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世祺
- 作品数:131 被引量:1,288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4例婴幼儿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所有患儿均经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72.0%,近全切除17.5%,大部切除10.5%。对年龄接近或达到3岁的部分患儿建议其术后进行放射治疗。随访时间13个月至7年。结果 肿瘤发生部位依次为:后颅凹37.7%,鞍区31.6%,半球(底节)19.3%。呕吐、头痛、共济失调及视力下降为常见症状。手术死亡1例,其他患儿术后效果较好。随访了86例患儿,20例死亡,66例存活,但有6例发育较同龄儿童差。结论 胚胎性肿瘤、室管膜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好,放射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对婴幼儿应减少放射剂量,同时要考虑远期并发症。术后化疗可能是今后治疗的方向。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瘤全切除后预后良好,不需要进行辅助性治疗。
- 谢坚罗世祺马振宇张玉琪曾横宇邱小光
- 关键词:婴幼儿颅内肿瘤脑肿瘤手术治疗病理学
- 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癌临床研究被引量:9
- 1994年
- 本文报告经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10例,颅内转移癌2例。化疗前及化疗后一月检查CT比较瘤体变化。10例胶质瘤中8例瘤体缩小10%~20%,2例瘤体增大。2例转移癌中1例瘤体完全消失,1例瘤体缩小70%。全部患者均无视网膜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根据国际通用的肿瘤疗效观察标准分析,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效果不理想,但对颅内转移癌有满意的疗效。本文对颈内动脉灌注给药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 甲戈罗世祺王小平王集生林庭凯王锡春戴建平石祥恩付波张友平王维宛钺
- 关键词:颈内动脉卡铂脑肿瘤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胶质瘤的侵袭性被引量:3
- 2000年
- 魏新亭罗世祺
- 关键词:脑胶质瘤基质金属蛋白酶侵袭性
- 1267例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被引量:45
- 200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五年间,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儿童(年龄≤15岁)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1267例,按照WHO2000年新分类,分析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和组织学类型、分级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脑和椎管肿瘤分别为1177例(92.9%)和90例(7.1%),均以低级别肿瘤为主(65.2%和76.7%),总的男女性别之比为1.6:1。脑肿瘤以幕上居多(60.4%),而750例神经上皮性脑肿瘤以幕下居多(57.3%)。常见的五类脑肿瘤是星形细胞肿瘤(29.9%)、颅咽管瘤(19.8%)、髓母细胞瘤(15.7%)、生殖细胞肿瘤(GCT)(7.5%)和室管膜肿瘤(5.9%),男性比例最高的是GCT和髓母细胞瘤。33.8%的星形细胞肿瘤发生于青春期;颅咽管瘤除婴幼儿组外,各年龄组发病几乎均等;髓母细胞瘤多见于7—9岁(33.0%),而在婴幼儿和青春期发病较低;GCT在2岁内无患病者,10—15岁占71.6%。室管膜肿瘤以幕下为主(77.1%),婴幼儿期的发生比例最高。椎管肿瘤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17.8%)、室管膜肿瘤和脂肪瘤(均为15.6%)。结论本研究基于WHO新分类,反映了国内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 周大彪罗世祺马振宇甲戈罗麟戴珂张玉琪
- 关键词:流行病学儿童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
- 下丘脑错构瘤所致单纯性早熟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下丘脑错构瘤导致性早熟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6例下丘脑错构瘤导致的单纯性早熟 ,男女各 3例 ,平均发病年龄 7 3个月 ,就诊年龄13个月至 5岁 ,平均为 2岁 6个月。均表现为生长发育快 ,骨龄明显大于实际年龄 ,性激素达到青春期水平 ;女孩表现为乳房发育 ,来月经 ;男孩表现为阴茎和睾丸增大 ,易勃起 ,面部痤疮等。MRI显示垂体柄后上方灰结节部位皮质样信号肿物 ,注药无强化 ,大小为 4~ 12mm。 6例病人均采用右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错构瘤。结果 6例下丘脑错构瘤均获全切除 ,术后性早熟停止 :男孩勃起消失 ,痤疮消失 ;女孩乳房发育停止 ,月经停止 ,复查性激素均下降至儿童期水平 ;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导致的单纯性早熟首选为显微手术切除错构瘤 。
- 罗世祺李春德马振宇张玉琪甲戈程阳泉
- 关键词:下丘脑错构瘤性早熟显微外科手术儿童
- 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总结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 6年来我科收治的 2 1例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 2 1例 ,占同期小儿椎管内肿瘤总数的 13 7% ,发病平均年龄为 7 7岁 ,男女之比为 6∶1。囊肿位于颈段者占 6 2 % ,位于胸段者 19% ,颈胸交界和腰骶段者各占 9 5 % ;部分患儿合并有其他发育畸形。囊肿全切除率和近全切除率达到80 9%。结论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良性病变 ,早期诊断和显微手术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 王亚明马振宇罗世祺
- 关键词: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显微外科手术儿童
- 经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罕见并发症──脚间池凝血块及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被引量:11
- 1996年
- 经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罕见并发症──脚间池凝血块及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王集生,罗世祺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并发症已有许多报告,但发生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大脑脚凝血块者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一例,结合文献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作者单位:100050北京天坛医...
- 王集生罗世祺
- 关键词:经蝶入路蛛网膜下腔出血垂体瘤血块并发症并发病手术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单纯放疗4例,单纯化疗1例,放化疗1例。结果肿瘤全切4例,近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随访8例,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术后复发5例,中位复发时间8个月,其中死亡4例,中位生存期24.5个月,存活1例。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罕见,需通过病理确诊。治疗宜采用肿瘤全切除术,术后辅助放化疗。
- 李德岭田永吉季楠于书卿甲戈张玉琪马振宇杨俊张俊廷罗世祺王集生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预后
- 儿童颅内未成熟畸胎瘤的诊断及治疗(附36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未成熟畸胎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40例颅内未成熟畸胎瘤患者,随访36例。对其临床症状、体征、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等进行分析判断,明确未成熟畸胎瘤诊断后,根据肿瘤体积及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36例均开颅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26例肿瘤直径〉3cm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分为A、B二组。A组10例,临床症状较轻,影像表现周围浸润不明显,先行手术切除肿瘤,再行放化疗。B组16例,临床症状较重,先行化疗,待瘤体缩小,再手术,术后再化疗放疗。另10例瘤体〈3em的患者均先手术,然后化疗、放疗。结论颅内未成熟畸胎瘤应先化疗,待瘤体缩小并周围浸润局限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再化疗、放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李春德甲戈宫剑张玉琪马振宇罗世祺
- 关键词:外科手术化学治疗预后
- 下丘脑错构瘤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9
- 2002年
- 目的 总结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0例下丘脑错构瘤 ,男∶女 =1 35∶1;发病年龄为 2个月至 5 1岁 ,中位数为 12 .5个月。 15岁以下儿童 32例 (80 % ) ,成人 (18岁以上 ) 4例 (10 % )。其临床主要特点为痴笑样癫痫和性早熟 ,少数还有其它类型癫痫、智力低下或合并先天畸形 ;其中单纯性早熟者 19例 (4 8% ) ,性早熟合并癫痫者 14例 (35 % ) ,单纯癫痫者 7例 (18% )。CT、MRI显示脚间池或垂体柄后上方有等信号 (等密度 )病变 ,注药无强化。手术治疗 2 7例 ,除 1例采用经纵板入路外 ,均采用经翼点入路切除错构瘤 ;γ刀治疗 8例 ;药物治疗 1例。结果 全切 14例(5 2 % ) ,其中 10例为单纯性早熟者 ,均治愈 ;大部切除 13例 ,症状明显好转 ,手术有效率为 97% ;单纯γ刀治疗的 5例中有效 1例 ,余 4例观察时间尚短 ,而难以判断 ;药物治疗性早熟有效 ,但对痴笑样癫痫及其它类型癫痫无效。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
- 罗世祺李春德马振宇张玉琪甲戈谢坚程阳泉
- 关键词:下丘脑错构瘤性早熟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