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臻豪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充质干细胞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治疗前景被引量:9
- 2013年
- 干燥综合征(SjS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涎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本病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也可以和肯定的自身免疫病并存,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ogren’s syndrome,sSS)。临床表现复杂,最常见的症状是口、眼干燥,且常伴有内脏损害而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向恶性淋巴瘤发展。免疫功能紊乱为其发病及病变延续的主要基础,确切病因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近年来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越来越多,对其在pS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pSS发病机制及MSCs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对MSCs在pS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路臻豪汤建平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发病机制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淋巴细胞浸润
- MSCs通过促分泌TGF-β1、IL-6和IL-10抑制干燥综合征患者CD4^+ T细胞的活化增殖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体外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患者外周血活化CD4^+T细胞的免疫抑制效应,分析MSCs促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IL-6及IL-10在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分离脐带MSCs,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分选成年健康者和pS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活化CD4^+T细胞(CD3、CD28抗体共刺激72 h)、MSCs共培养组(活化CD4^+T细胞与MSCs共培养72 h)和干扰素-γ(IFN-γ)预刺激后MSCs共培养组(活化CD4^+T细胞与IFN-γ预刺激后的MSCs共培养72 h),活化CD4^+T细胞组为对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GF-β1、IL-6、IL-10因子水平。结果相对于活化CD4^+T细胞组,MSCs共培养组培养上清中TGF-β1、IL-6、IL-1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并且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 MSCs通过促分泌TGF-β1、IL-6、IL-10抑制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 房星星路臻豪汤建平冯润杨邵英龚邦东
- 关键词:TGF-Β1IL-6IL-10免疫抑制效应
- 间充质干细胞对干燥综合征患者活化CD4+T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体外探讨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SS患者外周血活化CD4+T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pss患者外周血分选的CD4+T细胞分为健康未活化组、pss未活化组、pSS活化组、MSC处理组和IFN.1.MSC处理组。对4组进行细胞计数;miRNA芯片检测CD4+T细胞miRNA表达谱,定量PCR验证miRNA125b和miRNA155。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结果MSC和IFN-γ-MSC均能以MSC依赖方式抑制活化CD4+T细胞增殖,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NA芯片发现pSS未活化组(对照为健康未活化组),pSS活化组(对照为psS未活化组),MSC处理组(对照为pSS活化组)和IFN.吖.MSC处理组(对照为MSC处理组)发生2倍以上变化的miRNAs分别为42、55、27、32个。进一步qPCR验证健康未活化组和上述4组的miRNA125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13、0.80±0.11、0.44±0.17、0.76±0.17和0.81±0.15(F=18.32,P〈0.01),miRNA155分别为1.5±0.8、3.9±1.3、8.4±2.6、10.1±4.2和11.2±5.0(F=26.65,P〈0.01)。结论MSCs能调节pSS患者活化CD4+T细胞miRNA表达谱变化,能部分逆转活化CD4+T细胞明显下调的miR.125b,后者可能在MSCs抑制活化CD4+T细胞中起调控作用。
- 龚邦东路臻豪景波黄家树阮光锋汤建平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间质干细胞
- 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活化B细胞微小核糖核酸155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活化B细胞微小核糖核酸155(miRNA-15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MSCs对B细胞的调控机制.方法 以小鼠脾脏原代B细胞为研究模型,在B细胞受体(BCR)刺激下,与人脐带来源的MSCs共培养3d后,收集悬浮的B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实时定量PCR检测B细胞miRNA-155和TNF-α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G(IgG)、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IL)-10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水平.结果 B细胞活化后增殖明显,MSCs能轻微抑制B细胞增殖(F =5.39,P<0.05).B细胞活化后miRNA-155和TNF-α mRNA均上调明显,MSCs能部分逆转miRNA-155和TNF-α mRNA的升高(F=18.85,P<0.01和F=10.26,P<0.05).B细胞活化后共培养上清TNF-α、IgG升高明显,MSCs能部分缓解TNF-α和IgG的升高(F=27.94,P<0.01和F=4.81,P<0.05).在MSCs和B细胞共培养上清中,PGE2升高尤为明显,其次是IDO.结论 MSC可能通过可溶性因子PGE2和IDO抑制活化B细胞miRNA-155和TNF-α的表达,MSCs可能通过抑制B细胞治疗免疫疾病发挥重要作用.
- 龚邦东路臻豪景波黄家树阮光峰刘劼汤建平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B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