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爱明

作品数:35 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7篇脊髓
  • 7篇脊髓损伤
  • 4篇低血压
  • 4篇血压
  • 4篇外固定
  • 4篇骨细胞
  • 3篇腰椎
  • 3篇软骨
  • 3篇体位
  • 3篇体位性低血压
  • 3篇转染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颈椎
  • 3篇康复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26篇徐州医学院附...
  • 6篇徐州医学院
  • 5篇中国康复研究...
  • 2篇北京博爱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姚爱明
  • 16篇冯斌
  • 14篇刘林
  • 13篇许铁
  • 11篇刘凯
  • 10篇张轶
  • 9篇秦宏敏
  • 7篇关骅
  • 7篇谢春雷
  • 6篇陈孜
  • 6篇朱锋辉
  • 4篇孟杨
  • 4篇郭险峰
  • 3篇刘筱
  • 3篇谢守祥
  • 3篇佟向阳
  • 2篇崔建
  • 2篇张贵平
  • 2篇唐和虎
  • 2篇孟扬

传媒

  • 8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江苏省第十八...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外伤伴颈脊髓损伤的急救与外科治疗(附48例分析)
颈椎外伤伴颈脊髓损伤患者,在创伤外科日常诊疗工作中较为常见。对颈椎外伤伴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以及尽早的外科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回归社会。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
姚爱明
文献传递
关节损伤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姚爱明
关键词:关节损伤康复治疗疗效
组合式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四肢骨折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13年6月,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58例儿童四肢骨折,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43例。其中肱骨骨折10例,股骨...
刘筱姚爱明刘凯冯斌刘林许铁
关键词:儿童外固定四肢骨折
文献传递
颈段急性脊髓炎误诊二例分析
2001年
陈学明关骅姚爱明郭险峰唐和虎
关键词:颈段急性脊髓炎误诊病例分析
钛合金颗粒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钛合金颗粒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增殖以及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探讨假体周围骨溶解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钛合金颗粒处理A(0.01%)、B(0.10%)、C(1.00%)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培养24、48、96、168h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24、48h后成骨细胞的RANKLmRNA表达及培养上清液的RANKL含量。结果培养48h,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其他各组比较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培养168h,B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24、48h,和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RANKLmRNA表达及分泌量均明显升高(P〈0.01),各实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钛合金颗粒可降低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促进成骨细胞RANKL表达与分泌,是假体周围骨溶解机制之一。
刘林谢守祥赵宁军姚爱明秦宏敏许铁
关键词:钛合金颗粒成骨细胞核因子-KB骨溶解
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收治的11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并对可能影响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79.4%,其发生与脊髓损伤程度、损伤平面、是否有并发症等有关。结论在治疗脊髓损伤同时,应注意低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根据不同低钠血症原因,采取不同方法治疗。
谭迎春冯虎张轶姚爱明罗洪宗
关键词:低钠血症急性颈髓损伤脊髓损伤并发症法治
氧化锆大颗粒诱导兔膝关节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氧化锆大颗粒对兔膝关节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15只,随机分为氧化锆颗粒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颗粒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兔右侧膝关节腔及关节内侧组织分别注入浓度为0.1%(v/V)、直径为58.87μm的氧化锆颗粒混悬液、UHMWPE颗粒混悬液,对照组只注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实验第24周取膝关节周围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标本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UHMWPE颗粒组可见颗粒周围有大量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包裹;氧化锆颗粒组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但明显少于UHMWPE颗粒组。UHMWPE颗粒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氧化锆颗粒组(P〈0.05)。氧化锆颗粒组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化锆颗粒诱导兔膝关节无菌性炎症作用弱于UHMWPE颗粒,其机制与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有关。
刘林任天成谢守祥赵宁军姚爱明秦洪敏许铁
关键词:人工关节氧化锆细胞因子
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临床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在不同斜立角度下血压、脉搏、脑血流速度变化的特点以及与体位性低血压(OH)临床症状的相互关系;探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发生OH的临床机制.结论:该研究显示(1)在脊髓损伤早期,斜立30<'0>15分...
姚爱明
关键词:脊髓损伤体位性低血压
文献传递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被引量:194
2001年
关骅石晶郭险峰王德成姚爱明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
急性颈髓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处理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研究急性颈髓损伤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机制、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8例急性颈髓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1例手术后治愈 ,2例因并发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是危重并发症 。
姚爱明关骅陈学明郭险峰唐和虎
关键词:急性颈髓损伤康复应激性溃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