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非

作品数:585 被引量:4,009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2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9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51篇胰腺
  • 173篇胰腺炎
  • 171篇腺炎
  • 115篇急性胰腺炎
  • 93篇细胞
  • 88篇手术
  • 76篇肿瘤
  • 67篇重症
  • 60篇腹腔
  • 57篇外科
  • 54篇坏死
  • 51篇重症急性
  • 51篇腺癌
  • 47篇重症急性胰腺
  • 47篇重症急性胰腺...
  • 47篇腹腔镜
  • 44篇切除
  • 35篇术后
  • 34篇并发
  • 31篇肠癌

机构

  • 55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2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北京市肛肠医...
  • 6篇北京市第六医...
  • 5篇中华医学会
  • 5篇北京市中关村...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丰台医院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医院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581篇李非
  • 188篇孙家邦
  • 122篇曹锋
  • 73篇孙海晨
  • 63篇刘东斌
  • 63篇郑亚民
  • 61篇刘爽
  • 60篇李嘉
  • 58篇王悦华
  • 57篇陈宏
  • 57篇方育
  • 51篇崔叶青
  • 48篇贾建国
  • 43篇刘殿刚
  • 43篇张淑文
  • 40篇王亚军
  • 40篇李昂
  • 37篇王晓辉
  • 37篇刘大川
  • 35篇李昂

传媒

  • 60篇中华肝胆外科...
  • 4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4篇中国普外基础...
  • 3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4篇中华外科杂志
  • 2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8篇中国现代普通...
  • 17篇临床外科杂志
  • 16篇国际外科学杂...
  • 10篇实用医学杂志
  • 9篇中国医药导报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国医刊
  • 8篇腹腔镜外科杂...
  • 6篇中国综合临床
  • 6篇中国普通外科...
  • 6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腹部外科

年份

  • 15篇2023
  • 17篇2022
  • 32篇2021
  • 16篇2020
  • 16篇2019
  • 29篇2018
  • 35篇2017
  • 10篇2016
  • 21篇2015
  • 17篇2014
  • 37篇2013
  • 34篇2012
  • 39篇2011
  • 17篇2010
  • 27篇2009
  • 24篇2008
  • 24篇2007
  • 32篇2006
  • 29篇2005
  • 21篇2004
5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性肝癌。近年,射频消融治疗在临床开展逐渐增多,本文拟就其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方面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曹锋王悦华李非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
长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胰腺急慢性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究长期高脂饮食诱导胰腺急慢性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2,4,6,10,18周高脂饮食大鼠模型,HE和天狼猩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检测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结蛋白(desrn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结果长期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胰腺早期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局部腺泡萎缩,胰腺纤维化。胰腺组织中FFA和MDA含量增加,TGF-β1和PDGFR—β表达增加,并且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PSC))数量增加,纤维化区域α-SMA阳性染色的星状细胞数量增加。结论胰腺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和脂质过氧化产物浓度增高在长期高脂饮食诱导的胰腺急性损伤和慢性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小丽李非崔叶青
关键词:胰腺损伤脂质过氧化反应胰腺星状细胞
乌司他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70—2010年)、PubMed(1966—2010年)、EM-BASE(1966—2010年)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查找乌司他丁预防PEP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4.2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有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096例患者被纳入分析。乌司他丁组与安慰剂组比较,两组PEP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4,OR=0.55,95%CI[0.30,0.98]),两组ERCP术后高淀粉血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OR=0.48,95%CI[0.34,0.66]);乌司他丁组与加贝酯组比较,两组PEP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52,OR=1.57,95%CI[0.39,6.24]),两组ERCP术后高淀粉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3,OR=1.85,95%CI[0.83,4.13])。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预防PEP的发生,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需剂量充足(≥15万U);乌司他丁与加贝酯比较,两者预防效果相同。
张骏李非
关键词:胰腺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乌司他丁META分析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呼吸道症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本组研究通过12mo的随访观察,对内镜下射频技术(radiofrequency,RF)治疗GERD引起的呼吸道症状的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2010-09~2016-08期间,接受射频治疗的1084例胃食管反流同时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如气喘,慢性咳嗽)的病人进行12mo的随访,观察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2mo时的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Refle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1 s用力呼气流量,完成对治疗前后呼吸系统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的评估(评分分级0~5分)。结果:射频治疗后病人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明显减轻,术后12mo,所有呼吸系统症状积分也均显著下降。烧心积分从5.17±1.62下降至1.73±0.89;反流积分从5.46±1.35下降至1.81±0.92;咳嗽积分从6.39±1.42下降至2.63±1.41;喘息积分从8.06±1.79下降至3.42±1.74,声音嘶哑积分从5.62±1.93下降至2.09±0.89(P<0.01)。66例(6.1%)病人术后复发,其中54例再次接受内镜射频治疗,8例接受胃底折叠术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病例。轻微并发症包括:一过性胸骨后不适或疼痛(n=178;22.7%),低热(n=119;15.2%),一过性恶心或呕吐(n=164,20.4%)及一过性吞咽困难(n=92,8.5%)。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技术是改善GERD病人呼吸道症状的有效手段,该项技术微创、安全、副作用轻微,易于应用于临床并被病人接受。
高翔胡志伟吴继敏刘殿刚张超李昂李非汪忠镐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哮喘射频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经验被引量:8
2003年
为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探讨其防治的策略,回顾性分析85例SAP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合并真菌感染,42例为单纯细菌感染。研究发现2组的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真菌感染组较细菌感染组APACHE Ⅱ评分及CT分级高,发生菌群紊乱、腹压增高及器官障碍的概率高、手术次数多,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真菌组的病死率约是细菌组的2倍多(44.19%比21.43%)。结果提示:合并真菌感染病死率明显增高;APACHE Ⅱ评分、CT分级、菌群紊乱、腹压增高、手术次数是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当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意识改变及大出血时应怀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防治真菌感染。
卫文栋孙家邦李非朱斌陈宏贾建国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症深部真菌感染预后
结直肠手术后早期进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07年11月间行开腹结直肠切除术后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试验组)与常规进食组(对照组)。观察术后恢复过程、胃肠道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连续性变量以x±s表示,统计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分类变量以发生率的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症等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与腹腔脓肿。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1.9±0.6)较对照组(2.8±0.9)早(P〈0.01);术后静脉输液时间(3.8±0.9)亦较对照组(4.8±1.2)短(P〈0.01)。试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9.0±3.2)较对照组(10.0±3.3)短(P=0.27),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27%与44%(P=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31%与20%(P=0.3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例患者因恶心、呕吐,或再次手术重新留置胃肠减压。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术后发热。结论结直肠术后早期进食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促进术后恢复。
王会元方育朱研陈宏杨磊刘大川李非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进食结直肠外科手术
胰腺假性囊肿诊治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胰腺假性囊肿多在急慢性胰腺炎及胰腺创伤后发生,是最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超声、超声内镜、CT及MRI等是有价值的检查,内窥镜已成为胰腺假性囊肿的一线治疗手段,内科保守治疗、经皮置管引流及外科手术是必要补充。
曹锋李非
关键词:假性囊肿胰腺
肿瘤免疫营养指标对预测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肿瘤免疫营养指标预测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计算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PLR)、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比(LMR)、预后营养指数(PNI)、老年营养风险评分(GNIR)和控制营养状况评分(COUN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种指标对胰腺癌根治性切除的预测价值。结果55例胰腺癌患者中,22例接受了根治性手术,33例未接受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手术组与非根治性手术组患者的性别、BMI、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胆固醇水平和肿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年龄、淋巴细胞计数、CEA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NLR、PLR、LMR、PNI和GNIR预测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OUNT、CEA和CA19-9的AUC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COUNT、CEA水平和CA19-9水平的AUC值分别为0.700、0.705和0.739,最佳临界点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59.09%、80.00%和100%,特异度分别为87.88%、66.67%和42.42%。COUNT的特异度比较高,而灵敏度差;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水平和CA19-9水平的灵敏度比较高,但特异度差。结论COUNT可以作为预测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一项临床参考指标。COUNT、CEA及CA19-9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临床更好地判断胰腺癌的手术指征。
张雁李非方育李昂李嘉曹锋王晓辉刘殿刚
关键词:胰腺癌手术
早期肠屏障功能保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重要性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56例SAP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肠屏障保护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Marshall评分、CT严重指数(CTSI)、胃肠功能评分、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DAO)、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腺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住院病死率。结果治疗后第7天,B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尿L/M比值、血浆内毒素和DAO、血清CRP和TNF-α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内,两组患者CT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胰腺感染和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能明显减轻SAP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胰腺感染和MODS发生率,从而改善其预后。
刁永鹏陈宏李非杨磊刘大川朱研许庆
关键词:胰腺炎肠屏障预后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检索1975至2010年5月公开发表的所有有关急性胰腺炎与预防性抗生素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依照入选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取所需数据,应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预防性抗生素组与安慰剂组相比,不能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胰腺(或胰周)感染率(OR=0.67,95%CI:0.43~1.02,P=0.06)、手术率(OR=0.90,95%CI:0.60~1.36,P=0.63)和病死率(OR=0.69,95%CI:0.41~1.15,P=0.16)。结论预防性抗生素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张第曹锋李非孙家邦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抗生素META分析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