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丽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综合征
  • 2篇动脉
  • 2篇血清
  • 2篇肾病
  • 2篇肾脏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蛋白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钙化
  • 1篇动脉疾病
  • 1篇队列
  • 1篇信念
  • 1篇血清尿酸
  • 1篇血清尿酸水平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知识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作者

  • 6篇刘丽丽
  • 2篇张路霞
  • 1篇张春雨
  • 1篇孟立强
  • 1篇崔洁媛
  • 1篇金红芳
  • 1篇傅丽萍
  • 1篇耿小凤
  • 1篇张宏文
  • 1篇杜军保
  • 1篇张宏
  • 1篇廖莹
  • 1篇吕继成
  • 1篇王爱丽
  • 1篇赵明辉
  • 1篇王晋伟
  • 1篇李野
  • 1篇王芳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疾病知信行现状调查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知信行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疾病知识得分为(30.53±6.07)分,态度为(22.45±2.49)分,行为为(28.06±4.94)分。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疾病知识和行为得分处于较低水平,态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医护人员,针对患者主要知识欠缺及不同认知状况,形成难易适中的疾病知识教育方案,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知水平。针对无疾病意识者和"信而不行"者加大宣传健康教育,改变其态度。加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大众媒体的宣传,增加患者获得疾病知识的途径,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
李野傅丽萍王爱丽耿小凤刘丽丽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知识信念
中国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现状的系统分析——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应用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针对我国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评价,为遴选符合我国临床实际、高质量的肾脏疾病指南以及今后指南的规范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利用计算机及手工检索中国临床指南文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检索起止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按照既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公开发表的国内肾脏疾病指南,按照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系统分析和评价我国肾脏疾病指南现状。结果共纳入18部国内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涵盖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终末期肾病等病种。总体得分范围为30~68分,平均得分为47.3分;在科学性/严谨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可用性/可行性和利益冲突5个评价领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0.1分、12.8分、0.5分、9.9分和3.9分。其中,8部(44.4%)指南的整体印象评价为强推荐,10部(55.6%)指南为弱推荐。结论我国肾脏疾病指南在科学性/严谨性、经济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与循证指南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可作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南评价工具,但是其实用性和可行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杨超黄超刘丽丽陈睿王晋伟孟立强张路霞张宏王强吕继成赵明辉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评价遴选工作组
关键词:肾疾病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儿童肾病综合征不同疾病状态血清特种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状态与缓解状态多个血清特种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可能意义。方法 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原发性、单纯型、激素敏感型)患儿共80例,分别于肾病综合征发病状态与缓解状态两个时期,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合球蛋白、铜蓝蛋白,尿白蛋白定量、尿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与肾病综合征缓解状态相比,肾病综合征发病状态血清多种蛋白均降低,包括Ig G、Ig A、T3、FT3、T4、FT4、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转铁蛋白、C3、C4、铜蓝蛋白,且与血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Ig M、TSH和Ig E明显升高(P<0.05)。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后,除Ig E以外的上述其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肾病综合征发病状态明显低白蛋白血症时,可有多种血清特种蛋白下降,特别是Ig G和甲状腺素,与尿中大量蛋白丢失有关,不需要特殊治疗,肾病综合征缓解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崔洁媛刘丽丽张宏文
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血清特种蛋白
时均血清尿酸水平与新发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已经超越肾小球肾炎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和预测因子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血清尿酸(Serum uric ucid,SU...
刘丽丽
关键词:尿酸糖尿病肾病队列
CKD3~5期透析前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横断面研究
探讨中国CKD3~5期透析前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了解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因素,为CKD患者早期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提供可能性,为日后的干预研究设计奠定基础.
刘丽丽王芳张路霞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透析疗法冠状动脉钙化发病风险
血浆前白蛋白联合C-反应蛋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血浆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联合分析PA和CRP变化预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08例川崎病患者病例资料,包括血浆中PA、CRP水平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等。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ROC曲线分析等统计方法,对PA和CRP在疾病时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联合分析血浆PA及CRP的变化在预测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意义。结果:在川崎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浆PA水平为(44.6±34.9)mg/L,较正常参考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水平为(88.4±46.7)mg/L,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浆PA<80 mg/L的55例患者中,以76.5 mg/L为界限,CRP<76.5 mg/L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扩张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和CRP在川崎病急性期有明显变化,联合分析PA和CRP的变化,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张春雨刘丽丽廖莹杜军保金红芳
关键词: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