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山
- 作品数:3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瓣膜置换术中对严重三尖瓣病变的治疗
- 姜楠李庆和徐栋王强李军山阮昕华左景珍
- 该研究提出了对三尖瓣处理的新观念。通过三尖瓣置换术组和三尖瓣成形术组对比,显示置换组术后右心系统结构改善较明显,肺动脉压下降也较显著,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左心系统改善无明显差别。结论:重度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尤其...
- 关键词:
- 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核T_3受体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本文报告了利用放射配体分析方法对9例克汀病患者及17名正常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核T3受体的研究,通过Scatchard分析确定了各自的核T3受体的亲和常数和最大结合容量,结果表明:克汀病患者与正常人的亲和常数(Ka)一致,分别为(2.13±O.69)×1010L/mol和(1.74±0.13)×1010L/mol,而最大结合容量(MBC)则有显著差别,分别为18.53±6.97fmol/100μgDNA和4.38±1.8fmol/100μgDNA(P<0.01)。
- 赵学勤张镜宇苏学良李桐芬李军山
- 关键词:克汀病淋巴细胞T3受体
- 肺癌合并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近些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肺癌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居于全球恶性肿瘤首位,并成为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及肺癌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共病患者也越发常见,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肺癌和冠心病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关系,本文通过总结二者发病的共同风险因素(吸烟及环境污染、纤维蛋白原、雌激素及年龄)和治疗(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及靶向治疗)进展,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闫立楠杜林张逊魏东杨东艳李军山王联群
- 关键词:肺癌冠心病手术治疗
- 左侧肋间切口与胸骨中下段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比较左侧肋间切口(left anterior small thoracotomy,LAST)与胸骨中下段小切口(lower-end sternal splitting,LESS)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20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行LAST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作为试验组(LAST组);收集同期接受LESS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作为LESS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1∶1比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围术期临床数据、桥血管分布及通畅性。结果 匹配前,LAST组纳入110例,LESS组纳入206例。匹配后两组各纳入110例患者,LAST组男8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0.6±8.3)岁;LESS组男8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1.0±9.6)岁。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T组总住院时间(t=2.255,P=0.025)和呼吸机使用时间(t=-2.229,P=0.027)显著短于LESS组。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桥血管数、二次插管、二次开胸、术后伤口感染、胸骨并发症、术后心房颤动、术后肺部感染、围术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血管分布在前降支、对角支、后降支区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T组靶血管在钝缘支、室后支区域显著多于LESS组;LESS组靶血管在右冠区域显著多于LAST组(P<0.05)。术后CT血管造影提示LAST组1例钝缘支静脉桥血管闭塞,两组其余患者桥血管均通畅。结论 LAST与LESS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式。LAST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实现多支血管病变的完全再血管化,且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美观等优点,但手术技术需要一定学习曲线,需要掌握一定手术适应证。
- 李景辉张哲俊杨寅白云鹏张凯杨东艳李军山魏东王联群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微创
- 血浆脑钠肽预测OPCAB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于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以OPCAB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手术前、术后5h、术后24h、术后72h及术后1周测定血浆BNP水平,分析术后BNP的变化趋势。将血浆BNP水平与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等临床事件进行分析。结果:(1)OPCAB术后5h血浆BNP水平开始上升,72h达峰并开始下降,到1周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2)术后心律失常组术前、术后24h、72h及1周的血浆BNP水平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1或P<0.05)。结论:(1)OPCAB术后血浆BNP水平呈动态变化趋势。(2)术前及术后升高的血浆BNP水平可能与术后心律失常有关。
- 宋静华郭志刚李军山魏民新孙静杨东艳王联群姜楠
- 关键词:利钠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手术后并发症
- 不用外管道行VSD远离两大动脉近肺动脉狭窄型右心室双出口根治术一例
- 2000年
-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年龄4 8/(12)岁。生后心脏有杂音,后紫绀逐渐加重。喜抱位,喜蹲踞,活动后紫绀加重。查体发现:心率102次/分,血压10/6 kPa(75/45 mmHg),口唇发绀。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Ⅲ/6收缩期杂音,可及震颤,肺动脉第二音未闻及。肝左肋下0.5cm,重度杵状指趾。胸部平片示:心胸比例:0.54。靴型心、肺血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右室肥厚伴劳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两大动脉发自右室,主动脉与肺动脉平行。两条大动脉与房室瓣之间为肌性圆锥组织连接。室缺近于肺动脉瓣下,房缺1.5cm。室水平左向右分流,房水平右向左分流为主。多普勒超声诊断: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室缺近肺动脉瓣下,房缺。心血管造影检查,主动脉、肺动脉起自右室,右室为双肌性流出道,主动脉与二尖瓣失纤维连接。
- 周启宇文其祥魏家华杨澎赵彤李军山
- 关键词:心脏缺损心脏外科手术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研究
- 近年来,瓣膜疾患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逐步增加,因两者均对心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手术治疗的时间长使外科治疗的难度增加.本文将37例瓣膜手术同期进行冠脉搭桥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进行了总结。
- 王联群李庆和姜楠郭志刚李军山戴继民魏东徐栋李为民
-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手术
- 文献传递
- 血浆脑钠肽预测OPCAB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 宋静华郭志钢魏民新李培军李军山孙静姜楠王联群
- 该课题通过对130例OPCAB患者围术期血浆BNP水平的观察,将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早期心律失常、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ICU滞留时间、术后1年的心脏事件等进行分析。该研究首次提出血浆BN...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钠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
- 静脉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 2005年
- 观察静脉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我院CABG术后3日内发生AF伴快速心室率患者159例,AF发作时心室率147.75次±41.02次/分;30~60min内静脉注射负荷量胺碘酮300mg,转复窦性心律或心室率<120次/分后给予胺碘酮0.5~1mg/min持续静脉泵入;心室率仍>120次/分再追加负荷量150~300mg,30~60min内静脉注入。结果:胺碘酮负荷量300~450mg转复窦性心律119例,占75%,仍为AF但心室率<120次/分18例,占11%;负荷量600mg仍为AF且心率>120次/分8例,占5%,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2例,占2%。结论:静脉胺碘酮治疗CABG术后AF伴快速心室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 宋静华李培军李军山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胺碘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颤动
- 10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50例分析
- 2000年
- 10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死亡率较高.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经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32例.其中10kg以下婴幼儿50例,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9.4%.1 临床资料全组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5~24个月,平均15.5±5.7个月.1岁以下婴儿17例(34%).体重6~10Kg,平均8.7±1.1kg.1.1 室间隔缺损(VSD)
- 李军山曾仪周启宇文其祥杨澎王联群
-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法洛氏四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