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莫替丁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经常规治疗心功能仍为II~III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加法莫替丁称法莫替丁组,常规治疗做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心脏B超、心功能、心率、血压检查,治疗随访26周。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特征及常规治疗无差异。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可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 赵永志王勇吴明永
-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法莫替丁
-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有关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初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6例,在发病12 h内成功地接受了PCI的患者测定血清EPO和肌酸肌酶(CK),并计算其CK累积释放量。以EPO中间值(19.6 U/L)分为高EPO组[(39±17)U/L]和低EPO组[(14±4)U/L],对两组CK累计释放量进行比较,并对CK累积释放量的可能影响因素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CK累积释放量在血清高EPO组明显低于低EPO组[(1 150±226)μkat/(L.h)vs(1 740±210)μkat/(L.h),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PO水平、PCI术后TIMI血流等级和梗死前心绞痛是CK累积释放量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内源性EPO水平高者AMI成功地直接PCI术后梗死面积较少,两者呈负相关。
- 赵永志孔德兰吴明永张道华王勇
- 关键词:梗死面积促红细胞生成素
- 眼内注射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细菌性眼内炎初步观察
- 王勇岳宗芹肖爱云
- 细菌性眼内炎是临床常遇到的眼部严重感染,治疗棘手,一般用药效果差,近年用眼内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但存在药物敏感和视网膜毒性问题。国外学者认为万古霉素可作为细菌眼内炎眼内注射的首选药物。根据这一观点,该成果用国产...
- 关键词:
- 关键词:眼内注射去甲万古霉素细菌性眼内炎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立即使用螺内酯对左室重构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评价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6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发病24h内,以目前最佳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组(7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做螺内酯组(81例)。两组患者均在STEMI后24h内做多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并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室射血分数(LVEF),1月后由专人复查。结果两组基线临床特征及各项超声心动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1月后,两组各项超声心动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螺内酯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TEMI发病后常规治疗基础上立即加用螺内酯可进一步加强抗左室重构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 赵永志李爱兰吴明永王勇张道华
- 关键词: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左室重构
- 药物支架介入治疗后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药物支架置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并系统性分析导致心脏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本院收治2020例进行药物支架治疗的心脏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将患者是否出现心脏事件分为心脏事件组与非心脏事件组,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药物支架置入后的患者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因素。结果心脏事件组和非心脏事件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Q2~Q4)及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事件组和非心脏事件组性别、吸烟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心脏病史、慢性冠心病、射血分数、冠心病、年龄、收缩压以及氯吡格雷服用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氯吡格雷服用时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评分与患者并发心脏事件呈显著性相关。结论药物支架介入治疗后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强化戒烟、强化药物服用等可以显著控制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而可以提高药物支架治疗后的术后安全性及有效性。
- 晁银霞王勇牛文堂徐付彪马效雷
-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诊PCI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等)、半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至术后24~48h使用微量泵按0.0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全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至术后24~48h内使用微量泵按0.1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比较3组患者在用药前后24h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PCI术后即刻冠脉血流TIMI分级、校正TIMI计帧、ST段抬高恢复情况、血清炎症因子、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半量组患者PCI术后即刻冠脉TIMI血流分级明显偏高(P<0.05),全量组稍高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半量组和全量组患者CTFC帧数明显偏低(P<0.05);TMP2级以上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患者血清MPA、cTnI、CK-M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半量组和全量组患者上述血清指标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患者在经PCI术后90min ST段抬高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半量组和全量组在完全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回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全量组和半量组在ST段回落情况差异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半量组和全量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表达水平在各观察点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半量组和全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偏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半量组与全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半量组和全量组不良心血管时间发生率明显偏低(P<0.05),半量组与全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 马宁马文华梁珂冯思霞葛惠茹牛文堂王勇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坎地沙坦联合螺内酯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利钠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CDS)联合螺内酯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经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治疗组联用CDS、螺内酯,对照组单用CDS。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超声、血浆BNP检查和心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均<0.05),以治疗组改善明显,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血浆BNP均明显降低,心功能明显改善(P均<0.05),均以治疗组降低或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CDS联合螺内酯可明显降低CHF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改善其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
- 王勇晁银霞赵永志牛文堂
- 关键词:充血性坎地沙坦螺内酯
- 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治疗组)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ET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 王勇
- 关键词:前列地尔心肌缺血内皮功能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前瞻性随机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施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与单独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比较发病〈12h、TIMI血流0~1级AIMI患者施行直接PCI前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观察PCI后ST段回落程度、心肌染色血流分级、随访30d左心室射血分数(EF)、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6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Diver CE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联合组)和单独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常规组)患者的年龄、男性、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梗死前心绞痛、症状发作到直接PCI时间等基线资料均匹配。两组ST段回落率[(69.4±12.3)%和(52.5±11.8)%,P〈0.05]、TIMI血流3级获得率(93%和88%,P〈0.05)和心肌TMP3级获得率(72.0%和58.0%,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d,两组EF[(62.8±7.4)和(52.6±9.7),P〈0.05]、MACE发生率(6.7%和15.7%,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负荷较重的AIMI患者在PCI前应用Diver CE装置去除血栓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
- 王勇商德亚
-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替罗非班
- QT间期离散度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发生室速/室颤关系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索修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诱发室速/室颤(VT/VF)的关系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QTcd的影响。方法156例PCI患者术前及术后24h记录同步12导心电图,分别测定计算其QTcd,把术前和术后发生VT/VF及未发生VT/VF两组间的QTcd,及术前、术后两组自身的QTcd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术前VT/VF组和对照组的QTcd值分别为(85±12)ms、(41±10)ms,术后24h的QTcd值两组分别为(52±16)ms,(32±9)ms;术前、术后两组间及术前、术后两组自身的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cd增加可预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发生VT/VF的危险性,成功的PCI可减少QTcd,心肌缺血是QTcd增加的部分原因。
- 赵永志王勇吴明永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室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