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军
- 作品数:45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安奈德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观察一组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TA)协助辨别玻璃体后皮质和视网膜前膜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005年9月~2007年3月连续进行的一组病例共112例117眼,年龄
- 李玉军郭浩轶
-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黄斑裂孔高度近视曲安奈德
-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黄斑部新生血管膜的形态改变。方法 对42例49眼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黄斑部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荧光造影检查,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显示黄斑部新生血管膜有4种表现,即边界清晰的新生血管膜21眼(42.8%)。边界不清的新生血管膜15眼(30.6%)。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6眼(12.3%)和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7眼(14.4%);与荧光造影比较显示边界清晰的新生血管膜和纤维色素上皮脱离多表现为典型的新生血管膜,边界不清的新牛血管膜和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多表现为隐匿性新生血管膜。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够确定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形态,并对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层次和边界进行定位。
- 李玉军郭希让孔众李建新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造影
- 穿透角膜移植联合二性霉素B前房冲洗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穿透角膜移植联合二性霉素B前房冲洗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治疗 2 3眼 ,进行临床观察 ,随访 3~ 6月。结果 术后 2 2眼感染得到控制 ,10眼植片透明 ;视力 0 0 1以上者 11眼。结论 穿透角膜移植联合二性霉素B前房冲洗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可有效地控制感染 ,改善预后及视功能 ,效果较好。
- 李玉军王印其余志强
- 关键词:角膜移植二性霉素B角膜溃疡真菌性
- 卵磷脂络合碘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低视力患者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对视网膜脱离(RD)术后视网膜功能和黄斑部视网膜形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0例(50眼)RD术后患者分为卵磷脂络合碘组和对照组;应用视网膜电图(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方法观察术后1、2、4、8周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视力和病程匹配。与术后第1周ERGb波比较,用药组第2周ERGb波即有显著的改变,而对照组延迟到第8周。OCT检查表明,用药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在术后第4周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为术后第8周。术后第8周用药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卵磷脂络合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RD术后视功能的改变。
- 李玉军郭浩轶
-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视网膜电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规避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并发症的技巧
- 目的 通过规范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周边视网膜+睫状体冷凝手术操作,达到减少和消除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前瞻性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54例,进行全周边360视网膜冷凝+180睫状体冷凝。术前无需各种特殊要求。术中治...
- 黄爱国李玉军韩永杰
- 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评价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检查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8例68眼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进行手术冷凝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结果 出院治愈率为92.65%,随访0.5~2年的65例患者的视网膜均完全复住。与直接检眼镜下手术后80.5%的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目间接检眼镜具有较高的照明强度、较宽的立体视野和较高的清晰度,提高了裂孔的检出率和手术成功率。显示出较传统的直接检眼镜加三面镜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
- 陈玉枝崔龙江李玉军
- 关键词:双目间接检眼镜视网膜脱离手术冷凝复位
- 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技术及其效果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的要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玻璃体手术治疗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110例(110眼)的临床结果,对术中处理裂孔边缘粘连牵引、重水应用、气液交换吸出网膜下液、激光或冷凝封闭裂孔、惰性气体充填等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性研究。结果1.行施玻璃体手术后裂孔封闭视网膜脱离复位一次性成功者共93例(84.6%)。其中5例因裂孔封闭不全随即再次手术治愈。12例在随访中发现有新裂孔形成,视网膜再脱离,7例接受再次手术治愈。2例激光光凝治愈。2.术中42例用重水压平视网膜行裂孔边缘处膜切除,其中35例治愈(83.3%);68例直接行膜切除松解牵引灶,其中58例治愈(85.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x2=0.072P>0.05)。3.在裂孔处行气液交换内放液,其中47例全气液交换40例治愈(85.1%);63例行部分气液交换以裂孔贴附为准,其中53例治愈(84.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x2=0.13P>0.05)。4.气液交换后用激光封闭裂孔34例,其中24例治愈(70.58%),用巩膜外冷凝法76例,其中69例治愈(90.78%)。二者相比冷凝的效果好(x2=5.48P<0.05)。结论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手术重点在切除裂孔边缘粘连牵引,应用重水和气液交换以裂孔贴附为度。冷凝比激光封闭的效果要好。
- 郭浩轶郭希让李玉军李蕴随黄爱国赵朝霞
- 关键词:马蹄形裂孔玻璃体手术
- 芪明颗粒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行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特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32眼),2组均行巩膜外冷凝外加压扣带术,术后6~8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及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明颗粒,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6周后视力、视野光敏感度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结果 2组治疗6周后视力较治疗前提高,视野光敏度视野平均缺损值、黄斑中心凹及盘周神经纤维厚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可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水肿消退,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提高视功能。
- 郭浩轶李玉军董应丽郭希让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芪明颗粒
- 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在不同粘连牵拉状况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地研究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共 3 2 1例 (3 2 1眼 ) ,根据选用的术式分为巩膜外加压术和玻璃体手术两组 ,各组分别统计裂孔的大小、位置关系以及局部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牵拉的程度 ,并分别对两种术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性研究 ,分析上列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1)实施巩膜外加压手术 2 11例 ,其中 181例视网膜复位 ,成功率为 85 78% ;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110例 ,其中 93例视网膜复位 ,成功率为 84 60 %。 (2 )在巩膜外加压术中 ,裂孔的范围 >2PD、多个象限分布以及裂孔部位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牵拉张力大者 ,其成功率分别为 61 2 9%、 62 5 0 %和 5 8 62 % ;在玻璃体手术组中其成功率则分别为 82 81%、 86 67%和 90 2 %。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马蹄形裂孔部位视网膜玻璃体粘连牵拉张力大 ,裂孔位于多个象限 ,其大小超过 2PD者应选择玻璃体手术。
- 郭浩轶郭希让李玉军李蕴随黄爱国赵朝霞田清芬
- 关键词:裂孔巩膜玻璃体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
- 达那康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达那康 )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5 0例 ( 5 0眼 )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达那康用药组和对照组。应用视网膜电流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术后第 1、2、4和第 8周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改变。结果 视网膜脱离术前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性别和视网膜脱离病程均具有可比性。与术后第 1周的ERGb波相比较 ,用药组第 2周ERGb即有显著的改变 ,而对照组在第 8周ERGb波才有显著的改变。OCT检查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改变用药组在术后第 4周才有显著的改变 ,而对照组在术后第8周才有显著的改变。结论 达那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 赵朝霞李玉军郭希让田清芬李蕴随黄爱国
-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视网膜电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