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景文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2篇血浆
  • 2篇血栓栓塞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血液流变学变...
  • 2篇尿激酶
  • 2篇矽肺
  • 2篇矽肺患者
  • 2篇纤溶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激酶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浆粘度
  • 1篇血栓栓塞性
  • 1篇血栓栓塞性疾...
  • 1篇血栓栓塞症

机构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杨景文
  • 3篇乐忠庆
  • 2篇邵慧珍
  • 2篇王文龙
  • 2篇王鸿利
  • 1篇张培华
  • 1篇吴立群
  • 1篇张永顶
  • 1篇胡余
  • 1篇胡钧培
  • 1篇陈怡群
  • 1篇田卓平
  • 1篇邹丽芳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铁道劳动安全...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03
  • 1篇1998
  • 3篇1994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近况被引量:3
2003年
田卓平杨景文张培华
关键词:妊娠期静脉血栓形成
矽肺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对45例矽肺患者及44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全血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粘弹性、触变性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矽肺患者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粘弹性降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以及血浆粘度均增加,其中以矽肺Ⅱ期增高更明显,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粘弹性和触变性以及血浆粘度与矽肺的发病、病情进展呈互为因果的密切相关关系。
王文龙杨景文乐忠庆
关键词:职业病矽肺血液流变学
矽肺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1994年
本文对63例矽肺患者及44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粘弹性、触变性以及血浆粘度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矽肺患者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粘弹性降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以及血浆粘度均增高,其中以矽肺Ⅰ期增高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X±S),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滞环面积(X2-X4)-能量消耗,两组相比(X±S),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粘弹性、触变性以及血浆粘度与矽肺的发病、病程进展呈互为因果的密切相关关系。
王文龙杨景文乐忠庆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触变性矽肺
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抗凝和纤溶指标的改变被引量:3
1998年
胡钧培杨景文胡余王鸿利
关键词:血栓栓塞性疾病抗凝指标纤溶指标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纤溶研究被引量:9
1993年
3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lower legs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探讨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活性(pL: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维蛋白原抗原性(Fg:Ag)的变化,结果显示PAI和Fg:Ag明显降低(P值分别<0.05和<0.001),pl:A呈显著增高(P值<0.001)。同时,下肢深静脉栓塞部分与完全再通24例(24/35例),疗效达68.5%,无1例出血与过敏。由此证实尿激酶具有明显溶栓效应,且安全可靠。
林杰杨景文乐忠庆戚华铭邹丽芳邵慧珍
关键词:纤溶酶原静脉血栓纤溶酶
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尿激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
1994年
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尿激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张永顶,王鸿利,邵慧珍,杨景文,陈怡群,吴立群,戚华铭尿激酶(Urokinase,UK)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它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张永顶王鸿利邵慧珍杨景文陈怡群吴立群戚华铭
关键词:尿激酶发色底物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