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莉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乙肝携带者感染麻疹HBV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慢性HBV携带者重叠感染麻疹后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细胞因子变化及两者关系。方法23例重叠感染麻疹慢性HBV携带者,27例慢性HBV携带者和27例麻疹患者使用PCR检测HBV—DNA载量,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检测7种细胞因子IFN—r、TNF—α、IL-2,4,5,10及RANTES水平。结果(1)重叠感染组外周血HBV—DNA载量显著低于慢性HBV组垆〈0.05);(2)三组血清IFN—r、TNF—α、IL-4及IL-5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叠感染组IFN—r、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两组f21.25±7.48VS15.85±4.45、18.25±5.56,58.74±16.42vs25.12±12.72、38.35±10.48)pg/ml(P〈0.05),IL4、IL-5水平则显著低于其余两组(9.52±3.87vs20.82±7.25、15.45±6.94,12.26±5.73VS18.57±6.75、16.25±3.77)pg/ml(P〈0.05),三组血清IL-2、RANTES及IL-10水平无差别(P〉0.05);(3)重叠感染组和慢性HBV组HBV—DNA载量与血清IL-4,IL-5水平均呈正相关,与IFN—r、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麻疹病毒对慢乙肝携带者血清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Th1利细胞应答增强、Th2型细胞应答减弱有关。
- 李文莉吴茂盛杨湛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麻疹病毒细胞因子
- 70例登革热并发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总结登革热(DF)并发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2019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DF患者,给予DF患者对症处理,给予肝损伤患者甘草酸类护肝、降酶和对症处理。总结分析临床资料,包括血液和血生化指标。结果在70例DF患者中,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皮疹、腹痛、腹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者34例,血小板计数降低者35例,血生化异常33例;33例肝功能损伤患者住院时间为(7.1±2.2)天,显著长于37例无肝损伤患者【(5.8±2.0),P<0.05】,70例DF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肝损伤与无肝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损伤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05.0±48.6)×10^(9)/L,显著低于无肝损伤组【(156.2±88.7)×10^(9)/L,P<0.05】;肝损伤组血生化指标主要表现为血清ALT、AST、GGT、CRP和CK-MB水平轻度升高,但均恢复良好。结论DF患者可能并发肝损伤,但总体肝损伤程度轻,护肝降酶效果好,恢复快。
- 王倩李文莉王兵吴茂盛魏芳芳
- 关键词:登革热肝损伤预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4例转归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入院时特征,退热时间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出院后核酸复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退热时间、咽拭子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以及出院患者核酸复阳情况与入院时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4例COVID-19患者均来自武汉疫区或与确诊者有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以发热(24/34)及呼吸道症状(23/34)为主,白细胞降低者7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7例,入院时影像学诊断肺炎患者21例,6例患者出院1周后咽/肛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再次阳性。分析复阳相关因素,患者入院时发热程度为复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751,P <0.05),入院时影像学提示肺炎的患者其复阳的概率反而较低(OR=0.009,P <0.05)。结论对于已达到出院标准的确诊患者,应回顾其入院时发热程度以判断其复阳的可能性。延长随访时间,多次多部位取材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并慎重解除隔离。
- 卓丽魏芳芳周建群吴茂盛李文莉许瑞荣卢锷英王倩
- 关键词:转归核酸检测
- 47.连续性肾替代疗法联合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143例重型肝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三组:CRRT治疗组,CRRT+PE治疗组及基础治疗组,前两组在基...
- 李粤平胡肖兵赵燕芹周颖李文莉施海燕
- 关键词:连续性肾替代疗法血浆置换重型肝炎多器官功能衰竭
- 文献传递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其中39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47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在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6%和68%,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41%和10%(P<0.05或P<0.01);在治疗48周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85%,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51%(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增加HBV DNA转阴率及谷丙转氨酶复常率。
- 丁振苗吴茂盛叶泽兵李文莉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
- 安络化纤丸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 观察安络化纤丸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安络化纤丸干预后大鼠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羟脯胺酸含量变化,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多组计量资料分析采用OnewayANOVA,多重比较采用LSD方法。结果安络化纤丸干预组血清ALT、AST水平分别为(129.08±53.45)U/L和(321.25±138.32)U/L,血清HA和肝组织羟脯胺酸含量分别为(1644.47±380.45)ng/ml和(0.23±0.08)μg/mg,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分别为(611.77±354.17)U/L,(1199.00±763.54)U/L,(3768.38±851.98)ng/ml,(0.51±0.13)ug/m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显示安络化纤丸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肝组织MMP2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与保肝降酶、增强肝组织MMP2活性和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有关。
- 谭行华李常青邹尚荣谢敏张爱民李文莉李小月黄惠芬雷春亮
- 关键词:肝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二甲基亚硝胺
- 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分析核苷类药物应用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A组为拉米夫定,B组为阿德福韦酯,C组为恩替卡韦,对比观察其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1年后其HBV病毒DNA载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的降低程度及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其中恩替卡韦的临床治疗效果尤为突出,且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可靠,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刘细玲朱计芬李文莉许瑞荣吴茂盛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临床治疗效果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特点被引量:64
- 2007年
-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对219例HBsAg阳性且血清ALT持续正常6个月以上的HBV携带者进行了肝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和HBV血清标记物,研究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率和程度,分析感染者组织学改变与血清病毒水平、HBeAg及年龄的关系。结果HBV携带者中95.0%(208/219)肝脏组织学有改变,其中轻度炎症和(或)纤维化(G0~1/S0~1)者占50.0%(104/208),有8.7%(18/208)炎症活动度和(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或以上。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分布在慢性HBV携带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慢性HBV携带组中,以HBeAg阳性和阴性分层分析,炎症活动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纤维化性程度在HBeAg阴性组严重于HBeAg阳性组(χ^2=9.551,P〈0.05);不同年龄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0岁以上年龄组S3~4占21.1%,18岁以下年龄组S3~4仅占7.7%。免疫组织化学检查219例HBsAg全部阳性,HBcAg在慢性HBV携带者组均是阳性,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中10例阳性(33.3%)。结论绝大部分HBV携带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其中约50%为轻度改变,8.6%炎症和(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或以上。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病毒水平无显著相关。
- 范慧敏杨湛张春兰李文莉
- 关键词:带病原状态
- HBV前C区及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变异与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HBV前C(P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乙肝组)及2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对2组患者血清样本进行A1762T/G1764A、G1896A基因突变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年龄大于慢乙肝组,ALT、HBV DNA水平低于慢乙肝组,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慢乙肝组(P均<0.05)。肝硬化组患者A1762T/G1764A双位点突变发生率为78%,高于慢乙肝组的49%(P<0.05);肝硬化组G1896A突变发生率为48%,慢乙肝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PC/BCP区A1762T/G1764A突变率高于慢乙肝患者,A1762T/G1764A突变可能参与慢乙肝发展至肝硬化的过程。
- 魏芳芳李文莉甄丽敏廖常斌许瑞荣吴茂盛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前C区突变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和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血清Thl/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普通α-干扰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和6月,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水平,并同时检测ALT、HBV DNA水平。结果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早期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IL-4水平均降低;两组TLR4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应答组患者TLR4下降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IFN-γ和IL-4的变化与TLR4的变化无明显相关(P均>0.05),TLR4与ALT呈正相关(r=0.78,P<0.01),TLR4的变化与HBV DNA变化无相关(P>0.05)。结论在干扰素-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TLR4表达的变化无相关,而对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可能与TLR4表达的变化有关。
- 李文莉吴茂盛黄育波刘细玲朱计芬许瑞荣
- 关键词:干扰素-ΑTOLL样受体-4TH1/TH2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