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武胆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行微创胸腰椎内固定术的效果和术中护理配合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总结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行经皮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行经皮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中护理配合要点。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术中椎弓根螺钉置钉数、螺钉重置情况、置钉所耗时长、置钉准确率,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34±0.59)h,术中出血量(40.28±23.08)mL。共置入螺钉数212枚,术中重置钉4例,规划好后机器人置钉时间为(37.08±5.40)min,置钉准确率100%。术中出现导航偏差1例,机械臂运动异常2例,未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行经皮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完善的术前准备、专业的机器人手术团队、娴熟且优化的手术配合是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保障。
- 凌武胆潘艳芳陈云超
- 关键词:骨科机器人脊柱微创手术护理配合
- 骨科机器人3D模式下骶髂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3D模式辅助下行骶髂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配合经验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病外科接受骶髂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骨科机器人3D模式手术治疗组(机器人组,25例)和传统手术治疗组(传统组,3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置钉数、重置钉数、钻孔次数、X射线曝光次数、术中Braden评分、术后Matta评分、术后患者离床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患者满意度等。归纳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机器护理等护理配合要点,总结并探讨最优化的手术配合流程。结果: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置钉数、术中钻孔次数和术中X射线曝光次数均短于或低于传统组(均P<0.05),术中Braden评分和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P<0.001),但两组术中置钉数、术后离床时间、患者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术后Matt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3D模式适用于骶髂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精准性高,可以提高手术效率。
- 凌武胆潘艳芳钟承珊陈云超
- 关键词:护理配合
- 多科联合的无缝隙护理对高龄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患者疼痛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 2024年
- 评价多科联合的无缝隙护理对高龄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患者疼痛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1-2023.11收治的316例高龄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即实验组给予多科联合的无缝隙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158例,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方面表现出较参照组更为良好的状况(P < 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干预后显著优于参照组(P < 0.05);此外,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参照组显著降低(P < 0.05)。结论多科联合的无缝隙护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高龄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就医护理体验感,同时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钟承珊凌武胆潘艳芳李明明邱宪山
- 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微创手术配合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微创手术配合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10月在手术室实习的110名护生纳入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该手术室实习的128名护生为干预组,采用微信平台辅助教学模式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对微创手术配合知识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入组后,两组护生的成绩均明显提升,且干预组护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对该种培训方式表示认可,且提高微创手术配合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平台辅助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对微创手术护理配合知识的学习能力及对教学方式的认可。
- 凌武胆梁绍胜高虹邱宪山
- 关键词:手术室实习护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骨科器械及物品配置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骨科器械及物品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的骨科手术基础器械包45个、脊柱微创器械3套、关节镜特殊器械4套、显微手术器械6套,以2018年1月至12月的5158台手术作为对照组,手术器械及物品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以2019年1月至12月的5325台手术作为实验组,手术器械及物品实行总务护士总管、专科护士专管、专柜放置,并执行特殊器械严格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器械准备情况、器械术中使用情况、术后器械情况、接台手术滞留时间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缺失率、损坏率及不适用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器械损耗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器械异常或损坏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接台手术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手术医师总满意度为98.23%,高于对照组的94.26%(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骨科手术器械及物品能降低器械缺失率、损坏率及不适用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接台手术滞留时间,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 潘艳芳骆如香凌武胆
- 关键词:骨科手术器械手术物品
- 品管圈在降低腔镜手术器械损坏率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器械损坏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腔镜手术器械损坏率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我院腔镜器械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品管圈的应用,腔镜器械的损坏发生率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对腔镜器械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为医院及科室节约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 陈云超梁溪樾骆如香苏清彩李英凌武胆
- 关键词:品管圈腔镜器械
-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手术室护士培训管理的效果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培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12月我院手术室的35名护士分为传统组,采用常规多媒体培训模式培训;将2018年1~6月我院手术室的35名护士分为微信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传统组培训后的平均成绩较培训前提高了4.4分(95%CI,3.5~5.2,P<0.001),微信组培训后的平均成绩较培训前提高了12.8分(95%CI,11.0~14.7,P<0.001),微信组平均提高分数较传统组多8.4分(95%CI,6.5~10.5,P<0.001)。微信组的护士对培训方式以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论及操作技能3个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培训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知识及培训的满意度。
- 凌武胆梁绍胜高虹唐晓娟邱宪山
-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 自制俯卧位垫在手术体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自制3种不同规格的俯卧位垫安置不同体形手术患者,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需采用俯卧位手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俯卧位垫安置俯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弓形架安置俯卧位,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及受力点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受力点皮肤及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51.0%(P<0.05)。结论自制不同规格的俯卧位垫安置俯卧位手术患者,可减少术后受力点皮肤及眼部并发症发生率。
- 李延陈云超骆如香张晖欧春红杨玉杰凌武胆
- 关键词:俯卧位手术体位护理
- 俯卧位式分离垫在脊柱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俯卧位式分离垫在脊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选择200例行拟在俯卧位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俯卧位分离垫,对照组采用俯卧位支撑架,并记录术后当天及术后第一天受压部位疼痛程度和受压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当天和术后第一天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实验组术后当天的皮肤不良反应出现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脊骨骨科手术中应用采用俯卧位式分离垫能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并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 欧春红骆如香李延梁绍胜凌武胆潘艳芳
- 关键词:俯卧位脊柱手术护理
- 自制三种不同规格的俯卧位软垫在手术中的应用
- 手术患者麻醉后,全身或局部失去自主能力,因此在安置手术体位时患者是被动的,手术室护士能否熟练的应用专业技能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协作,为患者安置舒适、安全、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医生操作的手术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 陈云超李延骆如香张晖欧春红杨玉杰凌武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