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炎

作品数:51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消融
  • 9篇心房
  • 9篇房颤
  • 8篇心房颤动
  • 8篇细胞
  • 7篇导管消融
  • 7篇血管
  • 7篇内皮
  • 6篇导管
  • 5篇心血管
  • 5篇射线
  • 5篇内皮细胞
  • 4篇导管消融术
  • 4篇动脉
  • 4篇起搏
  • 4篇起搏器
  • 4篇细胞色素
  • 4篇消融术
  • 4篇静脉
  • 3篇代谢产物

机构

  • 51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三峡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克拉玛依市中...
  • 1篇三峡大学仁和...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作者

  • 51篇王炎
  • 24篇汪道文
  • 4篇胡梅
  • 3篇林葆菁
  • 3篇白杨
  • 3篇蒋建刚
  • 3篇林立
  • 3篇胡斌
  • 3篇王家宁
  • 3篇王燕
  • 2篇张海峰
  • 2篇杨晓云
  • 2篇王红
  • 2篇胡梅
  • 2篇张焱
  • 2篇曾和松
  • 2篇朱川萌
  • 2篇吴书林
  • 2篇徐西振
  • 2篇薛玉梅

传媒

  • 7篇内科急危重症...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NF-α/放线菌素D诱导原代培养内皮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 D)作用下,TNF-α诱导原代培养内皮细胞凋亡的模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原代培养3~4代以内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加入一定浓度TNF-α/act D作用一定时间。采用MTT细胞活性检测确定最适TNF-α/act D作用浓度和时间。通过DNA ladder分析、流式细胞仪分析、丫啶橙/溴化乙啶染色等方法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表达、MAPK(ERK1/2)激活水平,以p-NA为底物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在一定浓度增敏剂放线菌素D作用下,TNF-α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活性,促使部分内皮细胞核浓聚、碎裂,导致DNA ladder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进一步证明TNF-α/act D增加内皮细胞凋亡比例,并且使内皮细胞中caspase-3活性增加,Bcl-2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的降低以及MAPK (ERK1/2)失活。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放线菌素D作用下TNF-α诱导原代培养内皮细胞凋亡的模型,并初步探讨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成等内皮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林立王红王燕王炎陆再英汪道文
关键词:TNF-Α凋亡内皮细胞MAPK
CYP表氧化酶与其代谢物EETs改善内皮功能与促进恶性肿瘤表型转化
汪道文蒋建刚王炎陈琛徐西振张腊喜赵春霞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具有共同发病基础,即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病理性血管新生。细胞色素P450(CYP)表氧化酶在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肌中高表达,但其意义未阐明。项目组经系...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肿瘤疾病治疗
基因多态性不影响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预后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多中心、前瞻性队列探讨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 方法:首先,我们在 138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 13 个编码参与氯吡格雷吸收、活化和生物作用的蛋白的基因(ABCB1,CYP2C19,CYP2C9, CYP2B6,CYP3A4,CYP1A2,CYP3A5,PON1,P2RY1, P2RY6,P2RY12,PEAR1 和 ITGB3) 进 行 再 测 序 ; 而 后,根据测序结果及参考以往相关报道,选择了 13 个可能影响氯吡格雷作用效果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采用 TaqMan 基因分型技术,对来自五个中心的 5820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 术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上述研究人群进行一年的随访,并记录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此外,为进一步探讨基因变异对氯吡格雷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我们测定了 1084 例接收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在其中选取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2/*2 基因型患者各 5 例,检测其在氯吡格雷 75 mg 和 150 mg 治疗剂量下的活性代谢产物.
李陈泽张丽娜王浩然李莎张炎尤玲孙阳王栋杨军崔英华曹炎炎沈小青王炎崔炜严江涛曾和松郭小梅李建军汪道文
β 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结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期望在一个真实的临床环境中,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来探讨 β 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 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自 2009-03-01 至 2014-12-31 期间,本研究一共纳入 3180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 术后患者,在患者出院后第1 个月、第 6 个月、第 12 个月进行跟踪随访.我们将一类事件定义为心源性死亡,二类事件为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其他心源性再住院.然后,根据是否在出院时接受 β 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计算两组患者的相对风险值,另外,我们也计算了患者服用β 受体阻滞剂的剂量百分比(给予的 β 受体阻滞剂的每日剂量 / 目标剂量,其中目标剂量是与以往大型临床试验中使用的剂量一致),以此将患者分为:没有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组,<50% 的目标剂量组,>50% 目标剂量组三组进行比较.
李陈泽孙阳沈小青余婷李庆阮国然张丽娜黄强庄航黄静秋汪璐芸蒋建刚王炎汪道文
PTPN11基因Tyr279Cys杂合错义突变致Leopard综合征的中国汉族散发病例
2015年
目的探讨Leopard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诊断。方法分析1例Leopard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遗传学筛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为中国汉族的18岁男性,因劳累后心前区不适就诊。查体:发育正常,面部、身体、四肢、手掌和足底可见多发性斑痣,眼间距在正常范围上限,心前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听力及性腺检查均无异常。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心脏介入以及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型心肌病及右心室流出道狭窄。遗传学筛查表明,该患者11型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酶(PTPN11)基因的第7号外显子发生了Tyr279Cys杂合错义突变,其父母未见基因突变。结论此例中国汉族的Leopard综合征散发病例是由PTPN11基因发生了Tyr279Cys杂合错义突变所致。
曹勤曹晓晓王炎
关键词:突变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管理要点和认识被引量:8
2020年
近年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广泛开展,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国内外指南肯定并积极推荐[1-2]。然而,对于导管消融的围手术期管理,不同电生理中心差异较大,术者之间缺乏相对一致的共识。如果围手术期管理不当,可能发生镇静麻醉药物过量、呼吸抑制和缺氧窒息、脑出血、脑和脏器栓塞等不良事件。房颤导管消融的围手术期系统和规范化的管理涉及术前检查、术中镇痛、血压管理、围手术期抗栓、术后用药、术前术后饮食和术后随访等多个环节,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对于患者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原因,由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及护理等多学科协作,围绕相关环节,形成管理要点和共识,并对各环节的相关风险予以关注和提示。
王炎赵春霞杨晓云吴钢
关键词:心房颤动消融围手术期
花生四烯酸表氧化酶代谢产物EETs促内皮细胞的增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表氧化酶及其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烯酸(EETs)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BAECs使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表氧化酶转染或给予EETs,或同时给予信号转导抑制剂,分别行细胞计数、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氧化酶转染或EETs刺激均显著促进BAECs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效应,而氧化亚氮合酶抑制剂、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酸 1 /2 (extracellularsiynal regulatedkinase,ERK)和磷脂酰肌醇 3 -激酸 (phosphatidyli nositol3 kinase,PI3K)均可显著抑制上述效应。结论EETs可显著促进BAECs增殖,其作用由ERK和PI3K介导,部分由EETs上调的NO介导。
王炎王家宁汪道文
关键词:EETS内皮细胞细胞增殖
心房颤动的诊疗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由于是最常见和危害很大的心律失常,因此其临床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较快,在2010~2012年间指南每年均有更新。在此我们对近年相关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王炎汪道文
关键词:心房颤动
1、6月龄mdx基因缺陷小鼠心肌病理改变与心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1月和6月龄mdx小鼠心肌病理和心功能改变。方法1月和6月龄mdx小鼠各10只,以同龄同数量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颈动脉插管检测动脉和左心室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生存时间和心功能。分...
万槐斌涂玲王炎杨靖陈春莲汪道文
文献传递
采用高功率短时程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功率短时程(HPSD)消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拟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HPSD组和低功率长时程(LPLD)组,两组均使用压力导管和功率控制模式,灌注流速15~17 ml/min。HPSD组:消融功率50 W,压力5~15 g,前壁或底部消融7~9 s,后壁或顶部消融5~7s;LPLD组:功率25~35 W,压力10~20 g,前壁和底部25~35 s,后壁或顶部20~25 s。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隔离,必要时线性消融、前庭或瓣环邻近区域碎裂电位消融、或基质消融。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结果总计92例房颤患者完成消融手术,LPLD组和HPSD组各有46例,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91例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1例失访,比较LPLD组和HPSD组:①手术成功率:单次消融维持窦性心律者分别为35例和36例(76.1%vs 80.0%,P>0.05),二次消融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后维持窦性心律者分别为37例和38例(80.4%vs 84.4%,P>0.05);②手术时间:分别为(173.6±53.3)min和(139.4±50.7)min(P<0.05),在持续性房颤分别为(206.3±46.0)min和(155±61.8)min(P<0.05);③透视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8(3,11)min和7(3,10)min(P>0.05);④射线剂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5(5,25)mG和14(5,24)mG(P>0.05)。两组一般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和即刻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LPLD组相比,HPSD组可明显缩短房颤消融手术时间,且安全有效。
王炎龙江飞赵春霞邱接胡梅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功率导管消融心房颤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