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深圳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植钉部位和骨水泥强化对髂骨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使用和未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和下钉在疲劳载荷后的最大拔出力,为合理使用髂骨钉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5具自愿捐献的成人防腐尸体采集10个完整髂骨标本用于实验。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每具尸体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植入髂骨上柱和下柱的螺钉分别命名为髂骨上钉和髂骨下钉。使用长70mm、直径7.5mm的螺钉,根据PMMA强化与否依次建立以下4组髂骨钉固定模型:髂骨上钉(A组)、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B组)、髂骨下钉(C组)和PMMA钉道强化髂骨下钉(D组)。将髂骨模拟人体站立位固定于MTS材料实验机上,向螺钉尾部施加100~300N循环压力载荷2000次后,测试髂骨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结果 5具尸体的BMD为(0.88±0.06)g/cm2。所有髂骨钉均准确植入预计钉道,未见髂骨钉穿入髋臼和穿出内外板等情况,疲劳测试后均未出现螺钉松动迹象。A、B、C、D组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964±250)、(1462±266)、(1537±279)、(1964±422)N。D组最大拔出力大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最大拔出力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骨下钉的固定强度显著高于髂骨上钉;PMMA钉道强化技术可有效提高髂骨钉的锚定强度,可用于髂骨钉松动的翻修。 于滨生 李泽民 郑召民 周治宇 梁春祥 李浩淼 韩国伟关键词:内固定 翻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生物力学 低氧诱导因子1α及2α在人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诱导人BMSCs(human BMSCs,hBMSCs)成软骨分化,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HIF-2α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为阐明HIF参与调控成软骨分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已消化的悬浮hBMSCs进行离心沉淀,形成细胞微球。将细胞微球分为2组,对照组加入含2%FBS的H-DMEM培养基,成软骨诱导组加入软骨诱导液,于低氧(2%O2)条件下培养。培养3周后行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培养1周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HIF-2α蛋白表达,培养1、2、3周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及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结果甲苯胺蓝染色示,对照组染色细胞核整体分布稀疏,而成软骨诱导组分布致密;成软骨诱导组细胞外基质染色明显较对照组深。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质内;与成软骨诱导组相比,对照组细胞核分布较稀疏且着色浅。Western blot检测示,培养1周成软骨诱导组HIF-1α和HI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345,P=0.001;t=7.683,P=0.002)。实时定量PCR检测示,与对照组比较,成软骨诱导组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在培养1周时降低、2周时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软骨诱导组培养各时间点HIF-2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x-9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过程中,Ⅱ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表达呈逐渐增加趋势,第2、3周时两者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成软骨诱导组多聚蛋白聚糖mRNA相对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F-1α参与诱导hBM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但HIF-2α表达在该分化过程中受抑制。 龚铭 黄胜 罗嘉全 黄保丁 周治宇 代学俊 高蔓蔓 李亮平 邹学农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 成软骨分化 髂骨垫片对髂骨螺钉疲劳载荷后下沉位移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评价自主设计的髂骨垫片对髂骨螺钉疲劳载荷后下沉位移的影响。方法:6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骨盆标本用于实验。经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L1L4平均骨密度后,随机将髂骨垫片放置在一侧髂骨进钉点处(A组),另一侧无垫片作为对照(B组)。将直径7.5mm、长度70mm的髂骨螺钉分别置入左右侧髂骨,在MTS材料实验机上,向螺钉尾部施加100400N垂直循环载荷20000次,记录每5000次载荷后两侧髂骨螺钉的下沉位移并比较。结果:6具标本的腰椎骨密度为0.781.06g/cm2,平均0.89±0.06g/cm2。所有螺钉顺利承受20000次的垂直载荷。在第5000、10000、15000和20000次轴向压缩载荷点上,A组髂骨螺钉的下沉位移分别为0.28mm、0.36mm、0.48mm和0.66mm;B组髂骨螺钉的下沉位移分别为0.34mm、0.69mm、0.88mm和1.07mm。在第5000次载荷点上,A组和B组螺钉下沉位移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10000、15000和20000次载荷点上,A组与B组螺钉下沉位移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0000次载荷后X线片发现A组无螺钉松动,B组5枚螺钉松动。结论:髂骨垫片可有效减少髂骨螺钉疲劳载荷后的下沉位移,防止髂骨螺钉松动。 于滨生 曾丽雯 李泽民 周治宇 王丽冰关键词:髂骨螺钉 生物力学 小鼠MIA3基因3'-UTR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4年 目的 建立靶向miR-374b的MIA3 psicheck2野生型及突变型载体,为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提供前期保障. 方法 构建MIA3 psicheck2野生型及突变型载体,首先根据小鼠MIA3-3 &#39;UTR序列信息设计其扩增引物,以小鼠血液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MIA3-3 &#39;UTR序列,并将其克隆至psicheck2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然后,设计突变引物将miR-374b种子序列靶标TATTATA突变成AAATTAT构建突变载体.其次,采用载体酶切鉴定及测序法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 结果 琼脂糖电泳分析,载体PCR扩增大小与理论大小相符合.DNA测序鉴定MIA3-3 &#39;UTR-WT载体构建成功.突变型载体的构建,成功将miR-374b种子序列靶标TATTATA突变成AAATTAT. 结论 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鉴定miR-374b与成软骨分化相关靶基因MIA3是否真正具有结合位点奠定了基础. 瓦庆德 何沛恒 代学俊 邹峰 周治宇 邹学农 徐栋梁关键词:软骨分化 C3H10T1/2成软骨分化过程中miR-19a与CCND1的表达及调控 2015年 【目的】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探讨mi R-19a与细胞周期基因CCND1之间的关系,为揭示mi R-19a参与调控成软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选取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心沉淀法进行pellet细胞微球培养,用含有TGF-β3及2%FBS的高糖DMEM进行成软骨诱导并作为实验组,用含2%FBS的高糖DMEM培养(替换)导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2、3周进行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在第3周进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功能基因Bax与Klf-4表达均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软骨分化关键启动因子SOX-9及相关基因aggrecan,collagen II,Collagen Xa1的表达均在2周时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互联网生物信息学预测CCND1可能是mi R-19a的靶基因;在成软骨分化过程中,mi R-19a表达逐渐上升(P<0.05),而CCND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P<0.05)。甲苯胺蓝染色pellet细胞微球呈蓝紫色,细胞核呈深蓝色,诱导组中细胞外基质含量明显增多。【结论】在C3H10T1/2成软骨分化过程中,mi R-19a参与维持细胞干性及增殖基因表达降低,分化能力得到增强;且mi R-19a参与该分化调控过程。 龚铭 周治宇 代学俊 高蔓蔓 罗嘉全 黄胜 李亮平 邹学农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成软骨分化 雌性恒河猴腰椎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关系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T1p-MRI技术评估雌性恒河猴腰椎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只雌性恒河猴,年龄4~20岁,平均10.9岁;体重5.3~10.8kg,平均7.4kg。采用Osteocore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4.5,及双髋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采用1.5Tesla磁共振仪对L4.5,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定其T1P弛豫时间(T1P值)。分析TID值及Pfirrmarm分级与年龄、体重及腰椎、髋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腰椎骨密度值为(0.64±0.17)g/cm2,髋骨ward三角区为(0.67±0.19)g/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93,P=0.128)。L4、5椎间盘按Pfirrmann分级标准: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5例。腰椎间盘T1p值为(104.08±18.65)ms,Ⅰ、Ⅱ、Ⅲ级分别为(121.31±13.44)、(104.73±15.01)、(77.41±11.87)ms。腰椎间盘Tip值与年龄、腰椎及髋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均成负相关,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以上指标均成正相关;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腰椎间盘T1p值成负相关。结论腰椎间盘T1p值可作为椎间盘退变的量化评价指标,雌性恒河猴腰椎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成正相关关系。 魏富鑫 钟锐 王乐 崔尚斌 刘少喻 邹学农 周治宇 梁子建关键词:腰椎 骨密度 椎间盘退变 恒河猴 恒河猴腰椎间盘缺血性退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建立恒河猴腰椎间盘缺血性退变模型并通过T1ρ自旋锁定成像和T2-mapping技术验证其可靠性。方法 选取12只健康雌性恒河猴,年龄4~6岁,体重4.4~6.1 kg。每只设L5、6椎间盘作为实验组,L4、5椎间盘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于椎间盘相邻的上、下软骨终板下骨各缓慢注射平阳霉素(2 mg/mL)1 mL,对照组各注射生理盐水1 mL。于术前及术后1、4、12周采用MRI T1ρ和T2-mapping技术量化评估退变进程,术后4、12周取材行HE染色观察。结果 对照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T1ρ、T2 map弛豫时间值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ρ弛豫时间值于术后4周明显下降,4、12周与术前及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map弛豫时间值于术后12周明显下降,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间除术后4、12周T1ρ弛豫时间值及术后12周T2 map弛豫时间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比较以及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T2WI轴位髓核高信号区面积占整个椎间盘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对照组各时间点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结构未见异常。实验组术后4周椎间盘髓核细胞数目减少、排列不规则;12周椎间盘髓核纤维化,内层纤维环出现裂隙改变。结论 经椎体终板下骨注射平阳霉素可获得可靠的怛河猴腰椎间盘缺血性退变模型,T1ρ自旋锁定成像和T2-mapping可作为椎间盘早期退变的量化评价指标。 魏富鑫 王乐 周治宇 崔尚斌 刘少喻 邹学农 钟锐 梁子建关键词:恒河猴 置钉部位和骨水泥强化对髂骨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影响 目的 比较使用和非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强化髂骨上钉和下钉疲劳载荷后的最大拔出力.方法 从5具自愿捐赠防腐尸体采集的10个完整髂骨标本用于实验.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 于滨生 李泽民 庄新明 郑召民 周治宇 梁春祥 韩国伟关键词:螺钉松动 翻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制备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并初步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醇钠-酰氯法将丙烯酰氯与聚乙二醇反应,制得交联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acrylate,PEGD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光谱仪检测其分子结构。取透明质酸经化学修饰制备巯基化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thiolation,HA-SH),采用Ellman法检测其巯基含量并计算巯基化产率。采用PBS将HA-SH和PEGDA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W/V)溶液,其中HA-SH浓度为0.5%、1.0%及1.5%,PEGDA为2%、4%及6%,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获得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记录交联反应时间。取1.5%HA-SH、4%PEGDA制备的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以浸提法检测其细胞毒性;然后接种人BMSCs并培养72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并行活/死细胞染色观察,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结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显示,PEGDA中大多数羟基被丙烯酸酯基取代;核磁共振光谱仪分析显示,PEGDA在5-7 ppm出现3组表征丙烯酸酯基的特征峰。HA-SH的巯基化产率为65.4%。2%-6%PEGDA与0.5%-1.5%HA-SH经不同比例混合后,交联反应在2-70 min内完成;不同浓度及比例交联形成的水凝胶均呈透明状。透明质酸水凝胶浸提液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满足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培养72 h后,BMSCs在透明质酸水凝胶中分布均匀、生长良好,活/死细胞染色显示以绿染活细胞为主。结论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具有细胞毒性低、体外生物相容性好、交联时间可控的优点,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载体或组织缺损填充材料。 梁嘉碧 李俊 汪婷 梁雨虹 邹学农 周光前 周治宇关键词:透明质酸 水凝胶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支架 骨质疏松症抑制人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为研究患者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差异性,选取临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髓干细胞进行成骨分化诱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临床6名患者(骨质疏松症3人,非骨质疏松症3人)的腰椎骨髓血液中分离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体外扩增至3-4代后进行实验。成骨诱导液的成分包括地塞米松(100 nmoL/L),二磷酸抗坏血酸(0.05 mmoL/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溶解于含有100 mL/L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中。通过测定hMSC的增值与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反应干细胞成骨分化活性。定量PCR检测Runx-2、ALP及成骨标志基因osteocalcin(OC)和osteonectin(ON)表达水平;通过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确认并定量检测钙离子浓度。【结果】比较两组干细胞增殖差异,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降低,而ALP含量无显著差异。Q-PCR检测显示在第3、7天时,骨质疏松组Runx-2、AL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的成骨相关基因OC在3、7、14 d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而ON仅在第7天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矿化结节染色及钙离子定量检测显示,较之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矿化结节染色浅,钙定量降低。【结论】使用成骨诱导干细胞分化方案(地塞米松、二磷酸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结果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较非骨质疏松患者降低。因此,选取有骨质疏松症患者自身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治疗的种子细胞可能并不适用于临床。 代学俊 岑蔼儿 张春梅 龚铭 周治宇 黄保丁 叶淦湖 邹学农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