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 作品数:2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从环己醇精馏塔釜液中回收环己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环己醇精馏塔釜液中回收环己醇的方法,属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双塔模式下以水为萃取剂从环己醇精馏塔釜液中回收环己醇,釜液首先泵入第一精馏塔对环己醇精馏塔釜液进行减压精馏,而后其釜液泵入第二精馏塔以水作萃取...
- 任保增李涛杨涛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输送管道安全监控的防护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输送管道安全监控的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机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摄像头放置于防护机构中的固定框内,再通过将与墙体连接处从开口伸出,再通过固定机构中的螺母和通孔将固定机构固定到墙...
- 杨涛张伍月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水权交易流动性资源智能调度的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权交易流动性资源智能调度的取样装置,包括集液瓶,集液瓶的上端外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环,两个挡环之间的集液瓶上安装有卡套,卡套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套,安装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安装套远...
- 张伍月杨涛
- 文献传递
- ND--Fx的制备及其体外抗Hela细胞的研究
- 纳米金刚石(Nanodiamond,NDs)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丰富可调的表面基团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电子器件、发光材料、复合材料、催化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将其作为构建纳米载药系统的载体...
- 杨涛
- 关键词:纳米金刚石表面改性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基于二维Bi2O2Se的光电探测器
- 2004年,石墨烯(Graphene)的出现为材料科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二维材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材料科学领域认为二维材料不能稳定存在的认知。并且二维材料高载流子迁移率、随层数可调禁带宽度、超薄的厚度、超高的机械柔性等...
- 杨涛
- 关键词:光电探测器真空蒸镀电子性能
- 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吸水室长度优化研究
- 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是火/核电厂循环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的合理性关系到电站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吸水室作为进水流道内连接前池和循环水泵的重要结构,其作用是平稳过渡前池水流,为水泵叶轮室提供平顺、均匀的进流条件。较...
- 杨涛
- 关键词:电厂循环水泵房进水流道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 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情较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疾...
- 杨涛
- 关键词:胰腺炎益生菌制剂早期肠内营养临床疗效
- 数字孪生驱动的高保真水工闸门剩余寿命预测
- 2024年
- 针对水工钢闸门这种长寿命金属结构寿命预测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方法,获取闸门的全寿命周期数据,以达到剩余寿命预测的目的。首先利用有限元模型建立水工闸门的数字孪生体,并通过监测系统实时获取弧形钢闸门的静动力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以振动频率和结构应力作为响应,基于贝叶斯理论对闸门进行实时不确定性模型修正,最后利用修正的高保真模型获取闸门全寿命周期数据集,对闸门进行剩余寿命预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参数对应响应与实际响应偏差相比于仿真初始值更小,且剩余寿命预测结果与真实剩余寿命预测结果相似,在真实寿命预测的95%置信区间内,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熊景然张钰奇朱潇张岩杨涛杨涛
- 关键词:弧形闸门贝叶斯理论剩余寿命预测
- 高导热金刚石/铜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性能影响因素、界面结合改善方法被引量:6
- 2018年
-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第二代热沉材料如钨/铜封装材料、钼/铜封装材料、碳化硅/铝封装材料等已不能满足该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金刚石的热导率为2 300 W/(m·K),是已知热导率最高的物质;铜的热导率为401 W/(m·K),在众多金属中仅次于Ag。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点:(1)热导率高、强度大;(2)热膨胀系数能够通过改变金刚石与铜的体积分数加以调控,以实现与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匹配;(3)具有比金刚石/银复合材料更低的成本以及比金刚石/铝、钨/铜、钼/铜等材料更高的热导率。因此,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电子封装候选材料。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多种多样,其中粉末冶金、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液相渗透是最适合该复合材料特性也是研究最广泛的技术。液相渗透法又分为无压熔渗法和压力辅助熔渗法,与粉末冶金法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相比,该法成本低、操作性强,成为近年研究的重点方向。目前,国际上已制备出热导率高达900 W/(m·K)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另一方面,金刚石与铜界面润湿度较差,导致复合材料致密度不高且热导率不易提升。解决金刚石与铜界面润湿度较差的问题成为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关键,也促使国内外研究者不断尝试在制备工艺环节引入改进措施。目前已探索出两种较为可行的方法:(1)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添加少量B、Cr等活性元素,使这些活性元素与铜形成合金;(2)在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之前,采用化学镀、扩散烧结、盐浴、磁控溅射等手段预先在金刚石表面包覆一层均匀的碳化物。本文总结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主流制备技术,论述了影响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及热导率的主要因素。文章还介绍了改善金刚石与铜的界面润湿度的方法,最后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发�
- 赵龙宋平新张迎九杨涛
- 关键词: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电子封装
- MCM-41/希夫碱钴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烯制备环己烯酮的研究
- 针对分子氧氧化环己烯制备环己烯酮的催化反应体系,以Co(Ⅱ)为活性中心,3,5-二氯水杨醛与邻苯二胺为配体,胺化的MCM-41型介孔分子筛为载体,采用化学键联法制备出一种固载型希夫碱催化剂。进而考察了该催化剂对分子氧氧化...
- 李珊杨涛王学猛郭伟民蒋登高刘士琪
- 关键词:分子氧环己烯环己烯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