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骞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术后
  • 2篇消融
  • 2篇成像
  • 1篇单次
  • 1篇单次激发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低剂量
  • 1篇迭代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率
  • 1篇心率不齐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听诊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李骞
  • 5篇韩萍
  • 3篇张珍
  • 1篇段旭华
  • 1篇董祥军
  • 1篇钱坤
  • 1篇张宇
  • 1篇易长虹
  • 1篇余建明
  • 1篇李欣
  • 1篇杨明
  • 1篇雷子乔
  • 1篇王春友
  • 1篇史河水
  • 1篇易孝纯
  • 1篇刘永华
  • 1篇迟彬
  • 1篇张宇
  • 1篇蒋严
  • 1篇成兰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RIS算法在低剂量肝脏增强CT扫描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迭代重组(IRIS)算法在低剂量肝脏增强CT扫描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8岁)拟行肝脏三期增强的患者,常规剂量(120 k V)A组58例,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组生成图像A;低剂量(100 k V)B组42例,分别采用FBP生成图像(B1组)及采用IRIS生成图像(B2组),记录A与B两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容积指数(CTDI)并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ED)。计算正常肝脏门脉期的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由3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血管边缘锐利度、图像主观噪声、病灶显示按1~5分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A、B两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低剂量组ED[(1.23±0.32)m Sv]较常规剂量组ED[(2.30±0.73)m Sv]平均降低了46.24%。在3组图像客观噪声值中,B2组(8.85±1.11)较B1组(11.82±1.59)明显降低,不同算法的两组噪声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B2组与A组(8.09±1.52)算法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分别为B2组(3.94±1.99)、B1组(3.46±2.38)、A组(3.87±2.19),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2组图像各项诊断信息评分与A组无差异(P〉0.05)。结论 IRIS算法行肝脏增强扫描,可以降低图像噪声,提高CNR,在扫描剂量接近减半的情况下仍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肝脏增强CT图像。
张珍易孝纯韩萍李骞史河水刘永华张宇
关键词:肝脏低剂量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CT形态学和功能学评价被引量:23
2013年
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肝癌的公认的有效方法;CT以其突出优势成为射频消融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影像学手段。正确认识射频消融灶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有助于及时准确发现局部残留或复发,实行有效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就CT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在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骞韩萍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灌注成像
胰腺切除体积与血糖水平相互关系的CT定量评估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CT测量胰腺切除的体积与短期血糖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85例行手术切除部分胰腺的良性及恶性肿瘤患者。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胰腺CT平扫及增强检查。采集术前5d至术后20d内每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资料。在CT图像上测量两组患者术前胰腺体积、术后1周剩余胰腺体积进行测量,为排除个体差异,术前、术后胰腺体积均需转化为单位体表面积的胰腺体积,计算得出85例患者的胰腺切除体积比。将85例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性组和恶性组再根据胰腺切除体积比分别划分5个亚组,分别为切除体积<40%组、40%~49%组、50%~59%组、60%~69%组、≥70%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与术后血糖水平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血糖水平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肿瘤血糖水平亚组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回归分析对胰腺术后切除体积比与血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间比较,术前及术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组比较,良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恶性组的空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切除胰腺体积组间比较,良性组、恶性组患者的术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肿瘤、39例良性肿瘤、46例恶性肿瘤的不同切除体积比与空腹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0.85、0.77,P均<0.01)。结论手术前、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血糖水平存在差异,术后血糖水平与胰腺切除体积相关,且术后血糖水平与切除体积比呈线性正相关。
张宇王春友李欣悦笑斐文禹李骞王思琪韩萍
关键词:胰腺肿瘤血糖
心电门控非对比增强静息间隔单次激发MR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非对比增强静息间隔单次激发MR血管成像(QISS MRA)在下肢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有下肢缺血表现且同时进行了下肢动脉CTA及QISS MRA检查的30例患者。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下肢动脉CTA及心电门控非对比增强QISS MRA检查。将整个下肢动脉分成19段(腹主动脉下段、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进行评价,2名医师采用4分法对QISS MRA和CT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动脉狭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一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狭窄程度及同一患者不同医师狭窄程度评分一致性的评价采用Kappa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采集到570个血管段。医师1的560/570(98.2%)段和548/570(96.1%)段的图像质量被CTA和QISS-MRA评为优秀或良好(3、4级),医师2的561/570(98.4%)段和544/570(95.4%)段的图像质量分别被CTA和QISS-MRA评为优秀或良好。医师1对CTA与QISS MRA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7±0.38)、(3.70±0.53)分,医师2分别为(3.86±0.40)、(3.68±0.54)分。QISS-MRA上,570个节段中仅7个(1.2%,7/570)节段得到不能满足诊断图像质量的图像。2名医师分别采用CTA与QISS MRA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的一致性良好,医师1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CTA与QISS MRA间的Kappa值为0.714~0.939,医师2的Kappa值为0.603~0.939;2名医师间采用QISS MRA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813~0.933。结论在下肢动脉栓塞诊断中,QISS-MRA具有较大价值。
杨明范文亮余建明雷子乔聂壮李骞成兰迟彬
关键词:下肢动脉
320排CT诊断左心室巨大憩室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男,60岁。以"间断胸闷40余年,再发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伴有喘息、活动耐量明显减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体检:颈静脉充盈,心脏听诊心率不齐,可闻及早搏,余无明显异常。患者行全主动脉CTA检查(检查方法:Toshiba 320排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7 mA s,层厚0.5mm,层间距0.3 mm),提示: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前壁一凸向心外的巨大囊性结构,囊颈部内径约2 cm,
蒋严李骞陈艳张珍韩萍
关键词:巨大憩室左室流出道颈静脉充盈活动耐量心率不齐心脏听诊
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后兔肝VX2肿瘤炎性带及局部肿瘤进展(LTP)的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RFA动物模型,于RFA后1(A组)、3(B组)、7(C组)、14天(D组)行增强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时期炎性带及LTP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炎性带强化于RFA后第3、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明显减低;动脉期LTP表现为消融灶旁新月状、结节状异常强化影;延迟期D组炎性带CT值较LTP减低(P<0.05)。结论兔肝VX2肿瘤RFA术后增强CT表现与病理表现一致,能准确反映RFA术后不同时期炎性带和LTP的血供特点及变化;RFA术后早期炎性带与LTP的增强CT表现存在重叠,RFA术后CT增强随访宜在炎症消退期。
李骞董祥军张珍段旭华钱坤易长虹韩萍
关键词:导管消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