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电视传媒视角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被引量:11
- 2015年
- 有效保护和传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工作的核心。为探讨电视传媒应用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可行性和着力点,课题组基于对羌族、非羌族的问卷调查和对羌学专家、电视节目编导的半结构访谈获取的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羌族和非羌族就电视传媒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和运用上存在认知差异;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不到位,急需有效的宣传方式;电视传媒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且有效的方式;电视传媒作用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最有效的作品形式是"电影、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其次是选秀节目和纪录片。
- 陶长江鲁敏王颖梅
- 关键词:电视传媒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成都龙泉驿区石经村的个案调查被引量:12
- 2014年
- 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关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成都龙泉驿区石经村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从微观层面考查了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改善因村民外出务工而改变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加剧村民家庭价值观矛盾;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影响呈现复杂化;乡村旅游对亲子、兄弟姐妹和夫妻关系有促进作用,对邻里关系有阻碍作用。建议学界加大对该领域研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村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 陶长江付开菊王颖梅
- 关键词:乡村旅游
-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瑶族盘王大歌为例被引量:17
- 2013年
- 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分析"非遗"①保护、文化生态和旅游开发三者关系,构建"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实现机理,并以广西瑶族"非遗":盘王大歌为例,探讨并构建"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以瑶族盘王大歌为文化内核,采用"‘非遗’主题园区+生态博物馆"的"双核"开发模式,将旅游项目开发与"非遗"的文化生存空间隔离,同时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还原神话场景,精心设计项目体验活动,兼顾开发和保护主体利益。
- 陶长江吴屹王颖梅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旅游开发
- 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策划及实证研究——基于形象感知偏差测量视角被引量:16
- 2013年
- 基于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特殊性,引入形象感知偏差测量方法,拟定感知偏差测量指标体系,构建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策划模型。通过对都江堰市的实证研究表明:该市作为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感知偏差指数为0.700,现实游客、潜在游客、当地居民和旅游中介对都江堰市形象感知程度低,感知偏差比较大。为此,提出都江堰市的旅游形象定位应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充分发挥都江堰市的气候、生态优势,将文物古迹、山水风景加以组合,打造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度假地。
- 陶长江程道品王颖梅
- 关键词: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策划
- 雅安旅游形象再定位及策略研究
- 2011年
-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作为川西重要旅游节点的雅安,在旅游形象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已成为困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在分析雅安旅游形象定位现状、竞争对手以及游客感知形象调查的基础上,对雅安的旅游形象进行了再定位,提出"西部体验乐园"的整体旅游形象,并针对各目标区域市场,构建了系列化的体验主题,最后对雅安新形象的推广提出相关策略。
- 王颖梅
- 基于游客认同的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研究——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传播信息和规范观赏行为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衡量景区服务水准的重要因素。借助实地考察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验证,拟定11项安全标识测量指标以调查游客对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普遍认同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但多是从利己角度的直观考虑;游客对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认同度低,安全标识系统各构成要素急需改进,尤其是安全标识的设计和功能;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并不完全受人口统计特征影响;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受游客出游频率和旅游形式影响。建议文化遗产景区从完善安全标识布局和基本功能、强调景观感设计、规范安全标识系统文字和色彩、改进标识的视觉尺寸和开展定期检查维护方面实施优化。
- 王颖梅陶长江胡家镜曹兴平
- 基于生态伦理学角度的都江堰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 2012年
- 5·12地震三年后,都江堰旅游业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考虑旅游生态的脆弱性,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是都江堰旅游业必然的选择。本文基于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三方调研数据,探讨都江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旅游企业应尊重自然的权利和限度,提高员工生态文明意识;社区居民需树立环境友好精神,保护本地传统文化;旅游者要尊重自然、保护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
- 王颖梅
-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旅游可持续发展
- 浅谈企业如何选择明星代言
- 2009年
-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邀请明星代言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针对企业选择明星代言的技巧.提出数点建议.
- 王颖梅
- 关键词:企业明星
- 基于老年旅游者角度的都江堰市旅游设施评价与建设被引量:5
- 2014年
- 为研究老年旅游者对旅游设施建设的需求,将影响老年旅游者对旅游设施评价的因子分为功能、消费价格、安全性、使用寿命、外观和便利性等7个指标,通过调查赴都江堰的老年旅游者,对数据采取均值分析、回归分析和交叉列表分析发现,老年旅游者主要关注:餐饮设施的就餐环境、消费价格和服务质量,住宿设施的便利度、安全性和消费价格,交通设施的便利度和安全性能,游览设施的消费价格和安全性,旅游购物设施的消费价格和服务质量,旅游娱乐设施的项目内容和消费价格。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的餐饮、住宿、交通以及景区游览软件设施和旅游购物的软件设施满意度不高;并随着年龄增长,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硬件、交通设施硬件和购物设施软件的满意度呈逐步下降趋势。
- 陶长江朱红玲王颖梅郭凌
- 关键词:老年旅游者旅游设施
- 基于IPA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探讨——以都江堰市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借鉴前期研究成果和采用德尔菲法基础上,拟定21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指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IPA分析方法测量游客对都江堰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期望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都江堰市在交通便捷度、舒适度和旅游地文化气氛营造方面需重点改进;在景区游道设计的合理性、景区门票价格"物有所值"的阐释以及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上需继续努力;在饮食特色、购物特色和丰富游客夜生活内容方面也应适度考虑。建议都江堰市从旅游活动要素、旅游地文化环境和旅游形象的宣传营销方面着手,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 王颖梅陶长江林婷
-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形象IPA分析法