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老年
  • 3篇动脉
  • 3篇血压
  • 2篇血压昼夜
  • 2篇血压昼夜节律
  • 2篇昼夜节律
  • 2篇综合征
  • 2篇节律
  • 2篇颈动脉
  • 2篇老年高血压
  • 2篇老年高血压患...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患者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疾患
  • 1篇胆心综合征
  • 1篇低血钾
  • 1篇电活动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动脉疾病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7篇刘宝林
  • 5篇陆惠华
  • 4篇方宁远
  • 3篇孟超
  • 2篇高天
  • 1篇倪兆慧
  • 1篇包蓓
  • 1篇徐晓萍
  • 1篇曹洁
  • 1篇沈春萍
  • 1篇袁婷
  • 1篇曲毅
  • 1篇曲毅
  • 1篇杨维维

传媒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按Devereux公式计算各自的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IVST和LV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LVPWT、LVM和LV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昼夜节律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昼夜节律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室肌损伤。
刘宝林孟超方宁远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左心室肥厚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与氧化应激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类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氧化应激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男40例、女16例;老年健康对照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分别测定血清HDL亚类、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及颈动脉超声.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组HDL3(0.51±0.21)mmol/L,较健康对照组(0.59±0.15)mmol/L降低(t=1.991,P<0.05),HDL及HDL2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分别为(1.07±0.36)mmol/L对(1.18±0.32)mmol/L和(0.56±0.25)mmol/L对(0.64±0.33)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11和0.614,均为P>0.05);HDL3与HbA1c负相关(r=-0.503,P=0.005);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吸光度A值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分别为0.017±0.004和0.021±0.008(t=2.245,P<0.05);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较健康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检出率63.3%,高于对照组的36.0%(x2=4.076,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DL亚类水平存在异常,小颗粒的HDL3水平下降,氧化应激增加,可能是导致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刘宝林徐晓萍孟超杨维维高天方宁远
关键词:脂蛋白类HDL氧化性应激糖尿病颈动脉疾病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003 ̄2004年来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共72例(男68例女4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即杓型组(n=37,男35例女2例)和异常昼夜节律组,即非杓型组(n=35,男33例女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右侧颈总动脉(RCCA)、颈内动脉(RICA)内膜中层厚度(IMT)、管腔内径(D),并计算各自的IMT/D值,测定右侧颈动脉分叉处(RBIF)的IMT,观察并记录双侧颈动脉系统斑块的大小、数量。结果(1)两组年龄(Age)、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天平均收缩压(24hMSP)、全天平均舒张压(24hMD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的RCCA及RICA的IMT、D、IMT/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右颈动脉分叉处IMT,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P<0.001)。(3)两组总斑块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多发性斑块检出率非杓型组显著高于杓型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刘宝林孟超陆惠华方宁远
关键词:高血压昼夜节律颈动脉硬化
RTA致低血钾继发长Q-T间期综合征一例报道
2007年
包蓓陆惠华曲毅高天刘宝林倪兆慧
关键词:肾小管性酸中毒低血钾长Q-T间期
老年围术期高血压防治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围术期高血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原血压正常的患者围术期血压骤然升高不低于140/90mmHg(mmHg×0.133322=kPa),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再升高超过30mm Hg,可诊断为围术期高血压[1].
刘宝林陆惠华
关键词:围术期眼科手术术前眼外科手术血压升高老年
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血脂和炎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及炎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经头颅CT或磁共振(MRI)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68例,经2周洗脱期后随机分为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普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50mg/d)和阿司匹林治疗组(阿司匹林50mg/d)各34例,随访9个月。于洗脱期后和随访结束时分别测定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及炎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两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联合用药组随访结束时血清载脂蛋白A(apoA)明显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apoB/apo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阿司匹林治疗组血脂各项指标、CRP、Fbg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提示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调脂和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为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预防再梗死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刘宝林袁婷陆惠华曲毅方宁远
关键词:普伐他汀阿司匹林血脂血小板聚集率炎性标志物
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表现的长寿老人胆心综合征一例报道
2008年
胆心综合征(gallbladder cardiac syndrome,GCS)足指由胆囊或胆道疾患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电活动失调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在胆囊、胆道疾患治愈后,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但也有见致复杂临床表现和凶险预后甚至猝死的临床报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胆道疾病发生膏墨升高,胆心综合征发病亦随之增高,但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又因老年患者缺乏特异性的表现.
曹洁陆惠华刘宝林沈春萍
关键词:胆心综合征缓慢型心律失常长寿老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胆道疾患心脏电活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