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渔村
- 作品数:30 被引量:7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测试报告被引量:211
- 1994年
- 本文首次在大陆选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北京市普通小学1994名学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此量表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为0.47-0.73,分半信度0.68~0.77,同质信度0.44-0.63,P<0.01)。量表结构效度及因子分析所得因子与单项目有较好的相关(0.49~0.94)证明该量表有较好的效度。
- 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沈渔村
- 关键词:儿童感觉统合信度
- 学习困难及多动症儿童定量脑电研究被引量:13
- 1992年
- 本文对34名学习困难儿童,32名多动症儿童的脑电进行定量分析,并与26名学习优秀儿童比较,发现前两组儿童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后组,既往有害因素与脑电图异常有显著关系。正常对照组额区δ、θ功率明显低于学习困难及多动症组,枕区各频段脑电功率则高于这两组,提示学习困难组及多动症组儿童的障碍有生物学基础,另外还发现母孕期及婴幼儿期各种有害因素对儿童脑电的发育亦有显著影响。
- 张小雷王玉凤侯沂刘向沈渔村
- 关键词:多动症脑电图儿童
- 家庭社会防治与精神病人的社会康复被引量:47
- 1990年
- “家庭社会防治”是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新形式。其含义是指精神病人在家庭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有利因素,促使病情好转、社会适应和康复。其特点是重视和强调精神病人的早期社会康复。本研究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寻找适合于农村的精神疾病防治途径,探索家庭治疗精神疾病在农村是否可行。
- 沈渔村张维熙陈昌惠
- 关键词:精神病社会康复
- 全文增补中
- 原因不明的胸痛(续)被引量:2
- 1999年
- 第二部分:研究方向目前对原因不明胸痛的理论研究主要有躯体医学(心血管、食道)、疼痛学和精神医学三个方面。研究的侧重各有不同,躯体医学偏重于澄清是生理改变还是病理生理改变,疼痛学重视疼痛生理或病生理的具体机制,而精神科和心理学研究则着重考查病人在主观感...
- 胜利沈渔村方耀奇蒋宝琦
- 关键词:胸痛疼痛学
- 抑郁症与心脏疾病──附抑郁症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一例报告被引量:6
- 1996年
- 于欣田运华沈渔村
-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抗抑郁剂心率变异度ECT治疗
- 老年期妄想状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对一组老年期精神病人进行了回顾性临床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在老年期妄想状态的病人中,器质性精神病占31%,且比例随年龄的上升而明显上升。在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中,以精神分裂症最为常见,其次为偏执性精神病和心因性疾病。两者在症状、体症及治疗等方面存在差异。
- 于欣许滨田运华沈渔村
- 关键词:老年期精神分裂症
- 词意分类与精神分裂症的事件相关电位
- 1993年
- 对1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事件相关电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N_(400)潜伏期较正常对照明显延长,波幅降低,这种差异在额区尤为突出。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语言发生机制及信息处理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 张小雷侯沂任岩马弘杨旭东MariaA.Bobes沈渔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
- 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特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9
- 1999年
-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符合ICD-10躯体形式障碍的比率及其临床症状特点。方法:采用躯体形式障碍筛选表和躯体形式障碍评定表检查内科和神经科门诊病人。结果:共筛查了3346位综合医院的门诊病人,ICD-10躯体形式障碍的估计比率为182%。躯体形式障碍各亚型之间重叠较多。135例患者在过去一年平均就医131次;经过治疗60%的自感无变化或恶化。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中以“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信任”最为突出。结论:躯体形式障碍在综合医院内科、神经科门诊有较高的比率。其就医次数较多而治疗效果较差。
- 孟凡强崔玉华沈渔村林凯侯冬芬戚元丽金太光孙春云唐亮程卫国
-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ICD-10
- 《修订后阅读测验》的测试报告被引量:11
- 1997年
- 本研究采用《徐氏阅读测验》方法,并根据中国大陆教学水平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测验方法对320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测验有较好的信度(评定者间项目评分一致率为100%;分半信度0.514-0.66,P<0.001;重测信度0.612-0.789,P<0.05)。同时能有效区分不同阅读层次,表明有较好的效度。
- 刘靖王玉凤沈渔村顾伯美
- 关键词:儿童信度
- 老年期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被引量:33
- 1997年
- 采用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筛选符合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45例,根据病例记录归纳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通过门诊随访了解病人的转归。结果表明,老年期情感障碍中以抑郁症最为多见;躁狂症及躁狂抑郁症中男性患者居多;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其发病、预后都有重要影响;老年抑郁症预后与维持治疗相关。
- 于欣许滨田运华沈渔村
- 关键词:随访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