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大洋
  • 1篇大洋缺氧事件
  • 1篇松辽盆地
  • 1篇嫩江组
  • 1篇盆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记录
  • 1篇缺氧事件
  • 1篇孢粉
  • 1篇孢粉组合
  • 1篇晚白垩世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记录
  • 1篇白垩纪
  • 1篇白垩纪中期
  • 1篇白垩世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万晓樵
  • 2篇赵静
  • 1篇张翼翼
  • 1篇荆夏
  • 1篇李顺
  • 1篇贾建忠
  • 1篇席党鹏

传媒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吉林农安地区晚白垩世嫩江组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古气候记录被引量:7
2011年
沈家屯剖面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吉林省农安地区,富含孢粉化石,岩性以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属于嫩江组三、四段。本文通过对沈家屯剖面孢粉化石的分析,识别出Aquilapollenites-Dictyotriletes-Rugubivesicul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Beaupreaidites和Rugubivesiculites-Schizaeoisporites-Quercoidites三个孢粉组合,通过对孢粉化石属种的分析,得出本剖面孢粉组合的时代为Campanian期。对孢粉化石的定量分析表明,其总体上反映了一种半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面貌,气候波动较小。
荆夏李顺席党鹏赵静万晓樵
关键词:孢粉组合晚白垩世嫩江组古气候松辽盆地
白垩纪中期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球生物学背景被引量:10
2009年
白垩纪中期(约125~88Ma)海相富有机碳沉积广泛发育于全球各主要洋盆和沉降区,是许多大油田的重要烃源岩。文中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当时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质背景和主控因素,认为在白垩纪中期全球事件频发的特殊背景下,保存条件(大洋缺氧)和生产力的提高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大洋缺氧不但加快了海洋生物的灭绝和更替,使有机质大量堆积,而且促进了营养元素(P、N、Fe等)的再生和厌氧自养型海洋微生物(如蓝细菌、绿硫细菌和古菌类等)的极度繁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高的生产力又反过来加剧了海洋的缺氧。新的研究成果(Os同位素证据)表明,白垩纪大规模海底火山作用引发了持续的温室效应和海水循环的静滞、紊乱以及弱上升流发育,进而导致生产力的提高和大洋缺氧事件(OAE)的发生,最终造成有机质的广泛堆积和保存。
贾建忠万晓樵张翼翼赵静
关键词:大洋缺氧事件白垩纪中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