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菲
- 作品数:1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高职高专内刊学报的办刊思路探讨——以广东高职学报为例
- 2011年
- 当前,我国的出版体制深化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大多数高职高专内刊学报也正面临着各种生存的困境。要真正有效缓解这些困境,各高职高专院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扶持,但关键还在于学报自身要更新办刊意识,坚持特色办刊,狠抓刊物质量,抓住机遇,走改革创新之路。
- 陈志菲
-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办刊思路
- “倾斜”视角下的高校艺术类专业的科研发展——基于反木桶原理的延伸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倾斜木桶是基于"木桶原理"角度变换形成的新思维方式。高校艺术类专业在科研方面不占优势,但可以通过倾斜木桶扬长避短,创新地从事科研活动,激发教师的科研潜能,使艺术类专业的科研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从而有助于高校有效提升科研水平。
- 陈志菲
-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专业
- 叫喊声中的沉默——浅析当下的文坛“叫喊”现象
- 2004年
- 陈志菲
- 关键词:文学创作艺术风格艺术风格
- 论大数据时代学报编辑研究能力的提升
- 2015年
- 某种程度上,大数据时代为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开放、平等的大环境,在这个前提下,研究者拥有了更多的可研究资源。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的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表现在研究视角不够开阔,研究能力提升不足,方法更新较慢。在大数据时代,同时应对期刊体制改革的要求,学报编辑应从研究视野、思维角度、捕捉信息能力、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升研究水平,推动学报业务和研究的新发展,同时还应科学运用大数据这把双刃剑。
- 陈志菲
- 关键词:大数据
- 激情驱遣的道德化身——试析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7
- 2003年
-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巧妙的心理分析塑造了许多广为人颂的女性形象。这些被称为"茨威格式"的女性形象,在内心激情的驱遣和时间催促下发生了蜕变,但又在作者所赋予的道德光环下得以升华,散发着理性的芳香。文章从这些女性形象自身,时间因素的作用,以及作者的创作心理等角度出发,对她们作出全面的分析。
- 陈志菲
- 关键词:女性形象激情人道精神茨威格
- 阿多诺美学:西方文论研究的新亮点——20世纪90年代“阿多诺美学”研究述评
- 2007年
- 20世纪90年代,T.W.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的一个部分逐渐为我国学者们所熟知,他的批判性文化理论的正面意义也不断得到发掘,其思想(包括哲学、美学、文化等)已作为新的研究点被学者们做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研究。文章主要就学术界对阿多诺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作简要述评。
- 陈志菲
- 大数据背景下提升高职研究水平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当下高职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关键词之一,其热度在近几年还在不断升温,但就其研究质量而言,并不如其数量增长那样可观。如何有效提升高职研究的质量,大数据时代的特点给研究者的思维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启示,依托数据和信息与时俱进是提升研究水平的有效路径。
- 陈志菲
- 关键词:大数据
- 和:先秦文化的包容体——浅析《乐记》中“和”的人文内涵及意义被引量:3
- 2003年
- 《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常常是从美学的角度被解读的。其实“美”在先秦时还十分模糊,《乐记》通过“美”的表象向世人展现的是涉及美学、哲学、伦理道德等层面的更广更深的社会文化内涵及文化意义,而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陈志菲
- 关键词:《乐记》音乐美学文化内涵秩序
- 中国当代颂歌的文化形态(1949-1979)
- 音乐领域的“颂歌”指的是歌颂功德、赞扬伟业的乐曲。“颂”早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就已经备受重视,它包含了一种不可亵渎、让人肃然起敬的心理暗示。在当代中国的30年里,大量的歌曲歌颂了上至领袖、下至百姓,大至方针政策、小至日常生活...
- 陈志菲
- 关键词:颂歌音乐发展文化内涵文化形态
- 文献传递
- 《周渔的火车》暖昧的浪漫与苦情的胜利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从电影主题,主要人物形象,以及审美意象着手,通过剖析影片《周渔的火车》运用的独特的浪漫爱情表达和“苦情”审美技巧,透视影片所独有的审美特色和内涵。
- 陈志菲
- 关键词:爱情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