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 作品数:20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建立运动-静止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 2004年
- 目的: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是当前国内外致力探讨的课题,建立一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精确动物模型有助于为脊髓损伤的恢复带来新的突破。方法: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ortex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随机分为:A组:8只,脊髓受压30min;B组:8只,脊髓受压180min;C组4只为对照组,脊髓显露后不损伤。观察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运动功能恢复、MRI变化。结果:A,B两组脊髓组织学均有损害、MRI显示两组均有脊髓受压性改变,B组脊髓组织损害程度和MRI显示的受压体积显著大于A组(P<0.001);A组CSEP逐渐恢复达基线的76%,B组CSEP无恢复;脊髓受压早期A,B两组均有后肢功能障碍,A组1周后基本恢复后肢功能,B组4周仍无恢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能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分级脊髓损伤模型。
- 冯虎汤押庚谭迎春许铁董瑞国刘凯冯斌张轶朱峰辉马海春李兴坤
- 关键词:脊髓损伤诱发电位组织学
- MIPPO技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6例肱骨干中下段闭合性骨折采用MIPPO技术治疗,男5例,女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桡神经功能术后无恶化,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9.1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5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在肱骨干中下段经外侧方入路的MIPPO技术和前方入路均可行,但是前方入路更安全、易操作,严格的病例筛选是MIPPO技术治疗成功的前提。
- 张轶陈孜高伟王秋根刘凯刘林谢春雷孟杨刘筱
- 关键词:微创肱骨骨折接骨术桡神经
- 内固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挠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种内固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挠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方法比较国内外先进的不同种材料钢板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结果多种不同种材料型号钢板以及配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挠骨远端骨折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不稳定型挠骨远端骨折有众多的亚型,必须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种的内、外固定手术方法。
- 秦宏敏许铁冯斌陈孜刘凯姚爱明张轶刘林谢春雷孟扬朱锋辉
-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
- Ad-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利用软骨组织工程修复人体关节面的软骨面缺损是自20世纪末以来人们探讨的研究方向,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是具有优势的一个热点。我们利用重组腺病毒作为载体,将TGFβ1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其向软骨细胞表型的分化提供实验基础。
- 秦宏敏佟向阳许铁冯斌陈孜刘凯姚爱明张轶刘林谢春雷孟扬朱锋辉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腺病毒载体转染TGFΒ1重组腺病毒软骨细胞表型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Ad-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软骨组织工程与基因治疗相结合的技术,利用腺病毒载体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导入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诱导靶细胞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实验于2004-03/2006-03在徐州医学院完成。①实验方法:兔麻醉后自胫骨上端抽取骨髓,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以1×104/cm2接种,达70%融合时分为3组:Ad-TGFβ1转染组采用H-DMEM无血清培养基,加入刚解冻的Ad-TGFβ1液30μL,地塞米松100nmol/L,维生素C50mg/L;Ad-GFP对照组采用H-DMEM无血清培养基,加入Ad-GFP腺病毒,地塞米松100nmol/L,维生素C50mg/L;空白对照组采用H-DMEM完全培养基,不外加任何试剂或药品。②实验评估:倒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分别于转染后7,14,21,28d检测细胞内蛋白多糖、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①细胞形态学观察:Ad-TGFβ1转染后7d,集落中的细胞呈放射状向周围扩展,均一性好,呈长梭形,紧密排列似漩涡状,生长速度明显增快,细胞密度明显增高。②转染后细胞内蛋白多糖的检测:Ad-TGFβ1转染后14d胞浆呈紫蓝色,异染性明显,胞核清晰,可见核仁。转染后28d细胞明显老化,但胞浆中仍可见紫蓝色异染。其余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异染性。③转染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Ad-TGFβ1转染组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呈强阳性表达,其余两组几乎检测不到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④转染后细胞内Ⅱ型胶原的表达:Ad-TGFβ1转染后7d胞浆中Ⅱ型胶原呈弱阳性表达,转染后14,21d呈强阳性表达,转染后28d表达有所降低。其余两组几乎不表达Ⅱ型胶原。结论:经Ad-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是获得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方法之一。
- 秦宏敏沙广钊佟向阳许铁冯斌刘凯陈孜姚爱明张轶刘林谢春雷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软骨细胞
-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Rho激酶抑制剂可以调节细胞骨架重构,激活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细胞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传代。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实验组加入10μmol/L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照组正常培养。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Rho激酶抑制剂Y-27632作用后,3d左右进入平台期,细胞生长加速,生长曲线上移。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对照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80.640±5.516)%,S期细胞比例为(13.397±2.511)%;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61.723±8.829)%,S期细胞比例为(29.380±7.630)%,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NA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
- 刘筱万美荣刘小云燕宪亮张铮铮刘凯许铁
- 关键词:细胞周期增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HO激酶抑制剂
- 微创稳定系统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应用微创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总结治疗体会。方法2005年11月至2007年4月应用uSS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7例,男6例,女1例;年龄23—69岁。平均46.9岁。关节外骨折及简单的关节内骨折采用膝关节外侧切口,复杂关节内骨折采用髌骨旁前外侧切口,手术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nimal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果本组术后均获随访4—20个月,平均10.4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深部感染,一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X线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8.1周。完全负重时间16—26周,平均20.1周。膝关节活动度:屈80°~130°,平均104°;伸0°~10°,平均4.3°。结论LISS系统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 刘凯秦宏敏冯斌刘林张轶朱峰辉
- 关键词:微创稳定系统骨折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微创性
- 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采用徽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应用LISS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8例。结果本组术后均获随访4-20个月,平均9.8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深部感染,1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X线愈合时间13~22周,平均16.8周。完全负重,时间15~24周,平均18.8周。膝关节活动度:屈80°~140°,平均109°;伸0°~10°,平均3.8°。结论 USS对胫骨遍端关节内或关节外骨折均能稳定地固定,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特点。
- 刘凯冯斌刘林张轶
- 关键词:骨折胫骨近端骨折固定术微创稳定系统
-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6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16 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 ,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 17分法对术后的脊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及评价。结果 病程在 12个月内者 ,术后 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 76 .0 9% ;病程超过 12个月者 ,术后 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 6 4.71% (P <0 .0 5 )。结论 对 2间隙 3节段以上脊髓受压合并发育性或退行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 ,可取得满意疗效。对病程在
- 刘凯龚维成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板成形术椎管扩大术术式疗效
- 组合式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四肢骨折58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13年6月,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58例儿童四肢骨折,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43例。其中肱骨骨折10例,股骨...
- 刘筱姚爱明刘凯冯斌刘林许铁
- 关键词:儿童外固定四肢骨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