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黎黎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超未成熟儿高酪氨酸血症I型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患儿 男.出生后1h+.因“胎龄26周,生后1+h”入院。患儿为第3胎第1产孕26周臀位助产娩出,出生体重986g。无早破水,羊水清,胎盘、脐带正常。无宫内窘迫史,有产后窒息抢救史,经复苏处理,于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下转入NICU。其母自然流产1次。
- 谭小华崔其亮莫镜李颖林黎黎
- 关键词:酪氨酸血症超未成熟儿臀位助产宫内窘迫NICU正压通气
- 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血清CK-MB异常的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清CK-MB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血清CK-MB异常的新生儿80例分为4组:大、小剂量左卡尼汀组分别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5、0.1 g/(kg.d)静脉滴注;左卡尼汀联合果糖治疗组(复合药物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 g/(kg.d)静脉滴注及果糖二磷酸钠0.16 g/(kg.d)静脉注射;果糖组予果糖二磷酸钠0.16 g/(kg.d)静脉注射,均1次/d。选取血清CK-MB水平正常的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予一般支持对症治疗。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所有新生儿自出生后即进入观察阶段。观察出生后第1、3及7天血清CK-MB的变化。结果 (1)各组7 d内的血清CK-MB稳定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1,P<0.05);各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7,P>0.05)。(2)出生后第3天,各组血清CK-MB水平较第1天均有下降,各组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生后第7天,各组均有部分新生儿的血清CK-MB值较第3天上升,各组上升例数占本组总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小剂量左卡尼汀组25%,大剂量左卡尼汀组15%,果糖组55%,复合药物组15%,对照组15%。(4)出生后第7天各组血清CK-MB较第3天下降的百分比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出生后第7天各组患儿血清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卡尼汀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异常的血清CK-MB水平,且作用较应用果糖明显。
- 李颖崔其亮谭小华张慧林黎黎
- 关键词:左卡尼汀心肌损害新生儿
- 对采用高级仿真系统“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复苏失败原因的探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采用高级仿真系统(ECS)教学中复苏失败的因素,提出"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的改进方法,从而提出"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的相应对策。充分运用ECS的优势,设计具体到个人的具体的角色和目标的培训课程,关注在组织和交流方面的引导以及团队合作的培训是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教学质量的关键。
- 谭小华崔其亮钟鑫琪林黎黎
- 关键词:医学教育新生儿窒息
-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研究
- 崔其亮吴本清陈丽萍陈红武李于凡林真珠焦培艳谢亦农黄为民谭小华林黎黎吴俊林冰清张慧林苑清何景然谭薇胡结明陈玉青熊艳红
-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静脉置管技术。该项目通过对其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的多中心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临床应用及教学资料,并推动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其成为NICU的常规应用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技术
-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
总结、探讨新生儿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时穿刺血管的选择和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堵塞的危险因素,为PICC在新生儿的正确使用及防治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深圳...
- 林黎黎
-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导管异位导管堵塞
- 文献传递
- 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缺氧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缺氧状态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内钙离子(Ca2+)浓度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HPMVEC常规培养,按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5个缺氧培养组(1h hyp组、2h hyp组、4h hyp组、6h hyp组和8h hyp组)以及1个对照组(0h con组)共6个组,每组设8个复孔,应用LSCM技术测定缺氧后HPMVEC内Ca2+浓度水平及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LSCM技术显示HPMVEC内Ca2+的荧光强度1h hyp组与0h con组比较、2h hyp组与1h hyp组比较、4h hyp组与2h hyp组比较、6h hyp组与4h hyp组比较、8h hyp组与6h hy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2+荧光强度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r=0.969,P<0.01)。结论:HPMVEC内Ca2+浓度随缺氧时间增长而增高;LSCM在动态检测缺氧状态下HPMVEC内的Ca2+浓度变化中具有明显优势。
- 莫镜崔其亮张费通林黎黎李颖廖嘉仪
-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缺氧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钙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