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读文本 品思悟道——“自然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 2024年
-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6~4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奇数和偶数。2.了解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3.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赵娜(执教)杨亚伶(评析)吴华英
- 关键词:教学实录自然数义务教育感受数学具体情境
- “下水”课击起的浪花——赵杏梅执教《圆的周长》一节课观后感
- 2011年
- 【背景介绍】"课前自学,课上互学"教育模式(简称"自学互学"),是河北省《网络教育模式与绩效实验研究项目》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自学互学"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改革的做法是:
- 吴华英
- 关键词:小学数学
- 创新家校共建模式 促进孩子最优发展
- 家校共建形成教育实验合力对于家庭教育、个体发展、社会进步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21世纪家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小班化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学校应积极参与引导家庭的进步与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
- 吴华英
- 关键词:初等教育社会功能家庭教育学习环境
- 基于运算的一致性探索口算除法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口算除法)”教学片断与思考
- 2023年
- 数的概念和运算具有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可以归结为“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两个方面。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要依托于乘法运算,同样探究除法运算的算理和算法也要借助于乘法运算,离不开乘法口诀的运用。因此,关于口算除法的教学,教师要从学科本质的视角,基于运算的一致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下面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口算除法)”这节课的教学片断与思考。
- 石珊珊孟会卿吴华英
- 关键词:学科本质计数单位乘法运算口算除法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 “千米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 2021年
-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3.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从网上收集数据信息。
- 范月静吴华英李绵
-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学实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数据信息
- “集合”教学实录与评析
- 2016年
-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理解、体会集合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
- 郭晓燕吴华英杨玉辰
- 关键词:教学实录义务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 “认识数对”教学实录与评析
- 2019年
-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4~1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由语言描述到用数对表示座位的过程。2.能用数对来表示座位和涂色的方格,了解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数和图来描述。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座位的规定,学会用数对表示座位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与方格纸上方格的对应关系。
- 史林博杨亚伶吴华英霍彦景
- 关键词:教学实录义务教育语言描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 “吨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 2019年
-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2~8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计算、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2.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3.体会“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1吨=100千克,建立1吨的质量感。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教学准备:课件。
- 赵娜吴华英
-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学实录课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
- “吨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 2023年
-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2~84页。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2.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计算、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3.体会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结合丰富的体验活动建立1吨的表象。
- 范月静杨亚伶吴华英
-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好数学教学实录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 小学毕业数学总复习指导被引量:1
- 2013年
- 小学毕业生数学总复习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入手,把知识系统整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把相关知识形成知识树,全面了解、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杨亚伶王小芃杨玉辰吴华英李勇惠
- 关键词: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