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军
- 作品数:1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让语言活泼地流淌
- 2024年
- 抱着理想进行教学的语文教师多是对语言有所追求的人。一方面,他们苛求自己语言的色彩和意义,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期待学生语言的丰富和生动。他们深谙语言运用之道,凭借多种语言活动的构建,使学生的精神丰满起来,思想灵动起来,视野开阔起来,情绪高昂起来……
- 张立军
- 关键词:语言运用语文教师多种语言灵动
- 有效把握学生生成资源——以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讲,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生成中潜藏着推动学生有效发展的因素,经过提炼与加工,将成为价值较高的教学财富,从而形成教学资源。
- 张立军
-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高年级生成资源情感发展课堂教学
- 拭目看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
- 2011年
- 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北京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组织与评选工作,享受精神盛宴之余,心有所感,遂动笔,以求引玉。
- 张立军
-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观摩活动教师阅读
-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两课时)
- 2023年
- 师:同学们有没有把课文读好?生:有。师:读好的标志是眼前有画面。有没有画面呢?生:有。师:我们再重温一下课文。自己读一读,让眼前的画面清晰起来。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方式读最能体现速度快,而且能够进行沉思?生:默读。师:好,开始吧。(生默读)好了,高年级默读也要有一定的速度。眼前有画面了吗?
- 张立军
- 关键词:教学实录默读《少年闰土》课文高年级画面
- 义教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路径优化——由《少年闰土》一课展开的思考
- 2023年
- 《少年闰土》两课时的教学,是我去年学习义教新课标以后,根据义教新课标理念进行的教学实践。结合这篇课文和以往课文的教学,我来谈谈情境性、实践性和挑战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转化与落实。
- 张立军
- 关键词:《少年闰土》情境性教学实践语文学习方式课文
- 拓宽实践渠道 活化语文学习
- 2015年
- 前不久,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召开了“小学语文课内外实践学习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办,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承办。本次活动试图传递这样的思考:如何打破学生学习语文的封闭状态,建立学习语文的开放状态,以寻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提出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 张立军
- 关键词:语文学习活化小学语文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 2015年
- 生活和写作是相互成就的关系。生活越多彩,写作内容越丰富,反之,笔耕不辍之人,生活也会充满色彩。因此,《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对有效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指出:“培养小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乐于表达内心思想。”这之中有两个关键词,即“细I心观察”和“乐于表达”。就目前北京市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看,这两点做得还不尽如人意。
- 张立军
- 关键词:写作内容学生写作教学改进语文学科教学现状
- 以《自然之道》教学为例,谈阅读教学实效之道
- 2009年
- “实效性”提出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给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巨大的、实质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意识变化了,构建了更为平等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教学形式更为多样了,不再停留在单一的口耳相授的层面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自主了,不再一味地统一于认知层面了……但是如果以此来断定教学效果很好,恐怕还是有些片面。为什么学生的思维方式仍呈现单向的线性思维?
- 张立军
- 关键词:教学实效自然之道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意识
- 学习单:与学生成长相伴而行的评价
- 2015年
- 人的一生需要两种力量,即向外探索的力量与向内自省的力量,其中后者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通过试卷的形式来检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成长的足迹,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审视和修正力匮乏。说得再重一点,这是学习力的缺失。
- 张立军
- 关键词:教育教学评价学习力自我审视中小学语文北京教育
- 阅读过程需要“广视”
- 2015年
-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就阅读教学的功能提出"智瞻""理畅""德新""术纯"的思想,涵盖了阅读教学所应具有的谋求学生思维发展、语言提升、道德完善、方法掌握等方面的功能。时至今日,很多阅读教学还没有实现以功能化为导向的过程构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停留在"有一说一"的局面。怎样打破阅读教学中的"窄视",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地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
- 张立军
- 关键词: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小学语文阅读道德完善学生思维发展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