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病理
  • 2篇病理特征
  • 1篇血管
  • 1篇原发性
  • 1篇脂肪肉瘤
  • 1篇脂膜炎
  • 1篇肉瘤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性
  • 1篇乳腺疾病
  • 1篇乳腺原发性
  • 1篇膜炎
  • 1篇分化
  • 1篇高分化
  • 1篇高分化脂肪肉...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杜睿
  • 2篇祁晓莉
  • 1篇宋春青
  • 1篇王春艳
  • 1篇张轶华
  • 1篇刘红波
  • 1篇任平
  • 1篇霍艳丽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乳腺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GAP)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58岁女性乳腺GA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左乳腺肿物,位于皮下、深达乳腺组织,边界不规则,直径2 cm,结节状;非坏死、干酪样肉芽肿病变;内见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属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类型,没有星状体;局灶脂肪坏死,有泡沫细胞及吞噬细胞浸润;小血管呈袖套状,管壁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主要为T淋巴细胞。脂肪坏死内残存厚壁血管,SMA染色血管壁不完整,乳腺导管和小叶未受累及。结论 GAP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良性肉芽肿性病变,临床表现及影学检查酷似癌,确诊主要靠术后病理诊断,同时要与乳腺其他自身免疫和特殊感染性疾病及癌引起的肉芽肿性炎区别,以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祁晓莉王春艳张轶华杜睿
关键词:乳腺疾病脂膜炎
乳腺原发性高分化脂肪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2014年
目的讨论乳腺原发性高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分析1例46岁女性乳腺原发性高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并文献复习。结果右乳肿物位于外上象限,直径3 cm,质硬,无触痛,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大体见肿物类圆形,切面灰黄色、分叶状,未见明显包膜,质脆;镜下脂肪母细胞多见,胞质可见单个或多个脂肪空泡,细胞核可见空泡压迹,见残存乳腺导管及小叶。免疫组化示S-100、MDM2、Ki-67和vimentin均(+),NF、ALK、SMA和desmin均(-)。结论乳腺原发性高分化脂肪肉瘤相当少见,临床与良性病变易混淆;细针穿刺时会误诊为良性;影像学与脂肪瘤难鉴别。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特别要注意与一些乳腺良性病变的鉴别,以免误诊。手术方式与分化程度有关。
任平宋春青杜睿刘红波霍艳丽祁晓莉
关键词:脂肪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乳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