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0例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Humphrey-750型自动定量视野仪检测结果及分析
- 2010年
- 目的评价Humphrey-750型自动定量视野仪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60眼,观察组)和查体健康者35例(70眼,对照组),使用Humphrey-750型自动定量视野仪测量两组视野各象限光敏感度、视网膜敏感度均值(MS)、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结果两组视野各象限敏感度、MS、MD、PSD比较P均<0.05。结论 Humphrey-750型自动定量视野仪可无创、准确的测量视野变化,在青光眼早期诊断及随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张静王庆强赵丽娟
- 关键词:青光眼
- 自发性眼眶内血肿1例
- 2011年
- 患者女,51岁,因右眼球突出伴眼部疼痛9 d于2006年3月30日收入我院眼科。患者9 d前突然出现右眼球突出、眼睑肿胀、眼部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后予抗生素眼水点眼、静滴头孢曲松钠治疗1周后无明显效果,遂转至我院。既往无高血压、血液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全身检查、血液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
- 王俊恩张静张文波
- 关键词:血液常规检查眼部疼痛眼球突出头孢曲松钠眼睑肿胀
- 艾滋病眼部病变与全身其它系统病变的关系分析
- 2018年
- 目的 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患者眼部及全身其它系统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分子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探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64例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抗原测定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64例HIV患者中首诊于眼科患者10例.治疗采用更昔洛韦全身静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等.结果 眼部病变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症(AIDS)的主要并发症,最高可达82.6%以上,其中以微血管病变居多,不同眼部病变可以共存;HIV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持续降低,常伴发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和机会感染.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年龄与HIV呈正相关;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HIV呈负相关;部分患者经过更昔洛韦静滴后,眼部配合局部处理,症状好转,全身状态明显改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免疫重建综合征,进而发生其他机会感染.结论 艾滋病感染发病年龄日渐趋于年轻化,眼部并发症仍是艾滋病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全身状况不容忽视,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慢性腹泻、咳嗽、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应警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即时做好相应的处理.
- 肖慧珍贾新国张文波李莉张静
-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眼部并发症
-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黄斑中心凹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屈光正性弱视患者20例40眼,年龄4~10(平均6.15±1.64)岁,等效球镜1.50~7.00D,眼轴22.07±0.97mm;正常对照组25例50眼,年龄4~15(平均8.62±2.42)岁,等效球镜0.57±1.07D;眼轴22.81±0.72mm。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分别对其黄斑中心凹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检验,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弱视眼与正常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32.98±14.99μm和136.60±13.82μ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16.95±9.59μm和110.40±7.63μ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31,P<0.05),弱视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可能影响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王庆强翟彦君张静贾新国王俊恩
- 关键词:屈光不正性弱视
- 显微探针疏通术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显微探针疏通术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GD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140例(28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药物、热敷、睑板按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用显微探针进行睑板腺管疏通,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睑板腺脂质性状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UT均明显延长,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2周,1、2、3个月,观察组治疗后1 d,其睑板腺脂质性状评分及排出难易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均<0.01),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1)。结论利用显微探针疏通术治疗MGD快速有效、经济实用。
- 王庆强张静贾新国张文波付青马强
- 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血管畸形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血管畸形的临床病例,避免误诊本病。方法通过对2例眼部症状相同而位置不同的海绵窦血管畸形病例分析,对此类疾病做一概述。结果 2例病例分别被误诊为"动眼神经麻痹"和"结膜炎",经眼眶CT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海绵窦血管畸形所致,并给予动静脉栓塞治疗,患者眼部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详尽病史询问、完善辅助检查对于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血管畸形的诊断是必需的。
- 赵丽娟张静
- 关键词:眼部海绵窦血管畸形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大泡性角膜病变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羊膜移植进行治疗的18例18眼大泡性角膜病变,对18例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大泡消失例数、羊膜溶解时间、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时间、视力改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8例中,10例在术后3d内疼痛消失,18例大泡消失,15d内移植的新鲜羊膜全部溶解,无1例出现排斥反应,15d内角膜上皮完全修复。结论: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是取材方便、费用低廉、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 张静
- 关键词:羊膜大泡性角膜病变
- 玻璃体内异物致真菌性眼内炎1例
- 2008年
- 刘洪波翟彦君张静
- 关键词:真菌性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人工晶状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