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清

作品数:50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体外循环
  • 24篇外循环
  • 16篇心脏
  • 16篇手术
  • 11篇麻醉
  • 8篇心肌
  • 8篇停跳
  • 8篇不停跳
  • 7篇血液
  • 6篇心肌保护
  • 6篇置换术
  • 5篇心内直视
  • 5篇心脏不停跳
  • 5篇直视
  • 5篇瓣膜
  • 5篇瓣膜置换
  • 5篇瓣膜置换术
  • 4篇置管
  • 4篇术后
  • 4篇锁骨

机构

  • 40篇广西医科大学...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黄海清
  • 16篇彭劲松
  • 14篇谭冠先
  • 11篇张炳东
  • 11篇秦科
  • 10篇胡振快
  • 8篇刘敬臣
  • 7篇陈燕桦
  • 7篇银世杰
  • 7篇涂杰
  • 6篇蒋宗滨
  • 5篇谭宪湖
  • 5篇梁蓓薇
  • 4篇赵丽妮
  • 4篇黄国勇
  • 4篇刘国锋
  • 3篇武伟
  • 3篇周文富
  • 3篇梁东科
  • 3篇林成新

传媒

  • 12篇广西医学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医学文选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蛇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冠状静脉窦血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0例。分别于转机前(T0)转机30min(T1)、CPB停止即刻(T2)CPB停止后2h(T3)、CPB停止后6h(T4)CPB停止后24h(T5)采集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的浓度变化。同时,于CPB前和CPB结束时取右心房心肌组织标本,检测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VCAM-1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T2-T5时点,U组血浆TNF-α、IL-6、IL-8及cTnⅠ的浓度均低于C组(P〈0.05),IL-10的浓度高于C组(P〈0.05);U组停机时ICAM-1、VCAM-1的表达低于C组停机时(P〈0.01)。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和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IL-8等的释放,抑制CPB过程中心肌ICAM-1、VCAM-1的表达,减轻CPB所致的心肌局部炎性反应及心肌损害。
张炳东秦科黄海清肖志凌陈晓莉梁东科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体外循环粘附分子心肌保护
艾司洛尔对小儿心脏跳动中心内手术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对小儿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手术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A SD)或室间隔缺损(V SD)修补术小儿,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实验组:体外循环开始前在预充液加入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 m g/kg,转机中用微量注射泵按300μg/kg.m in-1的速度从体外循环静脉管路中持续注入,至心内手术操作基本完成后即停用。对照组不用艾司洛尔,其余处理与实验组相同。于切皮前、转机前、停机后、手术毕采动脉血标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 icroparticle Enzym e Imm unoassay,M E IA法)作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测定。观察其麻醉期间血压、心率、温度、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和体外循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停机后和术毕的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均较转机前明显升高(P<0.01),但实验组在停机后和术毕的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转机中的心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手术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体外循环期间应用艾司洛尔对小儿心肌有保护作用。
黄海清秦科张炳东周文富
关键词:艾司洛尔心肌保护小儿
艾司洛尔对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cTn-Ⅰ的影响
: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应用艾司洛尔,对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影响,探讨其应用是否能减轻心肌损伤,有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方法:在本院符合研究条件、年龄18~70岁择...
黄海清任学军
关键词:艾司洛尔用药剂量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试验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唤醒试验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0)和B组(n=20)。A组以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以吸入异氟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预计唤醒前30 min停用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唤醒前10 min停用丙泊酚和异氟醚。记录两组病人唤醒前30 min、唤醒即刻、唤醒试验后加深麻醉10 min等3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观察比较两组的唤醒时间和苏醒质量。结果A组和B组唤醒时间分别为(10.2±2.3)min、(16.7±2.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点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质量:A组Ⅰ级18例、Ⅱ级2例、Ⅲ级0例,B组Ⅰ级11例、Ⅱ级6例、Ⅲ级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侧弯矫正术中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可控性良好,病人清醒快,唤醒质量好,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且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彭劲松黄海清陈建华倪玉霞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唤醒试验异氟醚脊柱侧弯手术
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病人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
2006年
目的观察患者动脉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变化,评价其在心脏跳动中心内手术体外循环的心肌受损情况。方法接受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者100例,在切皮时(T1)、体外循环开始前(T2)、体外循环停机后10min(T3)、手术结束时(T4)等时点,抽取动脉血标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法)作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测定。结果体外循环后T3、T4的cTnI值均比体外循环前(T2)增高(P=0·000)。患者在T3、T4时段的cTnI值与年龄呈负相关(P=0·005)。结论心脏跳动中房缺或室缺修补术病人体外循环期间有一定程度的心肌损害,低龄患者较易遭受心肌损伤。
黄海清秦科张炳东涂杰刘国锋陈燕桦梁蓓薇
关键词:体外循环
围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期猪血液流变性变化
2013年
目的:观察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猪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选择猪龄3~4月、体重20~25Kg的广西本地健康杂种猪10只,全身麻醉后建立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于转机开始前(T1)、低温维持30min(T2)、复温完成停机前(T3)和停机后20min(T4),先经股动脉采动脉血5ml为动脉血组(A组),1min后经中心静脉导管采静脉血5ml为静脉血组(V组),测定其低切变率(10s-1)、中切变率(50s-1)及高切变率(150s-1)全血表观粘度(ηb)和全血还原粘度(ηre),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RAI)、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指数(TK)和红细胞压积(Hct),分析两组组内和组间各时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组内T2~T4各切变率的ηb、ηre及Hct、RAI均低于T1水平(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IR、TK水平变化在组内、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本地健康杂种猪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期间血液流变性变化有利于微循环灌注。
黄海清彭劲松罗玉忠陈燕华涂杰
关键词:心脏体外循环血液流变学
广西壮族与汉族患者体外循环中凝血指标变化的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广西壮族与汉族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下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差异。方法将4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壮族组、汉族组各20例。于注射肝素前、注射鱼精蛋白后10min、关胸骨时、手术后4-5 h采血,观察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24 h浓缩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各时间点PLT、PT、APTT、TT、FIB、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壮族组24 h浓缩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比汉族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广西壮族与汉族患者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凝血指标变化无差异,但壮族患者24 h浓缩红细胞及血浆用量比汉族患者低。
银世杰李永录蔡元春武伟黄海清
关键词:壮族汉族凝血指标体外循环
心脏停搏与不停搏心内手术体外循环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与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心脏停搏(AH)组25例、心脏不停搏(BH)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切皮前即刻(T1)、给予鱼精蛋白10 min后(T2)、关胸即刻(T3)、术后4 h(T4)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含量、血小板计数(PLT)、血浆游离Ca2+、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和术中、术后24h库血的用量等临床情况。结果 PT、APTT、TT、FIB、D-D、PLT计数、血浆游离Ca2+、ACT在各时间点测定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库血用量BH组比AH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温心脏停搏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比较,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手术体外循环不加重凝血功能紊乱,能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异体输血量。
银世杰黄海清彭劲松
关键词:心脏不停搏凝血功能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与含血停跳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通过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含血停跳对血液对力学的影响,评价心脏不停跳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心功能Ⅲ级的择期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Ⅰ组(不停跳组)、Ⅱ组(持续微温血停跳组)和Ⅲ组(间断冷血停跳组),每组10例。于麻醉前、CPB前、停CPB10、30、60min及术毕各时相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停CPB至术毕各时相,Ⅰ、Ⅱ组的CI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和Ⅲ组的同期水平(P<0.01或P<0.05)。术毕,Ⅰ组和Ⅱ组的LVSWI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从停CPB10min至术毕各时相,Ⅰ、Ⅱ组的SVRI显著低于麻醉前水平(P<0.01),Ⅰ组的SVRI显著低于Ⅲ组的同期水平(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间断冷血停跳组,与持续微温血停跳无显著差异。
刘敬臣黄海清江朝秀胡振快谭冠先
关键词:心脏不停跳心肺转流术血液动力学心肌保护
猪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期不同温度变化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猪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期间温度变化对猪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猪龄3~4月、体重20~25kg的广西本地健康杂种猪14只,随机分A、B两组,每组7只。全身麻醉后建立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实验模型。A组:鼻咽温度降至37℃时停止血液降温,维持鼻咽温度在36℃~37℃时间30min后即行复温并缝合心脏。B组:鼻咽温度降至32℃时停止血液降温,维持鼻咽温度在31℃~32℃时间30min后即行复温并缝合心脏。于转机开始前(T1)、降温到设定值(T2)、低温维持30min(T3)、复温完成(T4)和停机后20min(T5)5个时点,经股动脉采血液标本5ml/次,测定标本中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Hct)在两组内T2、T3、T4和T5各时点均低于转流前T1水平(P〈0.05);高切变率全血还原粘度在两组内T2、T3、T4和T5各时点均低于转流前T1水平(P〈0.05);A组内T2和T3时点的红细胞刚性指数(IR)低于转流前T1水平(P〈0.05);低切变率全血还原粘度和中切变率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红细胞变形指数(TK)在两组内和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建立的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猪模型中,体外循环期间两组不同变温过程均未呈现明显不利于微循环灌注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黄海清彭劲松罗玉忠陈燕华涂杰梁庆璇黄国勇
关键词:温度血液流变学体外循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