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轶
- 作品数:56 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报告5例眼部非相关征象诱导颅内视路疾患被延误诊治的启示
- 郭浩轶李玉军李蕴随郭希让
- 监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餐后血糖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mopathy,DR)变在空腹血糖有效控制下,餐后血糖失控对视网膜病变进程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分析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选择Ⅱ型糖尿病实施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72例,连续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以其差值分级确认日间血糖波动度并统计分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对高波动度实施干预治疗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1)总体晨空腹血糖4.6-7.8mmol/L,餐后2h血糖8-21.5mmol/L,其中90%以上餐后血糖峰值〉11mmol/L。(2)日间血糖波动度,49.4%的病例波动度〉7mmol/L,其中21.5%〉10mmol/L。(3)增生性DR中60%的患者日间血糖波动度〉7mmol/L,较非增生性DR明显增多。(4)长期随诊显示严格调控餐后血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67.39%,而未调控组达标率仅为7.69%。结论餐后血糖失控易引发日间血糖高波动,昼间持续性高血糖状态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剧恶化的重要因素。
- 郭浩轶董应丽郭希让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神经纤维束损害随访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了解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神经纤维束损害的后期动态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确认实施神经保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96例(128只眼),经急性期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转入随访观察,每3-6个月随诊一次,一年后每年随诊一次,每次作眼底、视力、视野及视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OCT检查。对随诊检测数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作比较性研究。结果(1)全部病例均经6~12个月的随诊,达1-2年者72例,〉2—4年者47例,4年以上36例。(2)随诊期内原视神经萎缩及眼底情况无明显改变,有8例在之后另眼发生不同程度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7%)。(3)随诊期内在排除屈光及其他因素外,视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随诊期内视野损害的形态位置无明显变化,而视野敏感度有所下降。(5)随诊期内初次视盘区OCT检查与以后各次相比视盘周神经纤维的厚度有不同程度的变薄。(6)随诊期内接受神经保护治疗者盘周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及视野敏感度优于未接受治疗者。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后期神经纤维束仍处于缓慢受损状态,探讨受损机制,实施神经保护治疗的措施仍是必要的。
- 郭浩轶郭希让宋学英梁晓阳
-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纤维
-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研究进展
- 1999年
- 随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些癌基因如N-myc、C-myc、Bcl-2基因,抗癌基因如Rb基因、P53基因及P16基因均已证明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癌基因与抗癌基因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研究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郭浩轶
- 关键词:原癌基因抗癌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扩增
- 2型鱼雷样黄斑病变1例
- 2024年
- 患者,女,17岁,因“右眼视物模糊”在当地医院验光诊断后行眼底检查发现右眼眼底异常2个月,建议至上级医院就诊,于2023年8月6日就诊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既往体健,围产期状况良好,否认眼部外伤、手术及相关眼病家族史,无长期服用药物史。眼部查体:双眼视力1.0;右眼眼压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 mmHg。双眼眼睑组织及眼前节检查无异常。
- 蒋永强王莉红郭浩轶
- 关键词:眼底检查双眼视力眼部外伤眼前节黄斑病变MMHG
- 曲安奈德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观察一组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TA)协助辨别玻璃体后皮质和视网膜前膜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005年9月~2007年3月连续进行的一组病例共112例117眼,年龄
- 李玉军郭浩轶
-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黄斑裂孔高度近视曲安奈德
- 一种便于眼科手术用防哈气的面罩
- 一种便于眼科手术用防哈气的面罩,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防哈气方法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后的壳体,壳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束缚带,壳体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出气管,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表面分布且前后轴向的透气孔,壳体前方设有前后...
- 郭浩轶
-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和10例正常脉络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影响survivin表达的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结果Survivin在正常脉络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5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标本中,34例呈阳性表达(66.67%),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细胞类型、是否侵犯巩膜有关(P<0.05)。结论Survivin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呈阳性高表达,并与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有密切关系,提示survivin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吕霞郭浩轶郭希让孔令非刘正国魏秋彩
-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SURVIVIN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凋亡
- 视网膜下液载脂蛋白A-I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1999年
- 目的测定视网膜下液(SRF)载脂蛋白AI(aPoAI)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扩散法及酶法分别测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病人视网膜下液及血液中aPoAI,CH,TG。结果SRF中aPoAI含量与RD的范围密切相关,也与时间有关。SRF中aPoAI、CH、TG与血液中aPoAI、CH、TG含量不相关。结论aPoAI与孔源性RD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 郭慧丽郭浩轶李蕴随李蕴随
- 关键词:载脂蛋白A-I视网膜下液视网膜脱离
- 姐妹二人双眼脉络膜骨瘤临床观察报告
- 郭浩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