大补汤抑制原发瘤切除引起的转移瘤生长的内在机制。方法:构建3种荷瘤小鼠原发肿瘤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原发瘤切除组、原发瘤未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分别采用原发瘤切除及十全大补汤治疗10 d,摘除眼球取血,剥离瘤体,并测量其大小和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治疗后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水平。应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肿瘤转移灶情况;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及细胞增殖;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原发肿瘤切除后,皮下转移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变小(P<0.01),转移瘤发生率为50%;肝转移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肝转移结节个数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转移瘤发生率为40%;切口移植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变小(P<0.01),转移瘤发生率为30%。在皮下、肝脏、切口转移瘤模型中,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十全大补汤组肿瘤组织Ki67明显降低(P<0.01),TUNEL指数明显增高(P<0.01),MVD明显降低(P<0.01)。ELISA检测显示,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十全大补汤能够降低血清中VEGF及上调ES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瘤切除可使荷瘤小鼠体内的VEGF、AS和ES比例失衡,有利于肿瘤血管生成及促进转移。十全大补汤
郭刚许建华韩建宏梁芳张勇张强孙珏范忠泽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血管生成抑制剂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