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志坚

作品数:78 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手术
  • 13篇肿瘤
  • 13篇麻醉
  • 12篇术后
  • 12篇肝癌
  • 11篇切除
  • 10篇单肺
  • 10篇单肺通气
  • 10篇肺通气
  • 8篇静脉
  • 7篇腹腔
  • 6篇气管
  • 6篇肺损伤
  • 6篇腹腔镜
  • 6篇肝静脉
  • 6篇插管
  • 5篇直肠
  • 5篇气管插管
  • 5篇结直肠
  • 5篇静脉损伤

机构

  • 31篇东莞市人民医...
  • 2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广州军区武汉...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8篇游志坚
  • 24篇王在国
  • 19篇胡夏荣
  • 14篇叶振伟
  • 14篇何润沛
  • 13篇林志强
  • 11篇黄石川
  • 11篇姚尚龙
  • 11篇郑惊雷
  • 10篇俞武生
  • 7篇陈利民
  • 7篇郑镇伟
  • 5篇何广宁
  • 5篇王彤
  • 5篇梁子君
  • 5篇陈刘镇
  • 4篇沈七襄
  • 4篇刘宇虎
  • 4篇程明华
  • 4篇徐红霞

传媒

  • 5篇华中医学杂志
  • 5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四川肿瘤防治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2016中国...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9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中核因子κB的作用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各6只。双肺通气组(TLV组):双肺通气3 h;单肺通气组(OLV组):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行右侧单肺通气2 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1 h。开胸取肺组织,其中OLV组左右肺分开处理,记为OLVL和OLVR。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各组肺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活性,Western blot法测肺组织抑制蛋白(IκB-α)含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同时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TLV组比较,OLV组的OLVL和OLVR的湿/干重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同时OLVL湿/干重比又明显高于OLVR(P<0.01)。OLVL和OLVR的NF-κB活性均增高(P<0.01);两侧肺比较,OLVL高于OLVR(P<0.01)。IκB-α的含量OLVL和OLVR与TLV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且OLVL低于OLVR(P<0.01)。OLVL和OLVR中TNF-α和ICAM-1 mRNA的表达均高于TLV组(P<0.01),且OLVL高于OLVR(P<0.05)。结论NF-κB可能在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游志坚姚尚龙周子超袁茵
关键词:单肺通气肺损伤核因子-ΚB
插管全麻联合局麻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在插管全麻后使用1%丁卡因表麻及1%利多卡因粘膜下浸润麻醉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麻醉管理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50例ASAⅠ-Ⅱ慢性鼻窦炎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局麻联合全麻组(C组)与单纯全麻组(S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进行手术。而C组在手术开始前以及手术将结束时予以1%丁卡因20ml湿润棉片行鼻道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2ml粘膜下浸润麻醉。S组不给予任何局麻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术中30min(T2)、手术结束(T3)、麻醉清醒拔管后5min(T4)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硝酸甘油用量,复苏时间及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C组患者T1~T4时点的心率、血压与S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麻醉剂用量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0.05)。C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且清醒后镇痛效果较好,较少出现躁动(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的基础上应用丁卡因表麻及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有效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提高苏醒期舒适度,具有良好的麻醉可控性。
许华强游志坚
关键词:表面麻醉浸润麻醉术后镇痛全麻
单肺通气吸入不同氧分量对兔肺组织NF—κB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qung ventilation,OLV)时吸入不同氧分量对兔肺组织核因子水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影响。方法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各6只,其中,A组:吸入氧分量(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为1.0;B组:FiO2为0.6。两组均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行OLV2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two-lung ventilation,TLV)1h。在OLV前、OLV后30min和恢复TLV30min3个时点测动脉血氧合指数。开胸取肺组织,左、右肺分开取材,并标记为:A组左肺(AL)、A组右右肺(AR)、B组左肺(BL)、B组右肺(BR)。采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NF-κB活性及含量,同时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恢复TLV30min后,氧合指数B组大于300,A组小于300。W/D示BL较AL低(P〈0.01)。病理学检查显示BL病理改变较AL轻微。免疫组化示AL的NF-κB明显高于AR和BL(P〈0.01)。Western blot和EMSA表明与A组比较,B组两侧肺组织NF-κB均增高(P〈0.01)。结论单肺通气时吸入60%氧气能减少NF-κB的活化,降低肺损伤的程度。
游志坚徐红霞彭浩炎尚游程明华姚尚龙
关键词:单肺通气核因子-ΚB
一期结直肠癌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
2006年
目的:探讨一期结直肠癌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术前确诊为结直肠癌,经CT和B超发现肝脏有转移病灶的患者,在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同时在手术中一期完成B超或腹腔镜下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结果:5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9个月,其中1例病灶较大(直径6cm)者在术后 12个月死于肺转移及全身衰竭,另外4例术后已经分别生存3个月、6个月、22个月、25个月。结论:一期结直肠癌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具有疗效满意、方法安全、创伤小及痛苦小、避免二次剖腹手术等优点。
黄石川游志坚王彤刘树佳胡夏荣何广宁王在国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癌手术切除射频消融
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择期手术患者70例,年龄32~85岁,ASAⅠ级,在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开腹组(n=32)和腹腔镜组(n=38)。均采用气...
李集源游志坚苏柏勤洪璞蒋珊
关键词:手术方式术后认知功能PETCO2
文献传递
鞘内注射美洛昔康对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内GAP-43和NGF表达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美洛昔康(Mel)对CCI模型疼痛治疗效果和背根神经节(DRG)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C)组不做处理,CCI组不予注药,生理盐水(NS)治疗组予注射生理盐水,美洛昔康治疗(Mel)组予注射不同剂量美洛昔康(Mel组100μg,qd、Mel2组200μg,qd、Mel3组100μg,bid、Mel4组200μg,bid);每(亚)组均为5只大鼠。35只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测试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术后7d取材大鼠DRG,检测其GAP-43、NGF表达水平。结果MWT、TWL方面CCI组、NS组和Mel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美洛昔康组比CCI、NS组下降幅度小(P<0.05),且剂量越大MWT、TWL下降幅度越小(P<0.05)。GAP-43、NGF表达方面CCI组、NS组>Mel组>C组(P<0.05),且美洛昔康剂量越大,表达越少。结论鞘内注射美洛昔康能明显减轻大鼠CCI模型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并降低DRG内GAP-43、NGF的表达水平。
宁猛郑镇伟蒋珊游志坚
关键词:神经性疼痛鞘内给药环氧化酶抑制剂生长相关蛋白-43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对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血清抗IFITM1的抗体反应以及对临床诊断结直肠癌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FITM1基因mRNA在正常大肠粘膜、结直肠癌组织、大肠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IFITM1的抗体反应。分析有IFITM1基因表达癌肿的病理特点。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FITM1基因mRNA表达率为47.4%(18/38),显著高于大肠腺瘤性息肉的15%(3/20)和胃癌组织的4.8%(1/21)(P<0.05),而正常大肠粘膜、大肠炎性息肉、食管癌和肝癌组织均无表达。结直肠癌组织IFITM1基因mRNA呈强表达,其表达水平(0.8048±0.2273)显著高于大肠腺瘤性息肉(0.4447±0.0989)(P<0.001)。结直肠癌血清相应的抗体反应率为36.8%(14/38),明显高于胃癌的9.5%(2/21)(P<0.05),而在食管癌、肝癌、大肠炎性息肉和大肠腺瘤性息肉以及健康人血清则未检测出相应的抗体反应。有IFITM1基因表达的结直肠癌多数直径大于5cm,侵及浆膜,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多属DukesC期和D期,以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IFITM1基因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临床诊断结直肠癌的一个良好标志物。
刘宇虎柳娟郭健游志坚王在国钟东杨兴龙张振书肖冰郭文英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表达抗体反应
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肝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行肝癌切除患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将患者分为两组(快速康复外科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各4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监测指标,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体重、上臂围(AC)和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术前术后肝酶学和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等营养代谢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再入院率、病死率,统计白蛋白总使用量、平均营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组术后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耐受半流时间均较传统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也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两组之间感染性并发症和总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白蛋白用量相当,但快速康复外科组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在肝癌围手术期安全、有效。
郑惊雷王在国游志坚李绍强赖佳明彭宝岗林志强陈刘镇李庆贤梁力建
关键词:肝癌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肠内营养住院时间
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70例,年龄32~85岁,ASA Ⅰ~Ⅲ级,在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开腹组(n=32)和腹腔镜组(n=38)...
李集源游志坚苏柏勤洪璞蒋珊
关键词:手术方式术后认知功能PETCO2
中晚期大肠癌综合治疗的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5 2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 ,手术 2 5例 ,其中13例C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 ,7例D期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术 ,5例直肠癌患者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用LF + / -L -OHP方案辅助化疗。 3 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给予LV5FU2 +L -OHP方案化疗。 7例患者给予局部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 0 5~ 1 5年 ,13例C期术后加化疗的患者有 3例于 1年后出现远处转移 ,其余 10例未见复发。 3 9例晚期患者 17例可评价 ,CR 1例 ,PR 7例 ,NC 6例 ,PD 3例。结论 辅助化疗可改善生存率 ,对晚期患者通过化疗放疗达到姑息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合理应用化疗、放疗。
黄石川王彤莫汉文黄荣和游志坚
关键词:大肠癌外科治疗化疗手术方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