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明 作品数:41 被引量:196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对结膜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颌下腺分泌液对结膜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兔结膜细胞,传代接种后分别加入兔颌下腺及泪腺组织培养上清液,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样本的细胞生长周期时相,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颌下腺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结膜上皮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且与其所加入的量相关,增加其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提高 S 期及 G_2期细胞的百分比,减少 G_1期细胞的百分比,但这些作用略低于泪腺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结论】兔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能促进培养的兔结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并维持其正常的细胞形态及生物学活性。 沙翔垠 陈家祺 郑健樑 郭海波 杨瑞明 郑瑜关键词:颌下腺 结膜上皮细胞 细胞生物学 活性 联合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玻璃体疾病 沙翔垠 郭露萍 杨瑞明 郑瑜 吴兴萍 宋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眼科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997年 杨瑞明 赵刚平关键词:眼科疾病 彩色多普勒 超声波诊断 Foxp3-605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结膜炎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Foxp3-6054(deletion/ATT,rs5902434)基因与尘螨变应性结膜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技术为63例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结膜炎患者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6054(deletion/ATT,rs5902434)基因分型。结果变应性结膜炎组的Foxp3-6054(deletion/ATT,rs5902434)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6054(deletion/ATT,rs590243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结膜炎不相关。 杨瑞明 赖荷 沙翔垠 陈卫芳 陈盛强 樊飞红关键词:尘螨 变应性结膜炎 多态性 高度近视LASIK术后眼压值的变化 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眼压变化与角膜切削量的关系。方法 42 7例高度近视患者按屈光度分成A组 (-6 0D至 -10 0 0D)和B组 (-10 0至 -2 1 0D) ,施行LASIK术前后用非接触眼压计 (NCT)测量眼压 ,并分析其与角膜切削量的关系。结果 两组眼压术后明显下降。A组为 12 2 1± 3 2 2mmHg ;B组为 10 48± 2 76mmHg(P <0 .0 0 1)。角膜切削量占术前角膜中央厚度A组为 12 4~ 18 9% ;B组为 19 0~ 34 7% (P <0 .0 1)。结论 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NCT眼压值下降与角膜中央厚度变薄和抗压强度减弱有关。 郭露萍 姚达强 杨瑞明 叶翠玉 何秀莲关键词:LASIK 高度近视 NCT 眼压 角膜厚度 PRK术中角膜切削深度与Haze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不同屈光度近视进行光学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 ,探讨术中角膜切削深度与角膜雾状浑浊 (haze)形成的关系。方法 2 2 0眼分为轻度和中度近视两组进行PRK治疗 ,术前及术后 1、3、6、12和 2 4月用A超测量角膜中心厚度 ,及观察角膜haze的情况。结果 中度近视组术中角膜切削深度较深 ,haze形成比率较高 ;两组角膜中心厚度术后 3月时最厚 ,以后逐渐平稳 ;haze均在 1级以下 ,且多见于术后 1、3月 ,3月时最重 ,以后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结论 在中低度近视的PRK治疗中 ,角膜切削深度与屈光度的高低成正比 ,haze形成与角膜切削深度呈正相关 ,且术后角膜中心厚度的变化与haze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杨瑞明 郭海科 郭露萍 陈振谦 姚达强 叶翠玉关键词:PRK术 角膜切削深度 HAZE形成 角膜厚度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69眼,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注射曲安奈德。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情况,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成像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术后3月稳定。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18.术后黄斑水肿减退,黄斑中心凹厚度减低,3月后基本恢复正常253±169μm。眼压术后有增加,术后7d为19.42±6.97mmHg,术后1月为24.14±11.25mmHg,用药后基本可以降至正常,术后3月19.21±6.45mmHg。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逐步改善视功能,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安全手段。 彭娟 沙翔垠 杨瑞明 郑瑜 吴兴萍 郭露萍关键词:玻璃体切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曲安奈德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白内障患者 80例 (85只眼 ) ,通过 5 .0~ 5 .5 mm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及劈核等方法结合 ,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对患者的视力、散光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 1天、1周、1月及 3月视力达到 0 .5以上分别占 91.7%、94 .9%、94 .4 %及 93.8% ,其中视力达到 1.0者分别占 15 .3%、36 .7%、5 9.7%、5 8.6 % ,术前散光和术后散光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中 4只眼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结论 小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以及劈核等方法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 ,对处理硬核白内障、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曾明兵 郭露萍 杨瑞明 姚达强 陈振谦关键词:白内障囊外摘除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 视力 劈核 取得更低眼压的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手术方法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索取得更低眼压水平的安全的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手术方法。方法观察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手术的65岁以下的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病人81例(9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即改良组和标准组。改良组25例患者(31只眼),巩膜瓣为5mm×3mm×5mm长方形,约1/4~1/3厚,缝3针可调节缝线;标准组56例患者(67只眼),巩膜瓣5mm×4mm×4ram梯形,约1/2—1/3厚,缝2针可调节缝线,分析两组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和3月时眼压情况。结果浅前房情况:改良组31只眼,5例5只眼发生浅前房,其发生率为16.1%;标准组67只眼,5例5只眼发生浅前房,其发生率为7.5%。经x。检验分析,两组浅前房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74,P〉0.1)。手术后3个月眼压:改良组为8.1~16.5mmHg,平均为(12.5±1.9)mmHg,而标准组为8.9—24.8mmHg,平均为(16.4±3.6)mmHg,经t检验,两组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结论与普遍采用的标准复合小梁切除手术相比,改良的复合小良切除手术后获得更低的眼压水平,同时浅前房发生率低。 方秋云 沙翔垠 郑瑜 杨瑞明 曾敏智关键词:青光眼 小梁切除 浅前房 降压效果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影响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临床自身对照研究.将2009年3月至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96例(112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34例(39只眼);B组11:00钟方位透明角膜切口26例(31只眼);C组角膜曲率引导下透明角膜切口(切口位于角膜最大屈光轴方向)36例(42只眼).比较3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及角膜散光度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1周、3组间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后1个月和3个月C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A、B组(P值均〈0.05),而A组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小于A、B组(P值〈0.05).结论 角膜曲率引导下位于角膜最大屈光轴方向的切口对白内障手术术后角膜散光影响最小,并有利于术后视力较快恢复. 谭颖谦 沙翔垠 姚达强 杨瑞明 陈卫芳关键词:透明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 角膜曲率 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