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广藿香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设计
  • 2篇生芽
  • 2篇丛生
  • 2篇丛生芽
  • 1篇单因子试验
  • 1篇移栽
  • 1篇诱变
  • 1篇水仙
  • 1篇秋水仙素
  • 1篇组织培养快繁
  • 1篇组织培养快繁...
  • 1篇无菌苗
  • 1篇快繁
  • 1篇快繁技术
  • 1篇RAPD
  • 1篇RAPD-P...
  • 1篇EMS诱变
  • 1篇ISSR-P...

机构

  • 4篇海南大学

作者

  • 4篇曹嵩晓
  • 3篇李娟玲
  • 3篇刘国民
  • 1篇罗轶奇
  • 1篇李碧英
  • 1篇戴景
  • 1篇韦江云
  • 1篇王艺

传媒

  • 2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广藿香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广藿香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经诱导出大量丛生芽,然后将丛生芽分别转接到含有不同质量浓度6-BA的增殖培养基和含有不同质量浓度IBA的生根培养基上,筛选出最适增殖培养基:MS+6-BA 0.1~0.2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25~1.0 mg.L-1。广藿香组培苗株高达5~6 cm时进行炼苗移栽,移栽成活率高达95%。
曹嵩晓李碧英李娟玲刘国民韦江云
关键词:广藿香丛生芽快繁技术移栽
利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双重实验方法优化广藿香ISSR-PCR实验体系被引量:16
2011年
为了建立广霍香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首先通过单因子试验选定其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广藿香ISSR-PCR反应的5种因素4水平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广藿香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DNA模板40 ng,Mg2+浓度为2.5 mmol.L-1,引物浓度为0.3μmol.L-1,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5 U,dNTPs浓度为150μmol.L-1。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按94℃变性45 s,52.7℃退火45 s,72℃延伸90 s,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4℃保存。
曹嵩晓李娟玲刘国民王艺戴景
关键词:广藿香ISSR-PCR单因子试验正交设计
利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双重实验法优化鹧鸪茶RAPD-PCR反应体系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建立鹧鸪茶RAPD-PCR的优化反应体系,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定其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鹧鸪茶RAPD-PCR反应的5种因素进行4水平优化试验。并运用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优化的RAPD-PCR反应体系为:10×Buffer缓冲液2.5μL+Mg2+2.5mmol/L+dNTPs0.2mmol/L+TaqDNA聚合酶1.5U+S28引物0.48mmol/L+80ng模板,定容至25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min,然后按94℃变性30s,38℃退火45s,72℃延伸120s,进行4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16℃保存。该优化的RAPD-PCR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应用于鹧鸪茶不同居群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娟玲刘国民曹嵩晓罗轶奇
关键词:RAPD
广藿香无菌苗的秋水仙素和EMS诱变及突变体植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是我国重要常用中药之一;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家,后传入我国。广藿香在我国产区栽培,由于气温比原产地低,罕见开花,因此生产上一直采用扦插繁殖。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病原体...
曹嵩晓
关键词:广藿香丛生芽秋水仙素ISSR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