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文静

作品数:44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心肌
  • 7篇缺血
  • 6篇蛋白
  • 6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综合征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肌缺血
  • 4篇射频
  • 4篇射频消融
  • 4篇缺血预处理
  • 4篇消融
  • 4篇介入
  • 4篇金属蛋白酶
  • 4篇急性冠脉
  • 4篇急性冠脉综合...
  • 4篇梗死
  • 4篇冠脉
  • 4篇冠脉综合征
  • 3篇蛋白酶

机构

  • 44篇中日友好医院
  • 7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日友好临床...
  • 1篇北京红林制药...

作者

  • 44篇吴文静
  • 29篇柯元南
  • 15篇王勇
  • 13篇郑金刚
  • 12篇曾玉杰
  • 11篇李宪伦
  • 11篇王慧
  • 9篇程劲松
  • 7篇彭文华
  • 5篇王晓莉
  • 5篇程文立
  • 5篇廖文强
  • 5篇温见燕
  • 5篇高炎莎
  • 5篇孔炜
  • 4篇赵桂茹
  • 4篇赵霞
  • 3篇于长安
  • 3篇郑知刚
  • 3篇秦延莉

传媒

  • 11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老年保健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DAMTS-1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TSP)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ADAMTS-1)水平,探讨其在AC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4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对照组3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ADAMTS-1水平。结果:UAP组血浆ADAMTS-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与NSTEMI组血浆ADAMTS-1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在入院第3d血浆ADAMTS-1水平达到峰值;血浆ADAMTS-1水平与hsCRP、TIMI评分均正相关(均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ADAMTS-1水平升高,血浆ADAMTS-1水平可能用来预测ACS患者预后。
吴文静王慧柯元南郑金刚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血管生长物质表达及新生动脉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促进血管新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和抑制血管新生的ADAMTS-1表达及对有功能的新生动脉形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心脏IPC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PC后6、12、24 h VEGF、PDGF-B和ADAMTS-1的表达.在IPC后24 h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14 d后处死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IPC对心脏梗死区边缘成熟的新生小动脉形成的影响.对照组不进行缺血预处理,仅开胸手术24 h后取心脏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或建立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新生小动脉形成情况.结果 IPC后6、12、24 h,心肌的缺血区可见促进血管新生的VEGF和PDGF-B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和非缺血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制血管生长的ADAMTS-1表达在各时间点亦可见显著升高(P均〈0.05),且表达区域与VEGF和PDGF-B一致.IPC后心肌梗死14 d,可见梗死边缘区新生动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PC可以促进梗死边缘区成熟的新生动脉的形成,促血管生长的VEGF、PDGF-B和抑制血管生长的ADAMTS-1的相互调节作用可能促进了成熟的新生小动脉的形成.
王勇黄从新程劲松王慧吴文静廖文强温见燕柯元南郑金刚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原癌基因蛋白ADAMTS-1
成年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对脂联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IPC)模型及心肌梗死模型,探讨IPC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鼠(4月龄)建立IPC模型及IPC后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6、12和24 h亚组)、IPC组(0、6、12和24 h亚组)、单纯心肌梗死(MI)组及IPC+MI组.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乳头肌平面梗死心肌与左心室心肌面积的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联素在心肌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利用大鼠血浆标本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循环中脂联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IPC+MI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MI组[(20±2)%比(31±3)%,P<0.05=.IPC组6和12 h亚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相应时间点亚组的2.2倍和2.1倍(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可见空白对照组及IPC组非缺血区心肌组织中脂联素未染色,而缺血的心肌组织局部脂联素染色加深,即脂联素在缺血区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缺血区(P<0.05=.IPC组0、6和12 h亚组大鼠血浆中脂联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各相应时间点亚组(0 h:10.90±1.74比7.40±0.47 6 h:10.98±1.74比8.18±1.41 12 h:9.31±0.96比6.97±1.02,P均<0.05=.结论 IPC可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IPC后心肌组织和血浆中脂联素表达水平均升高,提示脂联素参与了IPC的心肌保护作用.
王慧程劲松吴文静温见燕于长安廖文强孔炜柯元南郑金刚
关键词:心肌梗死脂联素
血清D-二聚体与急性心肌炎院内不良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D-二聚体联合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早期识别急性心肌炎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10—2021年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免疫比浊法所测血清D-二聚体的中位数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院内不良事件定义为死亡、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新发的心力衰竭。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索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06例患者,年龄(36±16)岁,男性占62.3%,包括D-二聚体高水平组52例、低水平组54例。与D-二聚体低水平组比较,高水平组患者入院时平均收缩压[(114±21)mmHg vs.(121±14)mmHg,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71±13)mmHg vs(.76±10)mmHg]较低,心率更快[(97±26)次/min vs(.79±15)次/min],C反应蛋白水平[6.82(1.61,20.05)mg/dL vs.1.30(0.13,8.97)mg/dL]及肌酐水平[86.95(67.63,117.83)μmol/L vs.68.80(60.18,81.93)μmol/L]更高,心电图出现QRS间期>120 ms比例较高(25.0%vs.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肌损伤标记物阳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高水平组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67.3%vs.22.2%,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是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入院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预测院内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95%CI:0.690~0.873),敏感度为74.5%,特异度为71.2%,联合心肌损伤标记物阳性预测院内不良事件AUC为0.831(95%CI:0.752~0.910),敏感度为80.9%,特异度为78.0%。结论入院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预测急性心肌炎患者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风险,联合心肌损伤标记物可提高预测价值。
陈意浓李青于璐瑶朱龙洋王喆焦思琪杨亚柳闫梦雯张丽芳李佳慧吴文静孙艺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炎D-二聚体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吴文静曾玉杰
关键词:心肌缺血
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二例
病例1:男,60岁。因突发持续性胸闷2小时就诊。既往有风心瓣膜病史,但没有活动后胸痛病史。入院前8年发现房颤,没有系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查体:上肢动脉血压110/70mmHg,呼吸22次/min。心率86次/min,律...
颜红兵高焱莎柯元南彭文华吴文静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临床疗效。方法 :5 6例特发性室速患者中 ,34例左室特发性室速采用EPT小、中弯大头导管 (或Webstr小弯大头 ) ,在左室行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 ,以P电位较QRS起点提前 2 0ms以上作为消融靶点。 2 2例右室流出道室速采用Webster加硬导管在右室流出道行起搏标测 ,以起搏时与心动过速时体表 12导联QRS形态完全相同或最接近处为消融靶点 ,成功标准为放电过程中心动过速终止且不能诱发。结果 :5 1例患者消融成功 ,成功率 91.1%。 34例左室特发性室速中 30例靶点位于左室间隔中下部 ,2例近左室心尖 ,1例左室流出道 ,1例位于间隔高位。 31例消融成功 ,1例失败 ,2例因导管到达间隔处机械刺激终止室速而不能再诱发 ,于终止室速处作为靶点射频消融 ,1例于术后第 2天、另 1例半年后室速复发。 2 2例右室流出道室速 ,16例位于流出道间隔侧 ,6例位于流出道游离侧壁。 19例起搏标测到与心动过速 12导联QRS形态完全相同靶点 ,1例形态接近 ,消融获成功。 2例未能诱发室速 ,射频消融 1个月心动过速重新出现 ,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射频消融术对特发性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作为首选治疗。电生理未诱发室速或机械刺激终止室速不宜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王勇曾玉杰颜红兵李宪伦赵霞赵桂茹吴文静柯元南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室性心动过速疗效
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心室射血分数≤40%,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比索洛尔组(62例)或卡维地洛组(63例),均治疗30周。每次随访评估心功能,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比索洛尔组提高11%,卡维地洛组提高12%,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程度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力衰竭症状两组均较前改善,心功能分级比索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心功能Ⅲ级治疗后减少至5例(8.1%)和6例(9.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比索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3%和34.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一样安全有效,比索洛尔可以达到与卡维地洛靶剂量长期治疗相同的疗效。
王晓莉柯元南吴文静
关键词:比索洛尔超声心动描记术治疗等效
预激综合征伴心室颤动致心脏骤停1例
2023年
患者男,30岁,主因“意识丧失4h”于2021年4月26日入我科。4h前(13:00左右),患者因胸闷自行至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候诊期间出现意识丧失,院内急救团队到达后查看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未触及,心电图示心室颤动(见图1),立即行心肺复苏术,200J电除颤共6次,持续性心外按压,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期间患者呕吐大量胃内容物。患者于13:50恢复自主循环。13:53心电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A型预激综合征(见图2)。14:08心电图示:窦性心律,A型预激综合征(见图3)。14:27恢复自主意识。既往体健,无吸烟史,偶有饮酒,否认心脏病家族史。
张仕宇王睿申京波王青刘翠王楠王雪艳吴文静
关键词:心室颤动预激综合征动脉搏动窦性心律院内急救心肺复苏术
ACEI类药物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0
2004年
吴文静王晓莉
关键词:ACEI类药物心血管疾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胰岛素抵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