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梅

作品数:45 被引量:2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显微组织
  • 9篇力学性能
  • 9篇力学性
  • 8篇热轧
  • 8篇控轧
  • 7篇微合金
  • 7篇合金
  • 6篇微合金钢
  • 6篇控冷
  • 6篇控轧控冷
  • 6篇合金钢
  • 6篇钢板
  • 5篇多相钢
  • 5篇中厚钢板
  • 5篇韧性
  • 5篇铁素
  • 5篇铁素体
  • 5篇热轧多相钢
  • 5篇微合金化
  • 5篇金属

机构

  • 45篇东北大学
  • 5篇首钢集团
  • 3篇湖南华菱湘潭...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沈阳航空航天...
  • 2篇联合有限公司
  • 1篇山西工程职业...
  • 1篇龙岩学院
  • 1篇济南钢铁集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沈阳培新钢筋...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首钢中厚板轧...
  • 1篇本溪钢铁(集...
  • 1篇中石化石油机...

作者

  • 45篇李艳梅
  • 29篇朱伏先
  • 8篇郑东升
  • 5篇刘彦春
  • 4篇段争涛
  • 4篇王国栋
  • 3篇张慧云
  • 3篇宋峰雨
  • 3篇王平
  • 2篇邓想涛
  • 2篇王昭东
  • 2篇易敏
  • 2篇李中平
  • 2篇熊祥江
  • 2篇张明亚
  • 2篇周文浩
  • 1篇刘晶志
  • 1篇张苏渊
  • 1篇李小平
  • 1篇陈炳张

传媒

  • 10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轧钢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 4篇金属材料与冶...
  • 3篇钢铁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金属制品
  • 2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特殊钢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钢管
  • 1篇钢铁研究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第四届先进结...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Nb热轧多相钢板厚度方向显微组织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热轧实验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和化学成分对两种含Nb微合金化钢厚度方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样芯部到1/4厚度位置,再到表面层,铁素体晶粒和贝氏体束尺寸越来越小,相应位置处的铁素体量逐步增多,而M-A量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并在1/4厚度位置处达到了峰值。在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相近的情况下,在厚度方向同一位置处,Nb-Ti钢的铁素体晶粒、贝氏体束以及M-A组元尺寸更小,并且厚度方向不同位置处的组织差异较Nb钢小,对减小厚度效应更为有利。
郑东升朱伏先李艳梅薛文颖
关键词:控轧控冷厚度方向显微组织
中厚钢板分层缺陷的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51
2007年
为降低中厚钢板产生分层缺陷的几率、提高控轧控冷钢材的质量性能,对试验的中厚钢板进行无损探伤,依照探伤图谱选择分层缺陷严重的部位,用扫描电镜等对其金相组织、缺陷形态和微区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层部位的缺陷组织主要为沿轧向分布的铁素体带中条状或片状硫化物是中厚板分层产生的主要原因.当钢中的含硫质量分数降低到0.02%以下、硫化物临界尺寸小于5μm时,可有效防止分层缺陷产生.
李艳梅朱伏先崔凤平房轲
关键词:中厚板硫化物探伤
普通碳素钢板氢致冷弯裂纹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对某厂Q235B厚规格钢板冷弯试样表面出现裂纹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钢中存在粗大条片状复合夹杂物是冷弯开裂的"裂纹源",而诱发裂纹形成的原因是钢中含有过饱和的"内氢"。通过优化炼钢、连铸工艺以降低夹杂物含量;通过提高炉料干燥度并对铸坯进行落地堆冷及钢板轧后缓冷,可有效降低钢中的"内氢"含量,由此杜绝了裂纹的产生。
赵乾李艳梅王豹朱伏先
关键词:复合夹杂物
大热输入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药芯焊丝,配合不同母材进行276kJ/cm大线能量焊接实验,探讨了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不同母材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在大热输入焊接条件下,采用氧化物技术的大线能量用钢HAZ由于大量夹杂物的存在,抑制了奥氏体晶粒粗大,并在奥氏体晶粒内部形成了大量AF可抑制裂纹的扩展;Q235钢板形成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并在奥氏体晶界处出现板条状的魏氏组织,严重影响了HAZ的冲击韧性;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的熔合线部位的冲击韧性优于Q235焊接熔合线性能;母材对焊缝熔敷金属组织性能没有影响。
宋峰雨李艳梅王平朱伏先
关键词:大热输入焊缝金属针状铁素体韧性
空冷弛豫对铌微合金化热轧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热轧试验研究了轧后空冷弛豫时间对铌微合金化热轧TRIP中厚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RD分析了弛豫过程各组成相的尺寸、含量变化以及铁素体基体上的位错组态和微合金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采用820℃终轧并弛豫80~120 s后超快冷的工艺可以得到含有铁素体、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多相组织,弛豫时间显著影响铁素体晶粒尺寸、铁素体量以及铁素体基体上的位错密度和沉淀析出量。随着弛豫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降低趋势。空冷弛豫80 s时,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强塑积分别达到820 MPa,37.5%和30750 MPa.%的最大值。
郑东升朱伏先李艳梅张明亚
关键词:铌微合金钢热轧TRIP钢弛豫显微组织
控轧控冷对船舶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20年
对比研究了两种成分控轧控冷船舶用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2种钢控轧控冷后,组织均为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多边形铁素体及少量珠光体。控轧控冷引起的细小M-A岛复合强化、铁素体细晶强化作用提高了实验钢的强度、硬度及低温冲击韧性。2种实验钢在0°轧制方向上的冲击吸收功最大,分别达到了238.74 J和274.68 J,而在90°轧制方向上的冲击功最小,B钢高于A钢。镍量的增多能够提高实验钢的硬度、强度、塑性及低温冲击韧性。
李振华王灏旭李壮蔡一钦苗博闻宋殿福张利李艳梅
关键词:控轧控冷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含硼低碳贝氏体钢的TMCP工艺模拟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了一种Mn-Nb-B系低碳贝氏体钢,在MMS-300多功能热力模拟试验机上模拟不同的TMCP工艺制度,分析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及硬度,从而确定该试验钢最佳TMCP参数组合。变形量为15%、30%和50%时,试验钢相变组织均为单相粒状贝氏体。变形量为50%时,其显微组织均匀细小,硬度较高;变形温度为880、850、820、780℃时,试验钢相变组织都是以粒状贝氏体为主,变形温度较高时,组织较粗大。变形温度较低时,组织中铁素体较多,中间变形温度为850℃时,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粒状贝氏体,硬度较高;终冷温度为600、550、500、400℃时,相变组织都是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终冷温度越低,组织越细小,但在400℃出现板条贝氏体,在终冷温度为500℃时,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粒状贝氏体,硬度也较高。最终确定该试验钢最佳的TMCP工艺参数为:变形量50%、变形温度850℃、终冷温度500℃。
张慧云李艳梅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TMCP显微硬度显微组织
控轧控冷条件下Q345中厚板的生产工艺研究被引量:28
2005年
通过试验模拟和实机轧制试验,对传统Q345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应变累积效应和晶粒细化机制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厚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首钢中板厂3500mm机组的特点,确定出Q345中厚钢板的TMCP生产工艺。实践表明该工艺可使钢板的平均组织晶粒度达到10~12级,带状组织降至1.5级以下。
朱伏先李艳梅刘彦春张苏渊易敏刘晶志
关键词:Q345钢中厚钢板TMCP
铁路轨枕用PC钢筋的研究开发
2002年
针对PC钢筋在张拉状态下的蒸养过程中镦头掉头较为严重的现象 ,采用 43Si材料 ,对不同热处理制度的试样进行抗延迟断裂能力的试验 ,研究不同热处理制度对PC钢筋延迟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实验结果和相关理论 ,通过对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显著提高了PC钢筋的综合使用性能 ,使PC钢筋断头率小于 3%,优于同规格其它PC制品。
李艳梅朱伏先郭喜荣孟庆国
关键词:铁路轨枕
不同冷却方式下X80M管线钢的组织演变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当前开发高强韧性、低屈强比管线钢的需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4种不同冷却方式下X80M管线钢的组织性能演变。结果表明:轧后空冷钢板的屈强比较高,金相组织主要为PF+P,没有明显的亚结构,位错密度低,强度低,均匀伸长率好,但落锤性能差;轧后钢板弛豫至Ar3温度以下,水冷前会先析出一部分PF,快速冷却过程中富碳奥氏体在更低温下会发生贝氏体转变,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组织形貌由块状演化为条片状贝氏体,由PF+B的双相组织构成,存在较高密度的位错,具有较好的均匀伸长率与硬化指数,该工艺适合抗大变形管线钢的生产;轧后钢板直接快速冷却至Ms温度以下,钢板强度高韧性好,但均匀伸长率与硬化指数下降,金相组织为典型AF+MA,该工艺适合常规高钢级管线钢的生产。
蔡绪明李艳梅李中平周文浩陈炼熊祥江
关键词:冷却方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