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广
- 作品数:24 被引量:2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泥质岩封盖油气门限的确定被引量:2
- 1998年
- 泥质岩盖层孔隙直径随埋深而减小,只有当其减小到等于或小于油、气分子直径时,泥岩盖层方能对任何相态的油气构成完全封闭,达到封盖油和气的临界点。根据油气分子直径和泥岩盖层孔隙直径随埋深呈函数变化的关系,可分别求出泥岩封盖油和气的门限深度,再根据地层厚度与沉积速率求出对应的门限时期。据Φm=5474exp(-00009354z),K=0136(Φe)44/(SWB)2和r=8K/Φ的关系,求出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泥质岩盖层的封油门限深度为2500~3000m,封气门限深度为5000~5200m。这里所强调的是临界门限,并不排斥在未达到封盖门限深度的情况下,仍能依靠毛管压力、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烃浓度对油气的有效封盖。
- 傅广王朋岩陈昕王雅春
- 关键词:泥质岩盖层油气形成
- 大庆长垣及西部地区泥岩盖层的封闭性能被引量:24
- 1998年
- 大庆长垣及西部地区嫩江组一、二段泥岩盖层宏观上具有厚度大、面积大、分布广泛的特点,微观上则表现为微孔为主、渗透率低、比表面积大、排替压力高,形成欠压实孔隙流体超压和烃浓度封闭等特征。毛细管封闭约形成于嫩江组三段中期,深度约为65m,压力及烃浓度封闭约形成于明水组晚期,深度约为800m。齐家古龙凹陷为Ⅰ级封闭区,具有较强的毛细管封闭能力,齐齐哈尔西北部为Ⅲ级封闭区,其余为Ⅱ级封闭区。
- 傅广赵荣姜振学
- 关键词:泥岩盖层油气藏形成
- 泥岩源岩层在封盖油气中的特殊作用
- 1997年
- 针对作为盖层的泥岩源岩层与普通泥岩层的不同之处,深入分析了泥岩源岩层在封盖油气中的特殊作用。泥岩源岩层依靠所含的大量有机质,可使其毛细管封闭能力较普通泥岩层增强,还可以通过其生成油气的排出与其内组分作用形成次生的方解石和黄铁矿,堵塞其渗漏空间,有效地阻止游离相油气的逸散,它又可形成部分或完全的烃浓度封闭,减少或完全阻止呈分子扩散相天然气的逸散。泥岩源岩层是封盖油气十分有利的盖层。
- 傅广王朋岩陈昕
- 关键词:泥岩有机质油气藏
- 天然气扩散系数的研究方法被引量:11
- 2001年
- 自行组装了两套可控温型天然气扩散系数测定仪 ,可以测定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天然气扩散系数 ,能较好地模拟地层条件 ,比以往国内外常温、常压或较高温度、压力的测量仪前进了一步。利用该仪器分别测定了天然气通过 1 0块干岩样和饱和水岩样的天然气扩散系数 ,并应用费克定律的积分式及气体范德华方程 ,将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转换为饱和介质条件下的天然气扩散系数 ,转换系数为 6.0 9。利用斯托克斯 爱因斯坦方程对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进行了温度校正 ,校正后地层条件下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均小于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 ,且随着埋深增加 ,二者之间的差值逐渐减小 ,其原因是地温随着埋深增加而升高 ,天然气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表明这一校正结果是符合地层条件的。图 1表 2参
- 李海燕彭仕宓傅广
- 关键词:天然气物理性质
- 对延吉盆地东部含气区的预测被引量:5
- 1997年
- 本文通过延吉盆地东部大一、二段现今气势能的计算及气势能场的空间分 布特征,对延吉盆地东部大一、二段有利含气区进行了预测,指出章岩洞——南阳地区 是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地区和勘探的重点地区;西山、东风、兴安和东盛涌地区也可以 形成天然气聚集区,但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是天然气勘探的较有利地区。
- 傅广姜振学王青海
- 关键词:延吉盆地天然气地质勘探
- 盖层封堵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65
- 1995年
- 通过对盖层微观封闭特征和宏观封闭特征评价参数进行等级划分,赋予不同权值,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盖层自身封堵能力评价权值大小,探讨了盖层自身封堵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此方法应用于大庆长垣及其百部地区嫩一、二段泥岩盖层的评价,其结果与天然气勘探成果十分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傅广陈章明姜振学
- 关键词:盖层封堵天然气勘探
-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天然气扩散量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 1994年
- 在地史恢复的基础上,利用费克第一定律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天然气扩散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天然气扩散量占其气源岩总生气量的27.39%。
- 傅广姜振学
- 关键词:松辽盆地油层天然气扶余油层
-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扩散系统及损失量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天然气扩散系统”是指在地层剖面中具有1个或2个扩散源、天然气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扩散运移的一套地层体系。主要有4种类型:①扩散源与上覆扩散源皆为正常压实气源岩;②扩散源为正常压实气源岩,上覆扩散源为欠压实气源岩;③扩散源为欠压实气源岩,上覆扩散源为正常压实气源岩;④扩散源与上覆扩散源皆为欠压实气源岩。依此划分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扩散系统,分析各扩散系统的演化特征。按照扩散系统计算,该区侏罗系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为2706×108m3,白垩系登娄库组二段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为4630×108m3,表明该区深层天然气扩散损失量应主要来自登二段气源岩,而不是侏罗系气源岩。认为以往的计算结果夸大了侏罗系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低估了该区深层侏罗系含气远景。图4参3(梁大新摘)
- 傅广吕延防
- 关键词:深层天然气
- 欠压实泥岩在封盖油气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1995年
- 本文在研究盖层封闭油气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欠压实泥岩在封盖油气中的作用。欠压实泥岩具有压力封闭油气的能力,既可以封闭呈游离相运移的油气,又可以封闭呈水溶相运移的油气。当泥岩为生烃岩时,欠压实泥岩具有较强的烃浓度封闭能力,可完全封闭呈扩散相运移的天然 气。即使欠压实泥岩中有断裂,因已存在孔隙流体异常压力也会使断层具封闭性。因此,欠压实泥岩是封闭油气最有利的封闭盖层。
- 傅广陈章明等
-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
- 松辽盆地两江地区油成藏模式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3
- 2001年
- 分析松辽盆地两江(松花江、嫩江)地区油藏类型及其与油源的空间位置及油运移方式,认为该区油藏形成有4种模式:构造高部位与砂体匹配构成的背斜及构造.岩性油藏、烃源岩内油初次运移形成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断层沟通烃源岩与断续条带状和透镜状砂体形成的断层-岩性油藏、构造应力和流体高压匹配形成的泥岩裂缝油藏。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该区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烃源岩成熟区、良好盖层区域分布、断裂发育程度、油运移方式。图4表1参2(傅广摘)
- 傅广陈章明付晓飞杨勉
- 关键词:成藏模式油藏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