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启惠

作品数:49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LASIK
  • 20篇术后
  • 19篇角膜
  • 13篇屈光
  • 11篇植入
  • 11篇近视
  • 10篇后房
  • 9篇后房型
  • 9篇儿童
  • 8篇屈光参差
  • 8篇人工晶体
  • 8篇激光
  • 8篇LASIK术
  • 7篇散光
  • 7篇手术
  • 7篇人工晶体植入
  • 7篇晶体植入
  • 7篇矫治
  • 6篇植入术
  • 6篇准分子

机构

  • 2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8篇罗启惠
  • 44篇汪辉
  • 37篇胡春明
  • 18篇任茜
  • 9篇阴正勤
  • 7篇熊洁
  • 7篇周青青
  • 4篇张辰星
  • 2篇廖琼
  • 2篇谢汉平
  • 2篇文建英
  • 2篇陈少军
  • 2篇胡春明
  • 2篇康玲
  • 1篇李付亮
  • 1篇汪辉
  • 1篇刘波
  • 1篇李嘉文
  • 1篇李世迎
  • 1篇陈莉

传媒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激光医学...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眼科新进展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2012年斜...
  • 1篇第十届国际眼...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二次调位手术的适应证及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人工晶状体(PPC—TICL)二次调位手术的适应证及其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PPC—TICL植入术后旋转角度≥10°患者26例(33眼),其中12眼在植入术后3个月内进行了二次调位术作为调位组,21服未进行二次调位术作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以上测量2组logMAR视力、屈光状态、PPC—TICL旋转角度、拱高、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眼压以及视觉质量问卷调查评分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各指标值,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调位组二次调位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各指标值。结果二次调位术前及术后12个月调位组与对照组比较:裸眼视力(UCVA)、柱镜度、PPC—TICL旋转角度及问卷调查评分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9、-5.789、6.297、13.061、-2.063、3.162、-12.973、-2.065,P〈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拱高、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位组调位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比较:UCVA、柱镜度、SE、PPC.TICL旋转角度及问卷调查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0.839、51.118、5.127、117.320、62.34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调位术前较术后3个月、12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PPC-TICL散光轴位大角度旋转的二次调位术是有效和稳定的,术后PPC—TICL未再出现大角度旋转,早期进行二期调位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熊洁张辰星罗启惠周青青汪辉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退行性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81眼术后早期髙眼压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前,矫治屈光不正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等。随着晶体材料的改进以及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眼内屈光手术尤其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以其矫正度数高、效果稳定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由于病例数的增多,其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1]。
胡春明汪辉谢汉平罗启惠
关键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高眼压
儿童严重屈光参差性远视二次LASIK 1例
2007年
罗启惠汪辉胡春明
关键词:儿童
LASIK术后迟发性角膜瓣层间感染误诊为继发性圆锥角膜1例
2011年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目前已成为激光矫正近视最成熟的于术方式,但其术后仍有与角膜瓣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出现,角膜瓣层间感染和继发性圆锥角膜均为LASIK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但前者发生时间一般较早,以眼疼痛等角膜刺激症状为早期主要临床表现,而后肯的发生时间一般较长,早期诊断常常依赖于角膜地形图。一般情况下阿者的诊断都比较明确,但在特定条件下仍然可能出现误诊。现将我科1例报告如下。
胡春明汪辉罗启惠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继发性圆锥角膜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
汪辉廖琼胡春明罗启惠
LASIK术后角膜瓣层间感染误诊为继发性圆锥角膜1例
胡春明汪辉罗启惠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
汪辉廖琼胡春明罗启惠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稳定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稳定期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79例(155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43例,年龄18~46(23.84±6.54)岁。对术后1 d至6个月随访资料,包括眼压、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等效球镜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房角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depth,ACD)、晶体厚度、眼轴长度、术后拱高及小梁虹膜夹角(trabecular-iris angle,TIA)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ICL植入术后出现稳定期高眼压8例16眼(10.3%,16/155),正常眼压71例(139眼)。87.5%的患者药物控制(14眼)效果良好,12.5%的患者(2眼)药物控制欠佳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ACD、术后拱高及术后TIA与术后稳定期高眼压发生密切相关(P<0.05,P<0.01),术后TIA是稳定期高眼压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稳定期高眼压患者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26.13±3.56)mmHg,(0.69±0.20)]与治疗后1周[(19.98±2.51)mmHg,(0.80±0.19)]、随访结束时(术后6个月)[(17.58±2.30)mmHg,(0.84±0.19)]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 ICL植入术后稳定期高眼压的发生可能与植入的人工晶体与患眼匹配度欠佳所致长期慢性炎症有关。
胡春明谢汉平汪辉罗启惠
关键词:高度近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高眼压
有晶状体眼后房悬浮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前囊混浊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性,19岁。于2013年6月13日在我院眼科屈光中心检查:视力:右0.06,左0.04;眼压:右13mmHg,左12mmHg;
罗启惠汪辉胡春明熊洁周青青
大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后近距离视觉满意度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罗启惠汪辉任茜胡春明
关键词:LASIK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