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济春

作品数:41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小儿
  • 8篇手术
  • 8篇囊肿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7篇闭锁
  • 5篇胆总管
  • 5篇胆总管囊肿
  • 5篇婴儿
  • 5篇手术治疗
  • 5篇结肠
  • 5篇儿童
  • 4篇胆道
  • 4篇胆道闭锁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切除

机构

  • 41篇天津市儿童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宫济春
  • 35篇詹江华
  • 23篇罗喜荣
  • 19篇高文忠
  • 17篇包国强
  • 8篇胡晓丽
  • 6篇朱倩仪
  • 4篇汪帕
  • 4篇郝长锁
  • 3篇高一平
  • 3篇刘谊
  • 2篇李欣
  • 2篇胡博
  • 2篇赵林胜
  • 2篇杨明洁
  • 2篇谷继卿
  • 2篇李学勤
  • 2篇赵滨
  • 2篇牛军
  • 1篇张辉

传媒

  • 11篇天津医药
  • 10篇临床小儿外科...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西藏医药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第四届全国小...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下腹部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经下腹部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经下腹部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5例,随访6月至3年半。结果所有患儿全部临床治愈,切口均1期愈合,无并发症及疝复发。结论高原地区经下腹部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儿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费江宫济春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
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病理学基础
目的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小儿常见的畸形之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排便控制不良如便失禁、污粪、便秘等,发生率高达10-75%。排便感受器是排便反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研究证实其分布于直肠、肛管粘膜、肛门外括约肌和盆底肌中,...
詹江华朱倩仪赵林胜胡晓丽罗喜荣宫济春胡博牛军
文献传递
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血管瘤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管良性肿瘤。新生儿发病率为1%~2%,1岁时发病率上升至12%,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为3~5:1。血管瘤位于头颈部占75%,躯干部占25%,也有少数发生在黏膜、肌肉、骨、内脏。血管瘤可快速增殖,部分病例可出现瘤体溃疡、呼吸道的梗阻,以及心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意见尚不统一,普遍认为内皮细胞增生在血管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关于内皮细胞的来源仍不明确,多认为与母体遗传、胎盘来源、基因突变等有关。现就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宫济春詹江华
关键词:血管瘤发病机制
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远端神经节细胞及cajal细胞分布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和cajal间质细胞在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直肠末端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HE方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分布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兔抗人c-kit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患儿病理所见直肠末端神经丛分布稀疏,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高位闭锁组黏膜下层、肌间神经丛明显低于低位闭锁组(均P<0.05);NSE及c-kit在高位闭锁组未见阳性表达。结论:高位肛门闭锁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神经丛和cajal细胞少于低位闭锁组,可能影响直肠末端肠道运动功能,导致术后排便功能障碍。
朱倩仪詹江华赵林胜胡晓丽宫济春罗喜荣胡博牛军
关键词:肛门闭锁神经节S100蛋白质类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左颌下异位胸腺合并部分甲状旁腺异位一例
2004年
赵滨李欣宫济春
关键词:颌下肿物甲状旁腺胸腺哭闹红肿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52例报道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5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均经B超、CT、MRCP等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胆总管囊肿切除、肝门空肠Roux-Y型吻合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无重大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门空肠Roux-Y型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宫济春罗喜荣高文忠包国强詹江华
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端侧吻合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64例被引量:8
2010年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胆管发育畸形,多年来囊肿切除,胆道重建的术式有多种,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端端吻合已成为本病的首选术式,但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胆道结石是较常见的问题。我院外科自2002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端侧吻合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6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宫济春高文忠詹江华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
小儿结肠息肉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小儿结肠息肉的诊治经验,探讨电子结肠镜下诊治小儿结肠息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结肠息肉患儿的诊治经过。男51例,女27例,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血便,均行结肠镜下圈套法高频电凝结肠息肉切除术。结果86例中,1例全结肠布满大小不一息肉,其余15例共检出息肉90枚,其中1例3枚,3例2枚,80例均为1枚。90枚息肉分布于直肠43枚,乙状结肠37枚,降结肠10枚。病理检查结果回报,幼年性息肉84例,腺瘤样息肉2例。2例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无肠穿孔病例。随访3个月至3年所有患儿便血症状消失。结论小儿结肠镜检安全,疗效可靠,内镜下圈套法高频电凝结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宫济春包国强郝长锁詹江华
关键词:结肠息肉
H型手术治疗后天性直肠外阴瘘
2009年
我院1998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H型会阴手术^[1]治疗后天性直肠外阴瘘瘘口直径超过0.5cm,以及由于术式选择不当所致会阴Ⅲ度裂患儿2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高文忠宫济春詹江华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儿童
婴儿型胆总管囊肿形成的病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婴儿型胆总管囊肿形成的病因及炎症介质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1岁以下的胆总管囊肿29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CD4、CD8、CMV、EBV在胆总管囊肿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术中造影检查分析。结果:术中行胆道造影17例,其中显示胆胰管结合部囊肿11例,6例(54.5%)存在胆胰管合流异常。在囊肿壁上可以检测到CD4、CD8的表达,其中CD4表达11例(37.9%),CD8表达22例(75.9%)。在囊肿壁中可以检测到4例(13.8%)CMV表达,EBV表达为12例(41.4%)。结论:胰液逆流入胆道系统可以造成胆道上皮细胞破坏,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胆道上皮的炎症反应,引起CD8的高表达,胆道上皮破坏,脱落上皮形成蛋白栓阻塞胆总管远端造成胆总管囊肿的形成。
詹江华胡晓丽李学勤郝长锁罗喜荣宫济春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巨细胞病毒婴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