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倩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CA724、CA199、CEA升高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724、CA199、CEA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71例为SSc组,同期本院肿瘤科住院的胃癌患者39例为对照Ⅰ组(胃癌组),同期在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为对照Ⅱ组(慢性胃炎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CA724、CA199、CEA水平,分析比较各组间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间的差异及SSc组肿瘤标记物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SSc组有16.90%~30.99%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血清CA724水平升高明显,且高于同期住院慢性胃炎患者(P〈0.05);3组血清肿瘤标记物CA7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在SSc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异常与SSc患者的Rodnan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G、病程、分型(局限型、弥漫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升高是SSc患者的常见征象,其升高可能与本病发病机制相关,尚不能完全否定与疾病活动程度无关。因此临床上对CA724、CA199、CEA水平升高除考虑胃癌外,还需考虑其他多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嘉倩屠文震陈冬冬于伶王蕾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慢性胃炎肿瘤标记物CA724CA199CEA
- 系统性硬化病重叠重症肌无力二例
- 2015年
- 例1女,56岁,因指遇冷发白紫15年,左睑下垂2个月人院。患者约15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遇冷发白、发紫,保暖后可恢复,伴关节疼痛。2010年患者面部浮肿,手指肿胀伴硬化,胸闷气促、夜间不能平卧。2011年开始口服甲泼尼龙24mg/d、青霉胺片0.125g,d渐增至0.25g,d(至2014年1月,重症肌无力发病时停用)、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6g/月。2012年4月开始至我科住院,予益气活血中药等治疗。
- 王蕾屠文震陈冬冬张嘉倩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益气活血中药面部浮肿手指肿胀不能平卧
- 124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分析124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分析实验检查结果与患者各种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4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雷诺现象(94.35%),首发部位为手指(89.52%)。弥漫型79例(63.71%),肢端型45例(36.29%)。抗U1-n RNP抗体阳性12例(9.68%),抗Scl-70抗体阳性72例(58.06%),抗着丝点抗体阳性20例(16.13%)。抗Scl-70抗体阳性者具有较高的Rodnan评分,雷诺现象及肺间质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NT-pro BNP升高与肺动脉高压具有相关性(P>0.05),而NT-pro BNP升高与临床表现(心功能不全)有相关性(P<0.01)。结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以雷诺现象最为常见。肢端病变是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在临床表现中最为显著的特征。肺间质病变是系统性硬化症最为常见的受累脏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NT-pro BNP升高与心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早期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提高对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
- 张嘉倩屠文震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雷诺现象弥漫型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消化道受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皮肤和内脏的广泛血管病变和过度纤维化。目前病因不明,其特点是自身免疫反应、炎症、小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皮肤和内脏的间质和血管纤维化[1]。根据皮肤受累的范围可分为弥漫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diffuse cutaneous SSc,dcSSc)和局限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limited cutaneous SSc,lcSSc),如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则称为重叠系统性硬化症(overlapping SSc)。
- 陈园园赵荫环屠文震臧海生陈冬冬于伶王蕾张嘉倩宗兆青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中医
- 浅谈在课题设计时如何使研究结果更客观
- 2012年
- 笔者通过6大观点:提出问题、背景研究、建立假说、实验检验、分析资料、成果交流,来阐述如何进行实验临床设计,以务求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 张嘉倩
- 关键词:客观性
- 补肾活血方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肾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两组均以12周为观察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疼痛、Lysholms评分、临床主要症状、中医伴随症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功能积分之间(临床症状、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组间比较,两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以及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伴随症状中,两组在缓解腰膝酸软、改善耳鸣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相当(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以及中医伴随症状(如腰膝酸软、耳鸣等)方面,疗效优于西乐葆。
- 张嘉倩刘淑清
- 关键词:补肾活血方膝骨性关节炎
- 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远期疗效随访
- 目的:了解采用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远期疗效.
方法:于2014年1-4月对2002年至2011年曾住院治疗的529例SSc患者做了随访.经常住院者117例,出院后坚持门诊者276例;出院后未继续...
- 屠文震陈冬冬王蕾张嘉倩于伶
- 关键词:系统性硬皮病分期疗法远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远期疗效随访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我科采用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SSc)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曾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29例SSc患者做了随访。经常住院者117例,出院后坚持门诊者276例;出院后未继续治疗者136例,其中接受随访者61例。结果总体疗效:67例显效,195例好转,112例稳定,23例加重,37例死亡。有效率60%,稳定率86%,病死率8.15%。5年生存率97%,10年生存率94%。经常住院及坚持门诊组有效率62.5%,稳定率90.6%,疗效显著优于放弃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综合分期疗法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疗效显著能使86%的患者保持长期稳定。坚持长期治疗者疗效显著优于放弃治疗者。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国外文献报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冬冬屠文震王蕾张嘉倩于伶
- 关键词:系统性硬皮病中西医结合疗效
- 中医扶正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以类风湿关节炎扶正法为主,着重从肺、脾、肝、肾4方面对近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并指出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张嘉倩刘淑清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扶正法
- 系统性硬化症继发胃肠道受累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Sc)继发胃肠道受累与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G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住院诊治的102例SSc患者,其中继发胃肠道受累者64例,未继发胃肠道受累者38例,比较2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SSc分型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蛋白酶原比值(PGR)等差异。结果:102例SSc患者中,男13例(12.75%),女89例(87.25%);年龄20~70岁,平均(48.63±11.35)岁;病程6~444个月,平均(116.11±91.06)个月;胃肠道分级中0级38例,1级12例,2级49例,3级3例。不同胃肠道受累评分级间的性别、年龄及病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组别中PGⅠ、PG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随胃肠道受累程度加重,PGⅠ及PGⅡ呈上升趋势。而GAS、PGR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测定可作为评估SSc胃肠道受累程度的一种无创、可重复性高的辅助手段。
- 陈园园屠文震陈冬冬于伶王蕾李小玲张嘉倩于文文赵荫环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胃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