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佳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评估颅面生长发育的实验和临床应用
- 陈莉莉林久祥毛靖刘加荣程波贾玉林丁玉梅袁正林桂慧华赵佳佳白宇明蓝智聪龙小斯韩俊金旭斌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该项目属医疗卫生、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预防医学与诊断检验范畴,为基础及应用研究。该项目主要内容:为了预防颈椎发育畸形的发生,课题组针对颈椎生长发育的特点,构建特殊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椎骨龄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肠道菌群对龋病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肠道菌群对龋病的影响,为制定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于2024年1—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进行。肠道菌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数据来自MiBioGen联盟的一项研究,选取与196种肠道菌群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在IEU数据库中提取与龋病相关的GWAS汇总数据作为结果,包括finn-b-K11_CARIES、ukb-b-4770和ukb-d-K02数据集。应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weighted,IVW)研究肠道菌群和龋病之间的因果效应,以MR-Egger和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WM)分析作为补充分析方法,并应用Cochran Q检验和MR-Egger截距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22种肠道菌群可能与龋病相关。其中,Family科、韦荣球菌科、克里斯滕菌科、瘤胃球菌科、瘤胃球菌UCG014属、霍华德菌属和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可能是龋病的潜在保护因素(均OR<1,P<0.05);另外15种肠道菌群(广域古菌门、丹毒丝菌纲、肠杆菌目、巴斯德菌目、丹毒丝菌目、毛螺菌科、巴斯德菌科、肠杆菌科、理研菌科、丹毒丝菌科、草酸杆菌属、短真杆菌属、土生孢杆菌属、消化球菌属和座便单胞菌属)可能是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以上22种肠道菌群经WM和MR-Egger分析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与龋病相关的22种肠道菌群未检测到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均P>0.05)。结论肠道菌群可能对龋病具有双重作用影响,既可作为保护因素,也可能增加龋病发生风险,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 王雅欣胡丽乔梁乔梁乔梁
- 关键词:肠道菌群龋病
- 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因素被引量:12
- 2017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进行成骨或成脂分化。目的: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双向调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为中文检索词,以"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为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2006年1月至2016年8月)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小分子化合物等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方向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方向。所以基于这些关键分子来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方向的技术,可能是将来进行细胞治疗的重要手段,进而运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此外,生物钟也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或转录因子对其成骨成脂分化产生影响。
- 周鑫赵佳佳陈莉莉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生物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脂肪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正>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创伤修复过程中,对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1)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对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细胞因子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与创伤修复相关且高浓度表达的因子;2)采用C...
- 赵佳佳胡丽刘加荣宫妮雅陈莉莉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增殖创伤修复细胞因子口腔黏膜细胞分泌
- 文献传递
- 褪黑素通过恢复生物节律调控骨生长发育
- 背景及目的:牙颌面畸形在我国发病率高达51%,严重影响咀嚼、发音、呼吸等口颌功能,其预防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生物节律是机体对环境变化形成的内在自主计时机制,参与协调机体各种物质代谢。我们前期研究表明骨发育受生物节律的精密...
- 余少玲赵佳佳陈莉莉
- 关键词:生物节律节律紊乱骨发育褪黑素HEDGEHOG
- 文献传递
- 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生长因子与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被引量:6
- 2013年
- 背景:近年来脂肪干细胞被证实对软组织创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关于其机制的研究中,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脂肪干细胞的旁分泌机制,即脂肪干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对创伤部位细胞的修复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但脂肪干细胞分泌的因子种类,每种因子的含量,以及对软组织创伤修复,尤其是口腔黏膜的作用,鲜有报道。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分别于1,2,3,4,5d时,采用CCK-8法检测0,1,10,20,50,10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在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上述各因子的中和抗体后,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值均大于300。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且随着因子浓度的变化而呈现峰值性改变,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在50μg/L时达到峰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在1μg/L时达到峰值(P≤0.05),两者的中和抗体均能抑制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促进作用;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中所含有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因此应
- 赵佳佳胡丽刘加荣宫妮雅陈莉莉
- 关键词:干细胞条件培养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褪黑素通过恢复生物节律调控骨生长发育
- 背景及目的:牙颌面畸形在我国发病率高达 51%,严重影响咀嚼、发音、呼吸等口颌功能,其预防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生物节律是机体对环境变化形成的内在自主计时机制,参与协调机体各种物质代谢.我们前期研究表明骨发育受生物节律的精...
- 余少玲赵佳佳陈莉莉
- 关键词:生物节律节律紊乱骨发育褪黑素HEDGEHOG
- 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创伤修复过程中,对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1)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对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细胞因子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与创伤修复相关且高浓度表达的因子;2)采用CCK-...
- 赵佳佳胡丽刘加荣宫妮雅陈莉莉
- 关键词:细胞来源细胞因子口腔黏膜创伤修复
- 文献传递
- 大鼠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3的表达被引量:5
- 2013年
-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核心和关键作用。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表达量及表达部位的变化。方法:制备大鼠皮肤全层切伤模型,长度1.5-2.0cm,深及筋膜层。于伤后0h,12h,1d,2d,3d,4d,5d,6d,7d处死大鼠,取损伤部位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创伤愈合的早期阶段(伤后1-5d),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上皮细胞、上皮基底层细胞胞浆、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胞浆及肉芽组织中;随着创伤修复时间的持续,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在创伤后1-5d最强,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创伤后六七天时开始明显表达。可见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先于转化生长因子β3,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胶原形成及创伤修复关系密切,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愈合后期表达量有升高趋势,其可能与创伤后期的组织改建密切相关。
- 赵佳佳杨丕波韩传火刘加荣
- 关键词:瘢痕创伤愈合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3肉芽组织
- BMAL1缺乏导致下颌骨年龄相关的病理学改变
- 背景:增龄性变化常导致组织器官的老化和功能受损,BMAL1是最核心的生物钟基因,调控年龄相关的多项生命活动,研究表明BMAL1缺失导致肝脏、肺等多器官早衰,我们的研究欲探讨BMAL1缺失对下颌骨组织年龄相关的病理学改变的...
- 周鑫余少玲赵佳佳陈莉莉
- 关键词:生物钟BMAL1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