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缺血
  • 6篇脑缺血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血管
  • 4篇血糖
  • 4篇再灌注
  • 4篇细胞
  • 4篇高血糖
  • 4篇灌注
  • 4篇分子
  • 3篇影像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细胞间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进展性脑卒中

机构

  • 14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18篇王冬冬
  • 15篇尹琳
  • 7篇马春野
  • 6篇张仲慧
  • 3篇王洪津
  • 3篇姜长斌
  • 2篇高政
  • 2篇范丽君
  • 1篇王丹
  • 1篇林永忠
  • 1篇辛世萌
  • 1篇郑悦
  • 1篇鲍海萍
  • 1篇李靖宇
  • 1篇付群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5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3例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尹琳李靖宇马春野王洪津王冬冬
关键词:烟雾病CTMRIDSA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进入非进展组)。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38.2%,13.3%,20.6%,18.8%(χ2=9.074,P<0.05)]。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各危险因素的比较:进展组患者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和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48%,15%;(8.6±2.2)mmol/L,(6.6±2.8)mmol/L(χ2=7.090,t=-2.866,P<0.01)]。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王冬冬高政郭子江姜长斌尹琳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脑缺血高血糖症
LEO支架辅助颈内动脉颅内段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
尹琳马春野王洪津王冬冬
高血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梗死体积和ICAM-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观察高血糖条件下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情况,探索高血糖对脑缺血再灌注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缺血前30分钟腹腔注射葡萄糖建立高血糖模型,用Longa--Zea氏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2%红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和HE染色观察不同再灌注时间点ICAM-1阳性表达及白细胞浸润计数。比较相同再灌注时间点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ICAM-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计数。结果:(1)相同再灌注时间点高血糖组梗死体积明显大于正常血糖组。(2)相同再灌注时间点高血糖组ICAM-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3)高血糖组ICAM-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计数高峰提前。(4)ICAM-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呈现明显相关性。结论:ICAM-1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及向脑缺血区浸润过程,ICAM-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参与了高血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害过程。
郭子江张仲慧尹琳范丽君王冬冬金辉
关键词:高血糖细胞间粘附分子白细胞脑缺血-再灌注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探讨以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的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非进展组: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犤38.2%,13.3%,20.6%,18.8%(χ2=9.074,P<0.05)犦。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血糖两因素进入方程(P<0.05)。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王冬冬高政郭子江姜长斌尹琳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脑缺血高血糖症动脉粥样硬化
100例非静脉系统疾病幕上静脉窦DSA研究
目的:研究非静脉系统疾病患者颅内幕上静脉窦的血管影像,为正确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期间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00例非静脉系统疾病患者颅内幕上...
尹琳李冬松马春野王冬冬李龙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DSA
青年脑卒中268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尹琳郑悦马春野王冬冬张仲慧辛世萌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1H MRS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MRS)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5例)及对照组(31例)。对2组治疗前及4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N-乙酰天冬氨酸(NAA),N-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酸(Cr)比值(NAA/Cr)进行比较。结果4周后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5.71±1.74)较对照组(7.26±2.87)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NAA、NAA/Cr值对照组(514±118、1.67±0.23)和依达拉奉组(613±169、1.82±0.28)均较治疗前(对照组345±108、1.34±0.18;治疗组336±115、1.32±0.19)升高,但依达拉奉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
王冬冬林永忠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磁共振成像
100例非静脉系统疾病幕上静脉窦DSA研究
目的:研究非静脉系统疾病患者颅内幕上静脉窦的血管影像,为正确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期间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00例非静脉系统疾病患者颅内幕上...
尹琳李冬松马春野王冬冬李龙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DSA
文献传递
OCSP各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研究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属于难治性脑卒中,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使脑卒中患者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并使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增加4倍以上.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缺血性进展...
王冬冬
关键词:OCSP分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