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红莉

作品数:4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7篇散文
  • 10篇文学
  • 8篇知识分子
  • 6篇文化
  • 5篇写作
  • 4篇作家
  • 4篇文体
  • 4篇记忆
  • 3篇文化散文
  • 3篇文体流变
  • 3篇教育
  • 3篇精神生态
  • 3篇教学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都市
  • 2篇虚构
  • 2篇艺术
  • 2篇哲学

机构

  • 38篇常熟理工学院
  • 8篇苏州大学
  • 1篇福建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国作家协会

作者

  • 41篇周红莉
  • 3篇丁晓原
  • 1篇何平
  • 1篇史国强
  • 1篇吴义勤
  • 1篇曹佳敏
  • 1篇李一
  • 1篇王尧
  • 1篇丁帆
  • 1篇陆建德
  • 1篇陈思和
  • 1篇南帆
  • 1篇季进
  • 1篇林建法
  • 1篇刘春
  • 1篇栾梅健
  • 1篇吴俊
  • 1篇祁高飞
  • 1篇张学昕
  • 1篇杨慧仪

传媒

  • 8篇东吴学术
  • 4篇文艺争鸣
  • 4篇当代作家评论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3篇常熟理工学院...
  • 2篇文艺评论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当代文坛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扬子江文学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莫言的民间心理建构及其创作镜像被引量:7
2006年
莫言的独特以及由独特所生成的意义,无不基于他在官方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话语之外,建构了具有个人印记的,体现着某种符合自身历史的逻辑和审美标准的民间世界。而这种民间世界的构筑,导源于作家所植根的关联着特定的兼具地理概念和精神范畴的民间本土以及滋生于此的具体而微的民间心理。
周红莉
关键词:文学评论
中国当代散文演变与知识分子话语重建被引量:1
2019年
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散文演化的历史也是中国散文精神重新建构的历史。时代的更迭、社会的转型、主体精神的演变,甚至语言的变革,都深刻影响着散文话语与写作主体的设置。本文由中国当代散文研究边缘化介入到散文演变的文学现场,进而思考作为散文精神"代言式"群体知识分子话语的缺失和重新建构问题。
周红莉
关键词:散文精神知识分子话语
高校写作教育改革如何成为可能?
写作教育,一直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难题。其课程理念与模式的本原性设置,不是为造出专业作家,而是在确立各类文体的规范性(艺术形态),诸如语言、结构的相对固态化构建的同时,追求关涉个体思维的自由度。但现实中的大学写作教育却是问题...
周红莉
关键词:写作教育文学教学
“花城关注”,在中国文学现场策展了什么?
2019年
有些困惑似乎无法回避,这是在阅读“花城关注”遴选性策展中国当下文学现场后孳生出的。年轻写作者或是“新人”更值得关注么?族裔与异质文化的声音更值得倾听么?跨界的创作比专业作家更值得期许么?“代际”说与创作有着必然必须的联系么?“花城关注”栏目是行为艺术还是文学本身?等等诸如此类。这些困惑,某种程度上,是持老派观点的研究者或学人们共同的困惑。也正是这些伴生性的困惑,标示着“花城关注”在策展当下中国文学现场时可能陷入一种被质疑的境地。
周红莉
关键词:专业作家文学现场行为艺术异质文化当下中国文学
论城市镜像中的乡村散文书写
2007年
城市与乡村的多重拟想关系,使一群既承继着农人的血脉基因又浸淫于物化城市的"亚类属"作家,在"逆城市化"的乡村散文创作中,被宿命地建构成了"刺激(城市)—反应(回望、想象)—呈现(乡土)"的写作心理图式。"精神的乡土"与"物质的乡土"的悖离,生成了城市镜像中"依爱"与"悲悯"的新乡土散文书写的复调形式。城市镜像中的乡村散文,其当下意义主要在于对乡土本真的呈现或是对乡土精神的拟想。
周红莉
关键词:悲悯
知识分子精神生态与散文文体流变(1976-2010)
研究是一种文化选择,更是一种价值判断。作为非技术文体,散文之“散”,预示着它的独特体性,即既是作者主体精神、生活样态等的一种直接表征,也是对客体存在和主体自在世界认知、感受、悟觉等的一种自由言说。从某种意义上,散文的精神...
周红莉
关键词:散文创作文体价值精神特质
文献传递
知识分子精神生态与散文文体流变(1976-2010)
研究是一种文化选择,更是一种价值判断。作为非技术文体,散文之“散”,预示着它的独特体性,即既是作者主体精神、生活样态等的一种直接表征,也是对客体存在和主体自在世界认知、感受、悟觉等的一种自由言说。从某种意义上,散文的精神...
周红莉
关键词:知识分子精神生态
文献传递
向着明亮那方被引量:1
2021年
所有的童话都在走向"幸福",顾鹰的童话也拥有温馨的给予。她的儿童文学,除了阅读体验的圆满,还兼具着润物无声的德化教育。她用爱意的心灵与笔,为儿童、为社会中的灰色抹上明亮,传递了作家的责任与美的愿景。
周红莉顾鹰
关键词:童话温暖
王彬彬散文的两副面孔被引量:1
2022年
读王彬彬散文会遇到两副截然的面孔。一副是瞪着眼睛似乎准备干仗的“骂人”气派,一副是把学术的冷板凳搬进历史现场坐着哀叹往事。也正是这两副可感的面孔,形成了王彬彬式文章的两个阐释路径。前者直指当代文学文化中的人物或事件,直面社会现场或现象;笔墨较为切实、锋利,有时甚至刻薄;情绪节奏相对激烈,血液中的“狼奶”饱和度高,颇有为当代知识分子刮骨疗伤的态势。但他没有像沈雁冰那样,取一个类似“郎损”的笔名遮遮掩掩做些批判文章,而是不惮于把自己制成一把利器,也不惮于背负“骂名”。
周红莉
关键词:当代知识分子当代文学骂人
思想的“芦苇”——90年代以来思想随笔阅读
2007年
90年代以来,林林总总的各式散文竞相走台。但是大多数的创作大约如风过絮飘,转眼便不见踪迹。所谓散文热,可能就是或者部分就是自恋后的“自热”。而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文体,散文又自当具有其生命的质感,应该灌注主体对象世界独特感悟与思索而得的精神元素,即思想。
周红莉
关键词:思想随笔芦苇文学创作散文热自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