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
- 作品数:12 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升结肠ALK、ROS1基因未重排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 2024年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间叶性肿瘤,常伴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1]。IMT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全身任何部位都可受累,肺脏起源IMT最为常见,腹腔、腹膜后腔、四肢等器官也常受累,但升结肠起源IMT极为罕见。作为交界性肿瘤,IMT容易复发,但少见远处转移[2]。
- 邓成伍陈敏学魏秋亚张栋岩王云鹏王品樊勇王琛
- 关键词:升结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一种用于普外科伤口柔式清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普外科伤口柔式清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挂架,挂架顶部横架下固定连接输液瓶架,所述挂架下端固定连接一号支撑板;支撑板,支撑板为方形面板,所述支撑板支撑上部结构;输液泵,输液...
- 王品魏秋亚张霞王跃斌
- 文献传递
- 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12年
-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顽固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的滥用、生活习惯、内分泌、心理因素这几个方面,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在肠道动力、胃肠神经肽、肠神经系统、Cajal间质细胞这几方面。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寻找关键因子,是本病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最新的综述。
- 王品张有成
-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病因发病机制
- 胰腺假性囊肿25例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价值。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手术治疗25例胰腺假性囊肿,21例胰腺假性囊肿未与主胰管相通者,行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4例囊肿与主胰管相通且>5 cm者,行囊肿胃引流术或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21例,平均手术时间65.8 min(55~88 min),平均出血量50 ml(20~78 ml),无中转开腹,平均住院时间8.5 d(7~13 d)。囊肿胃引流术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72、7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82 ml,住院时间分别为7、7.5 d。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12、12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105 ml,住院时间分别为9、9.5 d。2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囊肿复发。结论胰腺假性囊肿未与主胰管相通采用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王品伏洁刘永永康博雄康迎新樊勇王琛李徐生
-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腹腔镜
- 腹腔镜下头侧中间入路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手术中的应用(附22例报告)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头侧中间入路方法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分期为Ⅰ、Ⅱ、ⅢA期拟行Dixon术的22例直肠癌行保留LCA的腹腔镜Dixon手术,采用头侧中间入路自屈氏韧带下方先分离解剖降结肠后间隙,再进入乙状结肠后间隙,并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各分支,清扫血管周围脂肪和淋巴结,保留LCA,于其分叉下缘切断IMA。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28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10~75 m1,平均25 m1。术中无直肠破裂穿孔,无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检查吻合口远近端肠管血运良好,经肛门注气检查无吻合口漏,近端吻合肠管呈自然弯曲下垂无张力。IMA周围淋巴结清扫4~8枚,平均6.2枚。术后病理: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7例;IMA根部淋巴结均为阴性,2例直肠系膜淋巴结为阳性。术后无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22例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7.2月,无远期并发症、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头侧中间入路保留LCA的Dixon手术安全可行,可以清晰便捷解剖显露IMA各分支,在不增加吻合口张力,不影响IMA行周围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为吻合口提供更充足的血运,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 康博雄夏博伟樊勇刘永永康迎新王品伏洁王琛
- 关键词:腹腔镜吻合口漏
-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手术牵拉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科临床用手术牵拉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牵引挂件,牵引挂件顶部固定在一号滑杆的一端,所述牵引挂件协助医生撑开创口;一号滑杆,一号滑杆固定在圆筒中心轴线部位,所述一号滑杆可水平...
- 王品张霞魏秋亚王跃斌
- 文献传递
- 快速康复模式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组和FTS组各100例,比较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FTS组排气早[(28.0±4.4)h vs.(40.9±5.4)h,t=-18.520,P=0.000],排便早[(38.8±5.3)h vs.(50.7±4.3)h,t=-17.436,P=0.000],进半流食早[(2.3±0.8)d vs.(4.2±0.7)d,t=-17.874,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2±1.3)d vs.(9.2±1.6)d,t=-14.552,P=0.000],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6%vs.20%,χ~2=8.665,P=0.003)。结论 FTS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胃肠功能恢复快。
- 伏洁王琛樊勇康迎新刘永永康博雄李徐生赵彦会王品夏博伟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 腹腔镜下与开腹脾脏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方法、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措施,提高其安全性.
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LS组)68例,对照同期传统开腹脾切除术(OS组)47例,总结患者...
- 樊勇康迎新康博雄赵彦会王品李徐生周信远王琛
- 关键词:安全性
- 索凡替尼靶向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肝内胆管癌术后患者1例及文献复习
- 2024年
- 肝内胆管癌(ICC)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索凡替尼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此前主要用于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治疗,最近研究发现其在胆道肿瘤中疗效确切,现报道1例索凡替尼靶向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ICC术后患者,以期为I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张栋岩王品魏秋亚邓成伍魏相相高远飞王琛
- 关键词:胆管肿瘤胆管上皮癌免疫疗法分子靶向治疗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理想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7年3月手术治疗的贲门失驰缓症28例:经胸Heller术9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9例。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结果经胸Heller术9例中,治愈5例,好转1例,差3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9例中,治愈18例,好转1例。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较理想术式。
- 朱军民张有成陈晓王成王品
- 关键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