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 作品数:97 被引量:71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及其特质被引量:23
- 2005年
- 西方现代美学选择了与古典美学相反的学术路径,批判并放弃了从理性、概念出发演绎出庞大的抽象理论体系的学术模式,追寻对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问题的解释,这为人类学介入艺术及审美领域提供了学术契机。而美学本身早就有着人类学表述的传统,为美学的人类学转向作了知识结构的准备,人类学一直以来热衷于对艺术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介入美学和接纳美学作了经验模式的铺垫。艺术人类学就是在美学进行困境摆脱时而与人类学整合而成。在学科特质上,艺术人类学表现为以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理论思辨作为潜在资源,以人类学的田野实证作为具体路径,以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求实的参与观察方法彰显其自身的敏锐现实介入力和问题阐释力。
- 何明吴晓
- 关键词:美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
-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研究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被引量:4
- 2024年
- 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种知识生产方式中国的现代化既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背景,也是其研究对象。“现代化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变革最剧烈、涉及范围最宽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变革。然而,‘现代化’这一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因其词根‘现代’所指的多义性而意涵纷繁复杂。”
- 何明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知识生产方式多义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笔谈一:如何破茧成蝶?——论边疆研究的范式转换与中国边疆学的建构被引量:3
- 2021年
- 近年来,国内边疆研究的重要历史学家著文讨论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建构,表达了他们的学术愿景,搭建出拟建学科的框架,令人振奋与向往。其中,林文勋先生的大作《从边疆史地到边疆学》①引发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新的时代条件,特别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动边疆史地研究走向边疆学学科的动力和条件是什么?经过几年时断时续的探究,我得到的答案是:学术范式转换,边疆史地只有主动摆脱对既有研究范式的路径依赖进行范式转换和方法创新,才能真正走向边疆学,有效回应边疆的诸多现实问题,产出真知识和新思想,切实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何明
- 关键词:中国边疆学边疆史地边疆研究破茧成蝶有效回应范式转换
- “魁阁时代”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实践被引量:5
- 2019年
- "魁阁"时代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这一由吴文藻、费孝通等为核心人物锻造的学术共同体所开创的时代,不仅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化实践奠定了总基调,使之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魁阁"时代所孕育的魁阁精神更是指引着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科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学术共同体、理论范式等的建设和发展。重新阐释和发扬魁阁精神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老一辈学者孜孜不倦地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学政"追求的致敬。
- 何明
- 关键词:社会科学
- 全球化背景下边疆社会稳定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6
- 2009年
- 本文从五个方面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边疆社会稳定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可能的研究思路。指出全球化背景下边疆社会稳定是一个动态稳定,由于全球化背景下以及我国当今国家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都时时处于变动的状态,同时也由于边疆民族文化的边缘性、心理疏离性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错位的深刻根源,诱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而妥善解决边疆社会的不稳定问题,疏导民族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建构起适应当前我国边疆民族需求的公民文化是核心的要义,这也能超越以往传统社会稳定观的局限,建构科学而长效的社会稳定基础。
- 何明王越平
- 关键词:社会稳定边疆民族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研究:何以必要与何以可能被引量:25
- 2023年
- 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的研究存在政策解读多、逻辑推导多和宏大叙事多这“三多”特点。相应的,事实调查、个案积累和深入分析这类经验研究则显得相当的不足。当下,推进经验研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之急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之必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推进民族学/人类学的经验研究是必要的,是可能的,也是大有可为的。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也要求民族学/人类学走出旧有的学术范式的桎梏,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在研究视角、研究思维以及学科定位等方面作出转换,从初民社会范式转向复杂社会范式,从原始主义转向现代主义,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要作出一些调整,走出封闭的田野,在多民族社会中开展跨界比较研究,辩证地看待民族间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以适应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工作的需要。
- 何明
- 关键词:范式转换
- 迈向全球化的中国人类学
- 2016年
- 作为全球化孕育而成的学科,人类学带有拂之不去的全球化基因。在西方的学术脉络中,全球化贯穿于人类学整个历程。学科的创建者泰勒等人,借助海外探险者、传教士、远航船员等人的记述,拟构人类的文化进化历史与解释人类的文化现象。结构—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利用与海外殖民相关的基金或应殖民地官员之邀赴海外调查,奠定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规范和学科特有的"民族志"(ethnography)学术范式,
- 何明
-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学术范式田野调查马林诺斯基拉德克利夫文化进化
- 全球化及其人类学论题被引量:11
- 2016年
- 全球化已渗入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人类学高度关注的焦点。其中,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跨国移民和移民社区、文化多样性、跨文化交流,以及全球化时代的生态问题、不平等和贫困等论题受到更多的关注。
- 何明
- 关键词:民族国家地方化跨国移民文化多样性
- 文化、国界与收益:商品国际贸易稀缺性的阐释——中缅翡翠贸易的人类学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已有对商品国际贸易的稀缺性解释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中,认为由资本主义垄断、市场力量控制、技术进步差异或生产国际流动所致。本研究运用人类学多点民族志的方法梳理翡翠国际贸易全产业链,发现上述理论并不能解释翡翠国际贸易的稀缺性成因。除了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存在其稀缺性的一部分外,翡翠的稀缺性关键来源于中缅两国的文化差异和国界划分:中国的玉文化和消费文化带来了翡翠消费需求,国界则把翡翠消费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区隔开来,分别嵌入两个民族国家空间容器内,经过各自的政治变迁、经济治理和两国之间的权力和利益竞争,从产地到市场的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被人为地延长,从而制造出稀缺性。
- 何明杨明月
- 关键词:稀缺文化差异
- 文化协商与文化重构:云南饮食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的解释
- 2014年
- 云南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为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建构提供了可能,各民族和族群从其文化价值出发对大自然提供的多样食材进行体现自身族性的选择与文化建构,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多样的饮食文化与游客的饮食文化产生互动和协商,进而形成相辅相成的饮食文化重构,即一方面强化差异、"使其特殊"以增强吸引力,另一方面弱化差异、"使其可吃"以得到接受。为了适应游客消费的需要,表现出作为文化商品的展演性、工业化、替代性、拼贴性特征。
- 何明张雪松
-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文化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