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LC法测定功能红曲中红曲可林K、红曲可林L和脱水红曲可林K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功能红曲中红曲可林K(monacolin K)、红曲可林L(monacolin L)和脱水红曲可林K(dehydromonacolin K)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78∶22);检测波长238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红曲可林K、红曲可林L和脱水红曲可林K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8~0.84、0.04~0.38、0.04~0.40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99.6%、99.3%,RSD分别为1.7%、1.5%、1.4%(n=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活、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功能红曲中红曲可林K、红曲可林L和脱水红曲可林K的测定。
- 李艳张现涛秦民坚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 银杏叶中一个新的萜内酯类成分(英文)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银杏(Ginkgo bilobaL.)叶中新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利用UV、IR、MS、1HNMR、13C NMR等色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银杏叶中分离鉴定出1个新化合物:1,7,10-三羟基-3,14-去氢银杏内酯(Ⅱ)和1个已知化合物:银杏内酯L(ginkgolide L)(Ⅰ)。结论:化合物Ⅱ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银杏内酯N(ginkgolideN);化合物Ⅰ的光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 张现涛李艳张雷红秦民坚
- 关键词:银杏银杏萜内酯化学成分新化合物
- 华东唐松草中两个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华东唐松草Thalictrum fortunei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华东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析,用UV、IR、MS、1D-和2D-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分别为华东唐松草苷I[thaliforoside I,(22S,24Z)-cycloart-24-en-3,β22,26-triol 26-O-β-D-glucopyr-anoside,Ⅰ]和华东唐松草苷J[thaliforoside J,3-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22S,24Z)-cy-cloart-24-en-3,β22,26-triol 26-O-β-D-glucopyranoside,Ⅱ]。结论化合物Ⅰ、Ⅱ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华东唐松草苷I和华东唐松草苷J。
- 张现涛李艳张雷红王英叶文才
- 关键词:毛茛科
- 华东唐松草的化学成分(英文)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对华东唐松草(Thalictrum fortunei)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别化学结构。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析,用UV、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O-甲基唐松草檗碱(O-methylthalicberine)(1),24S-lanost-9(11)-ene-3β,16β,24,25,30-pentaol(2),胆固醇(cholesterol)(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豆甾醇(stigmasterol)(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pin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蔗糖(sucrose)(9),邻二苯甲酸正丁酯(palatinolC)(10),对羟基正丁基酚醚(4-butyloxyphenol)(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张现涛张雷红王英李艳王玉生叶文才
- 关键词:毛莨科化学成分
- HPLC法同时测定脂必妥片中3种Monacolin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脂必妥片中洛伐他汀、莫纳可林L和脱水洛伐他汀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磷酸(78:2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 in-1,柱温:35℃,检测波长:238 nm。结果:洛伐他汀、莫纳可林L和脱水洛伐他汀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8~20.88μg.mL-1(r=0.9998)、0.50~3.96μg.mL-1(r=0.9999)和1.30~6.50μg.mL-1(r=0.9999);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8%,99.5%,100.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脂必妥片中洛伐他汀、莫纳可林L和脱水洛伐他汀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 李艳刘素娟张雷红王英张现涛叶文才
- 关键词:脂必妥片HPLC洛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